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公司出来之后,我对文案的认知有了从玛利亚海沟到银河系九重天的改变。
现在我眼中,市场上的文案只有两种:
一类是可以写出颅内小高潮的,读这种文字,会分分钟感到“被撩”到飞起的快感;还有一类文案,写稿全凭剪刀,创意只看浆糊,文字平过A胸,创意不打码就没人看,因为连“点”都找不到。
第一种善用文字“调戏”,勾引人转发、点赞、评论,实力代言“内容为王”。第二种是机械剪刀手,搬砖码字,图个生计,虽不喜欢,但也能理解。
书法家周谷城曾说过,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有模仿。
艺术需要模仿,写作同样也需要,因此寻找“调戏派”稿件,分析、拆解行文方式,完善资源库,成了“老司机”的必备技能。最近我就找到一个把“吸猫”写到颅内高潮的公众号——把话筒递给猫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592d1858db15a8bb.jpg)
作者迪克牛仔深藏功与名,看她的故事,只知道是一个已经奔三且被相亲的女人,在捡回来流浪猫李察德后,开了个猫咪记者公众号,讲述99只猫和它们的铲屎官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fbbef5853fba031e.jpg)
这个女人文字功夫了得,我真想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迪克老师那样的文章。在扒完现有的稿件,并且做了整理后,我总结了三点,希望给自己来个大补汤:
1 共鸣: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作为资深猫奴,这个公众号能打动我,在于把每只猫(和他们家铲屎官)的故事讲得与众不同却动人心弦。引发共鸣永远是好内容的第一准则,就像和弦,只有get到情感的点,你才会随着旋律共颤,在读崽的故事时候我和我崽的故事,我贡献了失恋都没有流出来的眼泪。
理查德作为一只流浪公猫,千辛万苦奶孩子、舔屎,和迪克一起救活了一窝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奶猫(其中之一还死了),最后却不得不把孩子们都送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124ff2ab966ade4c.png)
搭配上这佛挡杀佛的萌照,哪怕是个钢铁直男也要把泪洒!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116592bd473de920.jpg)
没错,这就是人伦中的“亲情”“离别”带来的伤痛。任何养过猫或者狗的主子都会明白,与毛球们的“生死离别”都将是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正因为有昔日陪伴的欢乐对比,才显得过分沉重。作为亲手救活了这几种奶猫,并且送人的迪克牛仔,自己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心中恐怕也是在流泪吧。
2讲好故事:“场景+升华”大法好
迪克牛仔(老师)在开公众号之前,也是个记者,有了专业的训练,以猫咪的角度来讲故事,显得驾轻就熟。其实,故事写得好的人很多,但是把不同的故事写出符合人物的调性,这就是王者了。
比如这篇酒吧猫老板:你可以自由,但不必孤独,我读出了日剧《深夜食堂》的文艺味道,再比如这篇单身狗or流浪猫,你选择领养哪个?我看出了小黄文的既视感,喵喵喵?
具体来说,如何把握每篇人物和猫的关联、抓住故事的特点是平衡的关键。迪克老师非常善于抓住某一特点的场景细节描写,然后再引发一段评论。以狸花大炮篇举个栗子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b3fc3ca0a1116cc2.png)
这段讲领养大炮的过程,过程简单,但是重点写“深夜拥猫入眠”,最后结尾突然用金句升华:
因为没在深夜被小猫咪枕过大腿的人生,是低糖的。
这句话感觉熟悉不?没错,柴静曾经在《看见》中引用过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名言:没有在深夜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换个句式,就很有feel了对不?
还有深夜酒吧的那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d7edeefb79c031b4.png)
同样是简单讲述一人一猫的相遇,但是着重体现“流浪”。“午夜一人一猫”潜入夜幕,就像一大一小的身影潜入未知,是黑暗也是孤寂,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最后还是不忘升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55da2a78d0b33802.png)
人和男人的角色转换,自由和孤独的对立,这种类比的视角转换,是文案常用的写法,比如回家吃饭APP的文案,你们和我的角色对比,“世界”与“胃和心”的大小对比,是不是异曲同工?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d9725ab74ca53609.png)
我想,迪克老师如果不当记者,做广告文案,也会特别的棒。
3.有网感:不善用表情包,不自黑的记者不是好段子手
我的同事是一个写网文8年的资深文案,给央视、各大品牌主爸爸都写过social文案。我问她怎样写好网文,她说,“有网感”很关键。而这个标志常常在于表情包的使用,自黑也是账号人格化常用的手法。
表情包使用不是斗图,各种熊猫头、金馆长的充斥,可能会拉低文案的调性,沦入“沙雕”既视感(不接受反驳),所以追求调性的品牌主在使用表情包都很谨慎。
端坐在故纸堆的故宫从朕觉得自己“萌萌哒”之后大火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4a6a66471285c270.png)
类似还有各种博物馆火起来的成精文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443ea30f5a39c4a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f729305136d5844a.png)
迪克老师已经深谙上述原理,每篇文章中的小猫咪都会根据特点贡献自己表情包: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5033639d859dd1d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448c76aaaec9321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fa353a0a7ef8dcd7.jpg)
除此之外,拥有一线网感的迪克老师在每篇文章中都露出了自黑的智(dou)慧(cha)之光。
写自己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882775ef2705bda6.png)
吐槽猫肥: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0f7be53c4a53b7bd.png)
研究证明,人们感觉愉悦是因为大脑产生了内啡肽,有趣的文字会让我们读下去,就像内咖肽之于快乐、海洛因之于毒瘾。
长期以来,读者会追逐这种“上瘾”的文字感,不会放弃平台上的每篇文字,用户粘性就这么培养起来了,比如六神磊磊、咪蒙这些写手都会有固定的读者群。
在公众号阅读打开率和阅读量持续走低的今天,写手不能简单追求“写完”“写好”,用自己的风格吸引到固定的受众,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最后:两步走,跑得快
模仿是第一步,把平台上的表情包扒下来,把好文章结构再次拆解,金句摘抄下来是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5907/d778f9fd26c031e5.png)
第二步是挪用活用,做到“乾坤大挪移”,将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才是文案成长的内在心法。
这两步左右配合,在文案大神的成长道路上跑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