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作者: 白胡子丫头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00:22 被阅读0次

    今天,一则微博推送:17岁女孩带着10岁的妹妹跳水库自杀溺亡,原因是偷吃弟弟的凉皮被自己的母亲责骂。

    二胎开放后,产科的孕妇一个比一个高龄,前段时间67岁阿婆自然受孕诞下一女,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有真心祝福的,而大多数是讽刺意味的评论,“这么大岁数生来干嘛,还好生的是女儿,不然都以为为了生儿子”。

    生儿子,继承香火,这个是最接地气的话题。

    以前外婆是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在计划生育的时候,抓计生是她们工作中的重点。

    说起抓计生,外婆有说不完的故事,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女人生了第三胎,在坐月子时,外婆同事找到了,正要做思想工作,女人趁人不注意就跳窗户跑了,外婆说她们都惊呆了,大喊着让她不要跑,小心身体,可最后那女人还是没了踪影,只留下刚出生的女婴,房主人说,这女的生的时候听到是女孩就说不要了,你们一来,这会儿这孩子真找不着家了。

    计划生育的时候,控制人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出现生了8个女儿还要接着生儿子的,

    小时候的自己听到这类故事时,心想我以后会不会也因为没有生到儿子而受此不公平待遇,或者我不生孩子就是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这些想法都是狭隘的。

    我一女同学的爸爸是三代单传,而她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孩子就停止对她的培养,反倒因为是独生女,对她备加宠爱,这位女同学成绩优秀,现在也出国留学了。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而对于今天看到的这个推送,点进去仔细看了看,觉得这两个女孩子实在可惜,最后她们的母亲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倒怪自己的儿子逼死了姐姐和妹妹。

    人们都说独生子女的心理很脆弱,多子女的心理很坚强,而我认为心理的坚强与否都和兄弟姐妹无关。

    如果说成年人的自杀是因为生活的不容易,那么孩子们的自杀也是因为生活的不容易吗?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但为什么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而选择结束年幼的生命?

    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的心态,父母的心态是最直接影响儿女行为的。人们最终所做的行为都是出自大脑反复的思考。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襁褓中孩子们望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虽不会讲话但却看在眼里,人之所以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较为发达,孩子一出生,看见父母的那一刻就在感知父母对自己的情感。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只能管束孩子的行为,却无法知道他们的心理,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因为孩子没步入社会之前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关注,因为父母是他们童年生活最直接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最值得被信任的。

    而大多数父母认为的是,没有他们就没有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让自己的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做事是很正常的。

    就推送中的这位母亲来说,她认为姐姐应该让着弟弟,那弟弟就不应该学会分享吗?

    17岁花季女孩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在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他们出于爱对父母尊重,而他们也追求对自己爱的平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求周围人的关注,最想要的关注就是来源于父母。

    网络上你会发现很多愤青他们关注的点在成人世界里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但他们却认为不可忽略并以此争论不休。

    如果有人深刻地去了解过所谓愤青们的童年时期,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在曾经能够被关注自己想法的时候他们都被否定过,而大多数就发生在童年时期。

    现在,等到成人后,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不再像小孩子一样选择退让,他们认为自己有了权力,因为自己的父母明确表示你已经成年了,我们没有义务再养你,你要自食其力,而在孩子的理解里,是父母连基本的行为管束权都交给了自己,自己终于可以真正做主了。

    事实是,一个家庭里,谁又能真正做得了谁的主,互相尊重,能站在相互的角度思考问题才是正确的。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我读过一个写婚姻生活的作者的自白,她在犹豫要不要离婚的时候,她的四岁孩子躺在她的怀里告诉她,其实爸爸并不爱妈妈。

    如果对于一个家庭的定义,夫妻认为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完整的,或者有个儿子整个家族就有后了,那么,请问,夫妻的婚姻誓词里面是否提过孩子?答案是没有。

    夫妻的心态决定整个家的走向,一开始夫妻认为结了婚就要有孩子,而孩子要在家庭里承担一定角色,要起一定作用,这并不是真正的夫妻的心态,而产生这种心态的是某些社会环境给的关于家庭的心态,而多数来自于夫妻的父母辈。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如果这样为了后代建立的家庭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这些家庭里还会出现最重要的孩子自己选择了结束生命,父母给的爱不够吗?家庭的爱给的不够吗?

    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家庭行为注入了本该属于父母自己的责任,姐姐本就知道要爱护弟弟,同时她也知道父母偏爱弟弟多一点,她尊重父母对弟弟的爱,所以选择偷吃。同时她也认为父母爱她,所以她不会受责罚,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最后对爱的底线认识也被否定了。

    对于这个17岁的女孩,这个家庭对于儿子的渴望有多明显,单纯的孩子不会看不出来,但她明白她的父母也是受害者,她的弟弟也只是知道父母爱自己的确多一点,可父母并没有因为她的抗议而清醒。孩子需要平等的爱和平等的关注。

    就像父母婚姻的心照不宣,四岁的孩子早已经知道爸爸并不爱妈妈,而他自己的妈妈却还不清醒。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当孩子开始接受外界时,他的精神世界便会发生变化,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质疑,然后不断有疑问,特别是对自己家庭的审视。

    这时候,孩子不再是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认可,往往这时候,父母为了管住孩子,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变化,用拒绝行为否定他们精神世界的变化,如果没有引导,他们又怎会知道这种质疑是好还是坏,

    孩子如果根据父母的拒绝理由来对应否定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无论后面怎么补救,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只剩下父母的精神世界,比如你们只会喜欢儿子,不会喜欢女儿的。

    其实,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更多是像朋友的关系,比起陌生的朋友,他们仍然会选择父母这样亲密的朋友,除非被父母拒绝。

    孩子的精神世界很简单,他们一开始接触的是父母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精神世界,而它与生俱来。而成为父母的人也不一定知道精神世界,因为他们也是在模仿自己父母精神世界上建立的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让孩子一开始就剔除父母的精神世界是很重要的。“你去打电话让你爸/你妈早点回家,别一天到晚就在外喝酒/逛街”,这个是夫妻之间的行为,如果孩子把这种行为当作习惯,父母兴许会带着责怪的语气对孩子说,你一个孩子管大人的事做什么。

    这时候孩子认为他是被父母拒绝了,而下一次他也不会再做这种行为,他不想失去你们的爱,但他不会想到这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也不应该由我来做,而这是需要父母告知的。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精神世界,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夫妻之间不懂得相互尊重,他们又怎会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如果夫妻之间不懂得保留空间,他们又怎会懂得给孩子留空间。

    孩子不管不得无法无天?但你大人都从未管过自己,反省过自己,认为自己都是完美的,孩子为何会听你管,因为是父母就要孩子绝对服从?除非这个孩子从未接触过外界任何精神世界,只在父母的精神世界里,不然孩子抗议是绝对存在的,而抗议是孩子对父母最大的信任的表现。因为爱所以毫不避讳,因为相信你们爱他,才相信不会被伤害。

    夫妻的结合是因为爱,不是为了生孩子,而孩子是两个人自然结合后的产物,如果说孩子一定归属于家庭所有,一定要赋予什么使命,而有些孩子并没有出生在家庭里面。

    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他们是这个家庭里能去最真实感知爱的存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没有大人们的担忧与苦闷,而一个孩子如果选择了结束生命,最大的责任是在于他最亲密的社会关系,

    当遇见外界的拒绝再加上亲密的否定,他的精神世界不会再吸收任何东西,门会渐渐的关上,而要再次打开,得是加倍真实的爱。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孩子心理上最亲密的社会关系,为什么?因为无论谁在他身边陪伴他,他知道是父母才能带他到这个世界上。

    父母是孩子认知这个世界的所有情感的第一步,建立精神世界的动力本源是生命的存在,而这种动力本源来自于给予生命的人,

    而学校才是第二步,与孩子们最初的精神世界会产生碰撞。

    当孩子们发现不平等是出自于那份应是最真挚的爱时,童年生活里的精神世界随之崩塌,刚刚开始的对社会的情感认知也会随之崩塌,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孩子们对爱的底线认识,家不应该是相互爱护的吗?至少学校的知识课本里不都是家人和睦相处,孔融让梨的吗?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从一开始就要建立类似于朋友的关系,倾听,互助,而不是一味的用父母的身份要求孩子做一些超出孩子精神世界接受范围的事,

    孩子的思维不会是跟随年龄的增长才进行增长,接触的成人思维多了,孩子只是孩子的年龄,但已经悄然长成个大人,比如想到了大人都惧怕的死亡。

    “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你以后就指望你儿子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rx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