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刷到一个问题:你见过哪些关于父母的无效节约行为?评论区众说纷纭,我仿佛看到了我老家父母现状。
父母的“节约”行为包括:
(1)总是吃坏水果。过年买回去的一箱苹果要放到开春,自己总是舍不得吃,想等我们回去分给我们。天气暖和了,你告诉他们苹果要坏了,才开始行动。坏的舍不得扔掉,拿刀剃去坏的部分,留下好的一小半吃了。好的苹果继续留着,继续等它坏掉,或者因为坏果太多,根本吃不过来,最后吃了一箱坏苹果。
不止苹果是这样,其他零食/牛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洗衣机是摆设。家里新买的洗衣机从来舍不得用,嫌它费电费水洗涤时间长,基本上每年只有当我们回去的时候才会开机使用。想到冬天冷死人,还得手洗衣服,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一直想问问,家电放着不使用,难道不会折旧嘛?
(3)吃剩饭剩菜。并不是说不能吃,而是不分情况总是吃剩的,比如上次的剩饭这次加热了,如果是我就吃现煮的,再考虑剩饭。父母辈不是这样的思维,他们会先吃剩饭/菜,再吃现煮的,如果这次吃不完,下次继续吃剩的。
(4)新衣服/新鞋舍不得穿,买回去先挂两年,然后再穿,平常就穿解放鞋/破洞袜子,我妈的鞋子掉了底她还在穿。
说起这个,好像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节约,原因无他,还是为了孩子过得好一点。不由得想起了过年去舅舅家拜年,看到他家窗台上放着一双打补丁的女士布鞋,我又不由得怜悯起他们来。
舅妈家洗干净的布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