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缘起工作踩线。
有意思的交流让这次踩线不仅仅是找路线做风险评估。更是感受一方水土和深厚苗侗文化的深度游。
刚下高铁,迎接虫子的是第二次见面,却没有丁点生疏的改哥和一袋新鲜的杨梅。酸酸甜甜的。
┃第一站 【守藝馆-守心 守藝 守未来】
守藝馆的主人,是改哥,来自苗族支系草苗寨。坐在不大的店里,听着改哥讲述着守藝馆的初心、发展历程和展望。没有华丽包装辞藻,有的一路摸索一路前进的动力。在这份讲述里,有改哥作为本土民族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深爱与敬重。用心地坚持最动人。
守藝馆┃第二站 【小龙胜-寻找马鞍寺】
还没搞清楚小龙胜是个地名还是个景区,但是我们去的是盛龙风情园。虽然是人工打造的园区,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园区里处处都能体现。
温情三江大致转一圈,改哥说带我和小邦去寻找马鞍寺。于是俩不懂路的“本地导航”,带着完全没有方向感的我开启了寻寺之路。我发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小龙胜有一个寺,叫马鞍寺。因为寻寺之路可谓取经之路,历经迷路、滑倒、翻山越岭过水、深度怀疑自我等考验!穿过杉树林、竹林、茶籽林,最终以一万六千多步抵达这神仙居所。
感慨这修仙之路实属不易的同时,确实感受到神仙住的地方环境太好了!
茶林旁的矮墙垛茶林间的矮墙垛,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个整齐地把茶林分划成一块块的不是田垄,而且这样的墙垛。看起来像是老房子的墙基。现如今只留下这点,但又是谁重新铺上了树皮和苔藓保护它呢?
古树守护的茶园小小的一片茶叶地,有三棵老树相守。真的感觉温馨而安宁呢。
我们大概是从这里开始了深深的迷路…哈哈,下雨过后的泥地有一种蜜汁黏滑,我也正式开启了“摔倒”模式…T_T小邦说他数了我滑了4次!
深山里的竹林茶籽油的出处
有一小段路里,左手是成片的茶籽树右手是青葱的竹林,穿越在其中,像是走在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竹林最美的角度路上碰到的白杨梅
改哥告诉我这是野生的白杨梅。真真是第一次见!一边听着他说这白杨梅是泡酒最好的…一边小邦就已经身手利落地到了树上!这下就不需要望梅止渴了。
清澈的山泉水此乃马鞍寺
我们从图中左边的山角走到云里,然后从右边的下山走到河边
返程的路上,改哥聊到以前他们这的老人家,带孩子出去,回去的时候总会叫几声孩子的名字,让他回家了。这不仅仅是让人的肉身回家了,也把“魂”叫回家。
他说,他们民族的文化是相信转世的。他们认为转世的载体有可能是动植物,孩子们外出,有些时候就会被依附在动植物身上的魂给吸引住了,肉身也许回家了但是人跟丢了魂儿似的,因此,回家之前家人都会喊几声孩子的名字,或者如果回到家发现好像孩子精神不佳食欲不振等,也可以拿着个鸡蛋,到家门口喊几下孩子的名字,告诉他家里人在等他回来吃饭。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细节,我能感受到这个民族里很多的传统文化里十分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链接。我猜想,或许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去链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之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着急着城市化,却疲于传承这些美好的生活仪式。
┃第三站 【三江和里-农作人的坚守】
还没到和里的时候,这半年里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和里”这个名字。最开始是团队里做生态食材的小满同学说起:那是某种食材的基地;再后来是看到自然教育一些同行的朋友圈里有关于“和里”的活动;而这次,在到达和里前,改哥说他没办法描述阿福在做的事是多有意义,但是他三言两语的描述里,我能体会到改哥对于阿福的作为是赞赏中带着钦佩的。
但对于我来说,我感觉到了阿福和改哥都是一类人。彼此相互吸引相互欣赏,最终都会走到一起做一样的事情,或许载体不同,归途总是传承。
驱车20分钟左右,路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桥,像风雨桥又不是。蓝天白云下,真的很壮观。
是路是桥也是景来到和里,先看到的是荷塘边的人和桥。就一眼,已经入心。等改哥联系阿福的时间里,我冲下车,站在了马路上远远地端详起来:古朴却安逸的样子。屹立在连片娇艳的荷塘边也从未失色,这大概就是时光的魅力。
站在路上看到的人和桥改哥说阿福在田间。这个气质,很符合,听着就很踏实。改哥把车开到前边,我就沿着马路一路走,发现路两边全是荷花,远山近景入眼的尽是绿意,真有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觉。
刚下过雨的清晨,云雾还笼罩着远山多久没有认真的看过菏泽上晶莹的水珠了
等待着成为荷花酥的荷花
荷塘
穿过长廊,在蓝莓地里抬头遇见了阿福:穿着一身砖红色棉麻的阿福,又跟想象中的气质不太一样了!这是深耕农耕文化的阿福,也是自称为“农民”的阿福。突然,感觉口中的蓝莓有些甜,大概是因为阿福亲切地初见。
第一次见还在树上的蓝莓简单问候之后,阿福带我们来到地里的一个小亭子上,表达了彼此的期待之后,阿福说这就带我们去走走。
远山的云雾和青山一拍即合,就跟着阿福穿过蓝莓地,走过田垄,钻进一片杉树林,就看到重阳楼,这是一座由一股人家筹钱来重建的重阳楼。这里面有玄幻的地理风水的秘密,说不清道不明,却真实呈现的。走出杉树林,眼前就豁然开朗了!少有的盆地地形,这个季节满是绿油油的水稻。
阿福告诉我,他在用很笨的方式,在筛选一些优质的老品种的水稻。改哥来之前跟我说,阿福坚持了十年自然农法的种植方式种植水稻。想起阿福说“他们家田里的青蛙都比别的田里的青蛙多”时那个自豪的表情,我就知道这件事情是让他内心满足且自豪的。
山景再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小鼓楼。远远看着又好像是个戏台。阿福告诉我们,这是鼓楼和戏台一体的一个建筑。我惊讶地表示是第一次见,改哥这个本地人也表示很少见!真特别。
戏台-鼓楼一路走就走到寨子附近,看到一颗很圆很圆的石头。改哥告诉我那是陨石,我是无比相信的!结果阿福说那应该是块石头心 (⊙o⊙)总之我是没见过。
是不是很圆!再往前走,路过了一座古老的风雨桥,木头的颜色都变成了黑色。走过的时候,我回头了好几次看它。于是改哥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苗寨侗寨有这么多风雨桥吗”
我低头想了想,肯定不是为了景观而设,但这个问题也确实引起了虫子十足的兴趣。我摇摇头,笑着告诉他,我希望听到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改哥说,那我就给你说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最后,没有惊天地泣鬼神,却着实把我感动了。
改哥说:在这里,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这块石头有可能来自家门口,也有可能来自某条小溪里…但是不管是谁,都会有这么一块石头。而这块石头,就是人连通家里的一座“桥梁”。它会在任何时候都“指引”你能找到最正确的回家路。而风雨桥,是寨子里所有人“回家的通道”。这个通道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意义上的“路”,更是苗侗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指引”。风雨桥牵引着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回到故乡。
对于这个故事,我十分满意。
一边聊着就到了三王宫前,这是理念古代夜郎王的三个儿子而建的。从门口看,就会感觉很特别,建筑风格跟苗侗的风格不太像。
近距离的人和桥 三王宫这个不大的三王宫里,却又很多精致的细节让人叹服,另外它多重建筑风格的融合,也让这个建筑变得特别起来:入门是穿过戏台底下,抬头就看到大石板做成的大台阶,再往上就是一排的双开木门,有四扇呢,眼前这一片都是露天的,两边有贴心的廊道。阿福说,以前这里香火很旺的时候,这两次还有厢房的,因为农历二月初五三王宫庙会的时候,十里八乡都会聚集在这里。还会唱侗戏跳多耶。
温情三江三王宫还跟一个典故有渊源,那就是:夜郎自大
阿福说到,“夜郎自大”讲的是古夜郎王固步自封,在不了解时政的情况下夸下海口,说夜郎国最大而赐死。但夜郎王的三个王子并没有贸然进攻为父报仇,从而保得了这一方土地的安康。三王宫就是为了纪念夜郎王这三个王子而建的。看来,真实的历史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
从三王宫里出来,我们就去寻找寨子里适合溯溪的水源。放心地跟着阿福走过田边,看他跟每一个遇到的人熟络的打招呼,路上还得到了村民的随手馈赠——一根新鲜的黄瓜。
温情三江再往前走一些就可以看到旁边有条小小溪流。阿福说沿着这个沿着这条溪流走,就可以看到一条小瀑布,他说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水。于是我们跟着他走过田垄,穿过一个草丛密布的水渠,突然间眼前出现了几颗大石块。在继续往上走之前,我索性把鞋子给脱了!石块山把这块地方围成了一个小房间一样的空间,水是清澈的,冰凉的!
温情三江 温情三江 温情三江随意地看到几颗石头,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天然调色板之伟大!要么像是被什么神器锯开一样的平滑。要么是纹理清晰颜色梦幻,随便捡到了从紫色到橘色,橘色到黄色,黄色到绿色!
温情三江从小瀑布离开,就到了阿福家吃了个便饭,感谢嫂子准备的油茶和杨梅汁!真是身体,精神多重满足。
和里之行,在阿福家门前的桂花树下暂别。回到三江县城,改哥听到我说我长痱子了,在守藝馆马上煮了一些藤茶让我先涂,而后又煮了一壶,说给我带上车,还赠予了我一包藤茶,当然,虫子最后也乌龙地“赠予”了我的水杯在三江。
我们俩都笑着说,总得留个念想,反正都会再来的!
嗯,一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