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们却在这里相遇”,听来有没有点儿惺惺相惜的感觉?群里的一位朋友发来的话令我感动,考虑隐私就不晒截图啦。因这一句话我把自己的《瑰丽中欧》其中一册作为纪念赠与朋友,今天在找这本书的时候又翻了翻前面的第一章,再说几句感受。
开篇就是去慕尼黑老绘画馆,里面介绍的画家里有两位是我从前听说过的,来看看他们的作品,鲁本斯,第一幅是《被伏尔甘撞见的维纳斯与战神》,先上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ca81ae0ea8ce71fc.jpg)
我看主编的这些书时也会先看画作再看解读,这幅画我看了半天也没看见战神在哪儿,后来看解读后才恍然大悟,大家看到图右边桌子下面有个戴头盔的战神了吗?再看书中介绍的法国艺术史家阿拉斯有趣的阐释又看到后面的镜子或盾牌中的形象更觉得画家作画时画笔的确是他脑中的想象,哈哈,对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继续构思下去吗?……下面是解读的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e9276c24e0341141.jpg)
鲁本斯的第二幅画:闪亮的铠甲、马鬃、丝绸、肉体之间形成反差赋予全图以生命力,用近乎巴洛克式风格展现了一幅凯旋画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146db0c01a593e4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a81ba418c10a8b22.jpg)
之后主编介绍了鲁本斯安静的画面,悠闲的乡间生活,幸福美丽的家庭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书中这句话的意义所在:鲁本斯是经典大师中人生经营最成功的一位,生活一直比较愉快,实为难得。我想:对艺术家来说,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思考,或者某种程度上艺术作品就是他的生活本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994f4effc3a08a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2d3ce8011cc2483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525dc9d371923ad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ad878a7675387fd4.jpg)
在慕尼黑老绘画馆作品里还有第二位我看书以前就知道的大师伦勃朗的画作。
先看这幅极有代表性的是《埋葬》,解读直入心扉:耶稣早已疲惫不堪,软弱无力的身体被一束光照亮,不过像人类一样死去,十字架上的残留血迹表明他遭受的极度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df57fdb2e0998566.jpg)
这是伦勃朗的自画像,书中的介绍:描绘的是23岁的伦勃朗,虽然没有伦勃朗画风的明显特点,却是考察自画像的起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2ed5d92575c7d560.jpg)
书中第一章最后介绍的是法国洛可可艺术大师布歇创作的一副《蓬帕杜夫人》,这幅画的美丽高贵让我这个完全不懂画的人也看了许久,深深迷恋。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0531/08a94483e480cb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