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的问题先不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穷人为什么穷。
有一句话叫做:
穷人的生活,充满了风险。
这句话概括了穷人需要面对的诸多困境。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感受到贫穷的时间,并不算多。但我们能从父辈的言行举止当中,感受到他们对于贫穷的“恐惧”。
1,越穷,责任越大
我们更多时候听到的是“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富有的人更应该有责任去帮助那些穷人。
穷已经代表着没什么能力,没能力的穷人责任越大,非常的反直觉?
首先,穷人的资源更加的有限,可能吃了这顿没下顿。那当出现几个选择的时候,穷人只能选择长期看来“收益最低”的那个。
比如,当一个穷人只有100元钱,可以:
A,买一个月粮食;
B,让小孩子读一季度书;
C,种1亩地粮食;
很明显的,让小孩子读书是一个长期看来收益最高的选择;而选择买一个月粮食,却是一个穷人最迫切的东西,你不能让孩子去上学,天天饿肚子。
所以,每当这种选择出现的时候,穷人总是只能做那个最快反馈的选择。而恰恰因为穷人资源紧缺,他们需要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越多,如果每天都要为了吃饭而苦恼的话。
穷,代表资源少,代表着“给生活的供给少”,而生活本身的需求,又是不变的。穷人只能不断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断的减少刚需,来勉强做到“供需平衡”,让自己生存下去。
而富人就不一样,富人的资源丰富,已经远远超出生活的刚需。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不用的那么的“紧张”,错了,可以再来一次。穷人没有再来一次的权利,所以穷人的生活,充满了风险。
2,电视机比粮食重要
一位经济学家,到印度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穷的看不起病,吃不起饭了,但是家里还是会置一台电视机,这很让这位经济学家奇怪。
经过多方调查,他发现穷人的生活,非常的枯燥,多出来的时间不知道去干嘛,电视机恰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空缺。当他们攒够一笔钱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购买那些压抑自己很久的商品。
穷,缺的是钱。
那就一定有人会想到可以做“穷”的生意,比如小额贷款。印度有2/3的穷人都贷过款,但是其中只有6.4%的穷人选择了正规渠道,其他都是选择小额高利贷。
又因为知识的匮乏,对利率的计算毫不知情,最后越陷越深。这和我们今天很多学生因为网贷,买喜欢的手机,包包等等,欠下一大笔无法承受的资金是一个性质,最后不得不将这部分的压力转移给家人。
回到标题的问题,我想币圈的小伙伴一定会想着通过自己平时的努力,攒下钱来做生意或者投资。
曾经有两位大企业家,为了体验穷人的生活,自己到贫穷地区去生活。他们发现每天除了17-8个小时的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做计划,让自己“慢慢变富”,也就是说他们的尝试失败了。
在贫穷的地方,尽管你有足够的生意头脑,但是边际成本非常高,收益却极低。和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很多穷人做生意只是为了“买一份工作”,他们没办法突破临界点。
一位印度妇女可以通过手工赚钱,但是她们需要去找小额贷款去借钱购买材料,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被贷款公司占去,能够到手的钱非常少。如果是有人愿意去借给这些妇女一些钱,那么他们的利润会番几十倍。
我们常说穷人之所以穷往往是因为“思维”,这个说法是非常笼统的。穷,是一连串的东西造成的。
比如,教育,医疗,保险,各个方面。我们国家这几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在医疗方面做出的改革。疫苗,合作医疗保险,等等,这为老百姓奔小康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穷人想要变富,不仅仅需要依靠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思维和机遇,这是非常困难的跨越。而屌丝逆袭的现象,大部分只能出现在电影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