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远嫁为妃岂是薄命?和薛宝钗一番对话,透露出探春被杀的命运

远嫁为妃岂是薄命?和薛宝钗一番对话,透露出探春被杀的命运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4-09-04 15:31 被阅读0次

春的结局,目前学界公认的一种说法:

远嫁为藩妃。

持这种说法的人,往往无法解释一个问题:以贾家的地位以及探春庶出的身世,远嫁成为藩妃,怎么能称得上薄命?

「金陵十二钗」隶属于「薄命司」,而「薄命司」的人,必定会有一个“薄命”的凄惨下场。

或者如迎春一般惨死,或者如宝钗一样孤独终老,或者如惜春一样出家为尼。

相比这几种结局而言,远嫁为妃,无论如何也是称不上“薄命”的。

01

为了解释这个矛盾,我看到的几乎所有说法,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探春虽然成为了“王妃”,但毕竟是番外之地,一生要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所以她也算是薄命之人。

但,这种解释是非常牵强的。

第六十三回,众人占花名,探春也掣了一枝——

众人看到上面是一枝杏花,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四个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

“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众人笑道: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这番话,是探春将来会成为“王妃”的谶语,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众人的眼中,成为“王妃”是一件大喜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古人眼中的悲喜。

成为“王妃”会远离亲人,这在众人的眼中是一种共识,她们在说“大喜”的时候,已经包含着这些“大幸中的不幸”。

事实上,贾元春成为了“王妃”以后,没有任何人认为她是苦命之人,贾元春的“薄命”是因为她最后不得善终,而不是因为她成为了“王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远嫁为妃,是不足以称为“薄命”的。

大家其实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十二钗”中的所有人,书中对其命运悲剧的描写,往往是写她们最终的结局。

而最终的结局,基本上就只有三种:

惨死,孤独终老和出家为尼。

而远嫁为妃,是不足以称之为最终结局的。

也就是说,探春远嫁为妃是没有疑义的,但远嫁为妃不足以称之为“薄命”,远嫁为妃不应该是最终结局,之后的命运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那么,小说之中是否有这方面的暗示呢?

02

其实,作者对探春命运的隐喻,还是非常多的。

前面说的占花名,告诉我们探春远嫁为“王妃”的命运,结合者判曲中的“一帆风雨路三千”,这一点可以说是没有疑问的。

第七十回,大观园里面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个软翅子凤凰。大家把风筝放到天上,然后用剪子把线剪断,任由风筝自由的飞往高空,寓意是把晦气带走

可探春刚要剪线的时候,突然又飞过来一只凤凰风筝,后来又飞过来一个喜字风筝,三个风筝在天空绞在了一起。

众人说道:

“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

这个场景,最核心的是一个“绞”字。两个风筝和一个喜字风筝绞到一起,预示着探春将要登上枝头变凤凰,即远嫁成为王妃。

但是作者故意突出这个“绞”字,就是另有深意了。

两个凤凰风筝绞在一起,难以分开,后来一个喜字风筝也绞了进来,结果一顿乱收,三根风筝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说实话,作者这个情节插入的并不是特别自然,这种意象,就差直接告诉我们探春是为了消弭战乱而和亲的了。

也就是说,探春是两国交战的政治牺牲品。

既然是牺牲品,探春的下场不会太好,毕竟《好了歌》“如何两鬓又成霜”之下,只有“伏宝钗、湘云一干人等”,探春应该不在“一干人等”之列。

作者对探春的命运伏笔如此层次分明, 对于探春最终的结局,当然也会埋好伏笔。

线索就在第五十六回。

03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处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探春和宝钗、李纨说家务,说起了赖嬷嬷家的花园子,这里有一段比较枯燥的对话,相信很多人在看书的时候都是跳过去的。

探春道:

“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宝钗道:

“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

探春道:

“虽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

宝钗道:

“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探春道:

“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

宝钗道:

“底下一句呢?”

探春道:

“如今只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这段对话非常枯燥,绝大多数的人是看不懂的,其实这是作者在和我们打哑谜。

在这段对话之后,书中写道:“三人只是取笑之谈,说了笑了一回,便仍谈正事”,脂砚斋在这里有一句批语:“作者又用金蝉脱壳之法。”

脂砚斋的意思是说,上面这段对话大有深意,只不过作者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讨论下去。

上面这段对话,提到了朱熹的《不自弃文》和《姬子》一书,这两本书或文章在历史上是查不到的,所以学者一般都认为是探春的杜撰。

但实际上,探春提到的这篇文章是有出处的。

04

《不自弃文》实际上就是《朱子语类·论语二十五·樊迟问仁章》,这篇文章是朱子对《论语·子路》中“樊迟问仁”的阐释,《论语》的原文是这样的: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朱熹的文章当中,有一句:

“今人处于中国,饱食暖衣,未至于夷狄,犹且与之相忘,而不知其不可弃,而况之夷狄,临之以白刃,而能不自弃者乎!”

因为这里面有一句“不自弃者乎”,所以,探春称这篇文章为《不自弃文》

篇幅原因,我就不再作其他的引用,用简单的话分析一下探春引用《不自弃文》的隐喻。

“樊迟问仁”是孔子对“仁”的诠释,在朱熹之前,儒家的注疏当中,对于孔子这段话的解释是: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仁”,也就是孔子说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便是到了夷狄之国也不能放弃。

在朱熹以前,儒家对于这个要求是绝对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折扣的。

但是到朱熹之时,对于这个要求一定程度的质疑,他认为人都有不恭、不敬、不忠的一面,关键在于个人的修养与克制。

那么,探春为什么要引用这篇《不自弃文》,有为什么说这是“虚比浮词”呢?

答案就在《姬子》当中。

05

《姬子》这本书同样也是没有的, 这个名字也是探春杜撰的,但是“姬子”这个人却是有出处的。

“姬子”指的是“宋姬”,而“宋姬”出自袁华和秦约的《哀宋姬》、《宋姬怨》等诗。根据二诗的序文,得知宋姬的生平事迹如下:

宋姬,北宋肃王之女,幼年在水边玩耍,捡到一个金印,上面写着“金妃之印”

北宋靖康之难,宋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上,宋姬也被金主强纳为妃。

宋姬没有以死全节,而是在金主面前委曲求全,希望可以劝金主送还徽、钦二帝。

后来,金主决定将二帝迁于五国城,宋姬极力劝谏不果,于是怒斥金主。金主大怒,用匕首将宋姬刺死。

探春之所以引用《不自弃文》,之所以说他是“虚比浮词”,正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这位宋姬,而宋姬就是一位坚决执行“不自弃”的道德典范。

这位宋姬和探春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个人的身世十分相近,宋姬是亲王的女儿,而探春也是豪门之女。

第二,宋姬得到“金妃之印”,是她远嫁番邦的符谶。而探春有占花名中的谶言,以及凤凰相绞的预兆,预示着她远嫁番邦的命运。

第三,二人的远嫁都与战争有关,而且都是不情愿的。

第四,二人远嫁的时间相近,史载徽、钦二帝被押北上是在四月份,而探春的远嫁是“清明涕送江边望”,说明也在四月份。

第五,宋姬在水边得到金印,其远嫁与水有关联,而探春的判词当中,有“清明涕送江边望”一句,说明也与水有关。

所以,作者杜撰出一部《姬子》,其实就是用宋姬来暗示探春的命运。

根据宋姬的事迹,我们可以推知探春的命运结局:

探春远嫁番邦并非情愿,而是因为战争被迫和亲,这就意味着她的婚姻不可能是琴瑟和鸣。她之所以被选中,可能通过是南安太妃的推荐,目的是为了替贾府赎罪。

贾府被抄家以后,贾家的人依旧住在府中,这可能就是探春和亲的结果。

而探春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像宋姬一样凄凉惨死,而不会是寿终正寝。

小结

探春远嫁的结局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如果是远嫁为“王妃”,从古人的角度上来说,无论如何也是称不上“薄命”的。

贾元春入宫,背后存在着政治隐情,所以导致了元春悲剧的下场,而入宫成为“王妃”本身是不能成为悲剧的。

探春的结局应该也是如此,被迫和亲,名为“王妃”,实际上只是夷狄之国的战利品而已,注定她的“王妃”生活不会顺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嫁为妃岂是薄命?和薛宝钗一番对话,透露出探春被杀的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al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