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阅读笔记
世界上有着种种的不平等。
但世界上有三样东西,在现在的科学下,是绝对平等的:死亡,每一天的24小时,幸福。
这三样东西跨越了种族,文化,还有地域,在以金钱利益为导向的经济社会,谈论死亡会被列为哲学命题;谈论每天的24小时,会被不断要求做更多的事情,再做更多的事情,不要虚度光阴;而谈论幸福,会被归类为鸡汤文,无病呻吟文。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在一年做过新闻的采访:你幸福吗?我姓李。每每想起这个画面就会爆笑一下,然后又有点哀伤,我们是什么时候把我们终极追寻的东西忘了呢丢了呢?
让我们跟随着这本书,一步步的,走入幸福之路。
先来一些理念与概念,没有它们做基石,我们的幸福之路不会走的太远:
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学会先完善自己//有时候确实需要用一些方法来提醒我们那些明明知道却已经忘记的事情。//谦虚带来开放的思想,骄傲带来的则是武断。//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能把注意力放在旅途本身上。//目标是为乐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追求这些目标,并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也不是出于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快乐。
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很难的技巧,需要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影响和压力经常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愿望并对它负责。//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之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在这些首先做的事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把那些你最想做的事付诸行动。//在追求有意义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并不是在消磨时间,而是让时间发光。//时间是一个零和游戏,也是非常有限的资源。生命如此短暂,连做我们想做的事情都来不及,怎么只能用来做不得不做的事情呢?
我们应该教给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人类最大的贫乏,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当面临挑战时,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它们会在成功中寻找意义,并且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孩子)通常的反应就是帮助他们。事实上,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迎接挑战。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们必须抑制那种自然反应,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应对各种困境,茁壮成长。
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对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会不停地发问,不断去发现周遭的世界。教育者作为帮助孩子追寻自身价值和获得心流体验的人,应该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对幸福的追求中。
至于我们能否从工作中找到自由,取决于我们是愿意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的期望,还是被自身的情感和热情所推动。//我工作快乐吗?如何才能更快乐?//要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其实是勇气,而勇气本身不代表没有恐惧,而是感到恐惧的同时仍然付诸行动。//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须品,并非互相排斥。
我们注意的部分(即我们的认知)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幸福。//与其去关注我们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关注我们没有什么就没法生存。找寻使命感,是去回应自身内在的呼唤----那个能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声音。
如果你能读到这,会有什么感觉?这些理念都认可吗?或是似曾相识,已经听过无数遍毫无新意?或者依然把它视为过眼云烟,然后回头鄙视的说,就是鸡汤文。
人类从当年的瑟瑟发抖的弱者,成为今天雄霸世界几乎成为唯一物种的神,有一个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习得:知道了,就再也无法当成不知道,认可了,就再也不会走那条错误的路。这样的能力,造就了智人一步一步,走向霸主。只是,随着经济巨轮的运转,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不被抛弃,我们付出了很多,而大脑运算,也如机器一样,开始加速选择与放弃,对我们有用的,选择,对我们无用的,放弃。有用在今天,几乎与金钱成功相关,替换内容是:能赚钱能帮助我们成功的,选择,不能的,放弃。
没有人问你是不是幸福,社会定义的幸福就是有钱,成功,精英,有能力,这是主流的声音。而当你尝试问问内心,是否想要奔跑时,会有无数的阻力出现,它们告诉你:这是堕落,不努力是可耻的,不够成功是可悲的,要跟人比较好好冲。是什么时候,追寻幸福除了在神坛出现,在经济主流中变成了一个不太正面的词语呢?
阅读完这本书,没有比当下更清晰自己的生命的了,幸福是我终身修习的命题,它跟成功,金钱,能力,努力,绝对不是负相关的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要有目标,同时,要把注意力放在享受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去,喜欢每一步的过程,不管是顺利或者不顺利,因为你清楚,事情就是事情,经历就是经历,它们都不会变,唯有你的看法,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会有所改变,而当你的看法开始改变的时候,其实,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这本书也治愈了我。曾经在10年间陆陆续续加入了一些义工团体,包括童心故事会,记得当时加入时,会有一条问题问你:为什么要加入?犹记得当时的答案五花八门,基本不离一个主题:我是来奉献爱心奉献社会的。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只是喜欢讲故事,而如果能在做我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能然身边人顺便受益,那就一起做。后来从事了这个义工6年,但其实一直没有忘记当初那些人的眼光,再后来因为时间不再匹配没法再参与的时候,还有很大很大的愧疚感。而阅读完,我释然了,当时本就是为了喜爱而做,当时间不再匹配时,随缘而去就好了。这也是内心开始强大的一种,做选择的时候,更多是聆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如果内心觉得陪伴儿子更重要过去做义工讲故事,那就去做吧,无需内疚,满怀欣喜的去做。
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与平衡人生的目标,是一条并不那么容易走的路。我想走走看,会视每一场困难为一次有趣的经历,就像越过高山,对面或许风景一样,越过了,就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就像明明我们已经通过书本,影视,看到了无数的风景,为何还要山长水远亲临其境呢?除了画面,能感受到天气,风,周围鲜活的气息,与风景的共鸣,思维的飞跃,这是一切电子化不能给予的。而哪怕电子化都能给予,我最期待的,是不在程序范围内的不可控因素。未知不单单是可怕的体验,也包含着无尽的趣味。
书中提供了很多练习方法,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找回幸福的状态,我在练习中。用书中最后一句话作为收尾吧: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你可以学会。
毛毛20170927 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