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才叫真正的“会说话”?
提到“会说话”,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会说话就是八面玲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事实上,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人。真正的会说话,是能够通过沟通,实现与人协作的目的,最终解决问题。说话的水平高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让别人能听懂你说的;第二层,让别人喜欢听你说的;第三层,让别人主动照你说的做。
2. 如何让别人更容易听懂你说的话?
让别人听懂你的话,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开口表达前,你就要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在具体表达时,多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这样的引导词。最好把每一段内容,都提炼出一句话的主题,帮听众做个“总结”。不仅容易理解,而且更容易被记住。回想一下,周围说话让人感觉不知所云的人,是不是都是没做好这一点?
3. 沟通中什么应该先说,什么应该后说?
说话是要讲究顺序的,沟通中常用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人物顺序、因果顺序等。只有理清顺序,表达才会更有逻辑性。比如因果顺序的安排,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个他不想要的条件,那就要先讲原因,后讲结论。举个例子:年底跟老板谈加薪时,最好先表明自己的业绩,然后再提出加薪请求,这样才显得有理有据。
4. 说话不吸引人,该怎么办?
这是表达的第二个层次,让别人喜欢听你说话。有数据表明:人靠听觉,只能掌握15%的信息;靠视觉,能掌握30%的信息。所以除了说出你要说的话,还可以利用工具,抓住对方的视觉。这个工具,可以是PPT、表格,也可以是表情、手势。比如年终汇报,说到某个数据的变化时,最好能用图表辅助呈现……搭配视觉化信息,会让听众对你说的话,感受更加直观。
5. 谈话中,如何巧妙地将话题深入?
给你一个掌控谈话节奏的技巧——“Yes and法则”。先认可对方,略微补充信息,然后抛出一个更开放的问题,深入或扩展这个话题。比如说,在同事讲到自己的特长时,如果想深入了解,就可以运用“Yes and法则”这么说:“我也一直想尝试。作为一个过来人,能给我什么建议吗?”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明白你想要合作的态度。
6. 与人沟通时,该怎么进行目光交流?
大部分人,都知道目光交流的重要性。但你知道吗,数据调查显示:目光交流太多或者太少,效果都不佳。因为目光交流太少,对方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而长时间盯着对方,又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比较合适的程度,是在讲话的60-70%的时间内,微笑注视对方,中间可以将目光切换到其他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