美文网首页
孩子太小没法讲道理,三个方法远离“坏情绪”【父母必读】

孩子太小没法讲道理,三个方法远离“坏情绪”【父母必读】

作者: 浅浅心理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6:49 被阅读0次

    01 耀耀的故事

    耀耀刚上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反映说,耀耀在学校脾气特别大,写字的时候不认真,老师批评他几句,就拉长着脸不理人。小朋友们也不愿和他玩,因为他总爱抢其他小朋友的文具,不给就会打骂人家。

    父母也感到很头疼,耀耀在家情绪也很不好,有次,妈妈答应下班后给他买奥特曼,可妈妈因为太忙了,忘记买了,耀耀知道后很生气,乱摔家里的玩具。有时早上送他上学送晚了,他也会大发脾气。耀耀的坏情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让爸爸妈妈很苦恼。

     有的时候孩子发起脾气真的让家长不知所措,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要适当地想办法,来控制孩子的小脾气。

    02 反抗期

    作为父母,我们谁都想自己是个好父母,当然也知道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然而,有些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都不想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不经意间却发生在孩子身上,结果,一切的糟心事就一起涌现出来。

    以下行为中,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又一幕:

    1、孩子进入商场,不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撒野不走。

    2、给他的饼干必须是完好的,你不能给他打开,不然一定闹你给他一个新的让他自己开。

    3、已上车或者下车,抱他上去,他也要再下来重新上!

    4、自己开灯,别人关了也要你关了,让他重来,口头语:我自己会!

    5、刚刚帮助脱下的衣服,必须哭闹着又要给她穿上,因为他要自己重新脱一遍,否则就哭闹不已!

    6、刚买回来的一袋苹果,她会挨着挨着把每一个苹果都啃一口,然后再决定吃哪一个。

    这里罗列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生活中的故事岂止刚刚提及的内容,只要当了父母的人, 这样的场景一点都不陌生。

    种种现象,都是小孩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因为在1岁半以后,孩子能独立行走,可以用语言表达要求,手部动作也增强了,他们独立性的增加,他们心理诊认为可以减少了对大人的依赖。

    孩子2岁过后,自我意识萌芽,“逐步形成我”的概念,什么事都想自己尝试去做。当这种想突出“我” 的强烈愿望,受到成人的约束时,就会表现出反抗的情绪。这种意志的自我表现,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面对“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家长要平静对待。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在表达着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的。只是孩子太小,跟他们讲道理是听不懂的。这时候,父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度过他的“第一反抗期”。

    孩子的反抗期,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正视。 孩子的坏情绪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03 三个方法远离“坏情绪”

    技巧一:约法三章

    做事情前事先和孩子商定好合理的规矩,甚至约定拉勾勾。

    如去游乐场的时候为了避免孩子不玩得不尽兴不愿意回家,可以对孩子说:“如果只能在游乐场玩20分钟就回家,那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场。”

    为避免小孩闹着乱买东西,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只能购买一件妈妈觉得可以买的XXX,我们就可以去商场。”

    技巧二:表达情绪

    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1)表达想法的词: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解、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2)表达需要被满足时的感受词汇(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3)表达需要没有满足时的感受词汇(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沉重,麻木,精疲力尽,萎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尴尬,惭愧,妒忌,遗憾,不舒服……

    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越具体越好,越明确越好。

    或许孩子会说:“妈妈,我真的很想买这个玩具,买到这个玩具我会很开心,如果妈妈不给我买,我会非常非常伤心难过......"

    孩子还会说:“妈妈没有做我喜欢吃的菜,我的心情有点难过,我希望自己可以吃上我最爱的蔬菜。”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情绪,不仅仅是用哭闹等形式来搪塞过去。当孩子在积极描述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描述,给予积极反馈,认同他的感受,然孩子感觉自己被关心,被关注。

    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技巧三:温情拥抱

    周日,刚走进上海城商场,我家溪汐看到飞驰而来的小火车,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她最爱的小火车,只要一看见消防车那是必须要去坐几趟才会舍得离开的。

    恰恰周日我们家有亲戚来吃饭,婆婆爷爷要求我们早点回家。溪汐看到消防车,哪里还挪得动脚步,完全像黏上胶水一般,寸步不离。嘴巴里叨念着:“妈妈。这个车车看起来真好玩,玩起来肯定很有趣。”

    溪汐爸爸马上当期恶人:“不行,我们现在要回家,婆婆爷爷等人还在等着我们回家吃饭呢。”

    溪汐听说就着急了,大吼起来:“不行不行,我就要去做一次,我就想去玩一次就回家。”

    溪汐爸爸拉着孩子就往外走,孩子哪里肯定,脚死死地蹬着地面,身子倾斜着,望着车车开来的方向,她的力量怎么可能敌得过爸爸的蛮力,只有坐在地上哭起来。

    我看着父女俩的一幕,静静地看着。我们之前约定了,任何一人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包括武力),另外一个人必须保持沉默。我为了不破坏之前的约定,等爸爸处理完一切后再出来解决哭泣的事情。

    我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来,眼睛真诚地看着孩子,双手张开,”宝贝不开心,妈妈抱抱,妈妈知道你不开心,妈妈来帮你想办法。“

    溪汐依然在哭,但是眼睛不再看车车了,而是看着我的眼睛,我继续伸出双手,”宝贝,妈妈看着你哭,我也很伤心,我需要你一个拥抱,你抱抱妈妈,我的心情会好一点。“

    小家伙一下就上当了,赶紧张开双臂,抱着妈妈,然后嚎啕大哭起来,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难受一下就倒出来了,轻拍她的后背,等待她情绪稳定后我们再来讲一个不回家吃饭让婆婆爷爷饿肚子的故事,溪汐就赶紧点头回家了。

    点评:孩子生下来就被我们抱在怀里,拥抱是孩子天生就能理解的表达爱的动作,拥抱让孩子有安全感,能和家长心连心。拥抱不但能帮助孩子把"大脑盖子"合起来,也能帮助我们把"大脑盖子"合起来。

    孩子感觉好会做得更好,你也是一样,拥抱帮助我们感觉好起来。具体步骤如下:

    (1)当孩子发脾气时,试试要求孩子给你也给拥抱。

    (2)如果孩子说,“不”,你再说一次,“我需要一个拥抱。”

    (3)如果孩子再次说不,就说“我需要一个拥抱。你准备好时来找我。”然后走开。你可能会惊奇接下来所发生的。

    衷心地分享给大家:

    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会让爱传递得淋漓尽致;少些说 ,多来做,要理解感受,不用解决问题,因为对于有些问题来说,感受更重要!爱更重要!

    父母要尽量学会从宝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给宝贝一些自由,或者指导他去决定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这样,他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也会更好地成长,发脾气的机会也会得到相应的减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太小没法讲道理,三个方法远离“坏情绪”【父母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k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