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莽撞了。
正在四班上课,听到隔壁班传来大声喧哗的声音:几人借背书之名,行说话、吃东西之事。
看到这番场景,立刻将扭动最欢的涵叫了出来。让他站在教室门外反省,我又回去上课。
突然,外面又传来他那辨识度极高的嗓音,又回到教室里和就近的同学说话,且声音非常洪亮。这是在读书或者呼口号时见不到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火一下就上来了,一把把他拽到外面。他不服气,又往教室走,又把他拉回来。我靠着体力赢了他。
可内心并没有“赢”的喜悦,多少年了,从没有这么冲动。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吗?肯定不是。
下课后,彼此的情绪都平复下来。我们聊了彼此的感受,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约定不在课堂上说闲话、吃东西。并多次跟我说:对不起,辜负你的信任,让你失望了。
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毕竟,他看起来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肯学,是能够赶上的,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其实,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了。
教育不就是反复的过程吗?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采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