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们卖弄的经济学原理只有50%是正确的,对公共政策做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
三个基础问题开始:
(1)社会应该生产什么?
(2)应该如何生产?
(3)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
三个问题因所处的社会情况不同,答案不同,不同的社会情况可以用一个光谱表示,两端为完全政府主导和完全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守夜人国家(最低限度公共基础建设)——加入公共服务——加入社会保障——管理某些产业——控制基本消费品——完全政府管制。
经济学家针对这些复杂问题的思考就是秉持“权衡取舍”(trade-offs),注重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几个简单的经济学相关概念:自利、看不见的手、机会成本,主要介绍了微观第一章理性人的概念。
02 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
作者通过经济学教育家伦纳德·里德写的《我,铅笔》注重描述铅笔生产的复杂过程,阐述社会上的每样东西,几乎都是经济协调的成果。
分工让企业享受规模经济的优势,也让组织朝专业化发展,聚焦于一个或数个所谓“核心能力”的企业,会比试图做所有事的企业做得更好。
在一个善用规模经济的世界,一个地区会大量生产一种东西,然后和生产别种东西的其他地区进行贸易,由此可以看出清末的闭关锁国,可以说是政策失误,也是中国小农经济走向没落的必由之路,不可避免。
高收入社会通常比低收入社会有较大规模的分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可以有一个有趣的解释,劳心者可以通过专业的高价值劳动来换取低价值劳动。
全球贸易有一个重要趋势“价值链分解”,每个国家专精于特定产品乃至于特定服务,这样的分工对所有参与者都更有利。
作者用仓库比喻社会,用入库和出库比喻生产和消费,用希望购买出库商品比喻需求,并提出一个观点,分工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优化。
03 市场均衡点并不表示人们对结果感到满意
供给与需求:知道每样东西的价格,却不知其价值,这就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分工导致商品与服务的交换,社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协调所有的生产与消费。
作者从从一张循环流向图开始,根据家庭和厂商这两个群体之间所经过的三个市场——商品、劳动力与资本——中的商品、劳务与付款流程,来描绘整体经济。
三个市场中第一个问题,价格如何而来?对非经济学家来说,价格是关于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承载(value-laden)。经济学家谈到价格时,指的就是交换价值,与稀有程度有关。亚当斯密提出的“钻石与水的矛盾”(diamond-water paradox)。
作者通过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解释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关系,进而引出均衡点。
04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所取舍
价格下限与价格上限:价格管制的问题在于是否能达成目标,或适得其反?
价格上限造成供不应求
当政治人物被说服制定法律,将产品价格维持在低位时,他们就创造了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产品价格的最大值。
价格下限导致供过于求
当供给商品的这些人有政治影响力时,有时可以使政府设定一个最低价格或价格下限(price floor):产品最低价格保障。
经济学家的政治理念不同,因此会争论某些干预政策是否恰当。但不管政治理念如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绝对尊重任何政策的各种取舍。
05 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吗?
弹性:思考需求与供给有无“弹性”这个基本观念,就可对市场做出有凭有据的预测。
作者引出弹性的概念,在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上分为有、无、单一,三种程度,解释弹性与成本转移的关系。
通过对弹性的延伸,引出税负转嫁与弹性之间的关系。
06 你的薪水最终由你的产出决定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在每个人才市场,工资的均衡点是由该市场的劳动力供给量相对于劳动力需求量而决定的。
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内通常相当无弹性,但是长期来看,当厂商有机会整顿生产时,劳动力需求就会有更大的弹性。
工资改变了劳动力需求量而非整条需求曲线。产出(也就是不同的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变动,会改变劳动力需求。
作者通过供给的解读,即供给是一种关系,工资与劳动力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引出工资与劳动力供给的弹性。进而引出最低工资的讨论。
工会的功能:
第一,找机会通过劳动契约的协商提高会员工资,并以罢工威胁为后盾。
第二个功能是培养一个更好的、更具生产力的劳动力。
07 折现值是个很重要的观念
金融市场与报酬率:就像商品市场或劳动力市场一样,资本市场也可以用同样的供需架构来解释。
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供给是家庭的资金供给量(也就是家庭储蓄)与它们提供资金所得到的价钱(也就是报酬率)之间的关系。
思考资本市场如何运作时,它的关键交易是跨时间发生的。相较于未来还款所付出的代价,你该如何计算这笔贷款目前的价值?经济学家利用折现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的概念来计算,它是把不同时间点发生的成本或效益拿来直接比较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未来所要得到的款项,如果现在就回收,会值多少钱。
折现值有一个奇特的应用。当大部分乐透彩宣称头奖累积彩金时,它们是把未来30年你会得到的所有款项加总。它们从没有告诉你这些款项的现值,只是把你在未来30年会收到的支票加起来。
募资与投资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实物资本与创新来自投资,投资对扩大生产力及提高生活水平有重大贡献。美国社会的储蓄与投资比例一向落后于很多工业化国家,而一个经济体取得资本投资效益的能力,是建立在家庭储蓄及投资意愿上的。
08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
个人投资:评估投资标的时,要衡量四个要项:报酬率、风险、流动性、税负。
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compound interest)的力量。要让复利发挥巨大的作用,除了报酬率,风险、流动性、负税需要关注。
投资风险的定义是,报酬率相对于该投资的平均期望值有多高或多低,资本市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说明“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多样化。借用伯顿·马尔基尔所说,以睡眠安稳量表来反映风险程度:如果把钱投入这项金融投资,你晚上睡得安稳吗?
“流动性”,是把投资转换为现金的意思。
所有的投资忠告最终都基于一个事实: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无论你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还是五十几岁,总是有上百万个理由让你无法存钱,但如果你不稳定储蓄,到了60岁或65岁才想求得锦囊妙计,让你在退休后享有高水平的收入,那根本是缘木求鱼。
09 垄断的本质是对勤劳者课税
从完全竞争到垄断: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爵士曾说,垄断的最大好处,就是平静的生活。
10 是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
反托拉斯与竞争政策:独家交易、掠夺性定价等名词的定义,看起来模糊且不确定,但的确就是如此。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名言:“即使只是为了欢笑作乐,同业也很少聚在一起;倘一旦有了对话,往往不是密谋对大众有所不利,就是共谋涨价手段。”这句话简直精髓。。。。。。
企业反托拉斯的其中一项任务,是定义市场上的竞争程度,然后判定是否为充分竞争。衡量竞争程度最简单的方式是四大企业集中度,做法是将该产业前四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简称市占率)加总起来。
赫芬达尔-赫希指数是一个更精确的竞争程度衡量指标。这个公式考虑每家企业的市占率,先算出每家企业的营收占市场总营收的百分比,然后把每家企业市占率的平方加总起来。指数低竞争激烈,指数高垄断高。但市场分类是无法固化的,市场细分的粒度不同造成垄断的界定不同。
搭售或捆绑销售,是指顾客只有在买了某个产品时,才能买另一个产品。,掠夺性定价是指既有厂商大幅削减价格,幅度够低且时间够长,把新的竞争者赶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以达到独占水平。此类事情在各个行业屡见不鲜,但无法避免。
11 最佳的管制法或许就是解除管制
管制与解除管制:若能尊重激励因素与市场力量,管制手段也可以运作得很好。
12 主张绝对的零污染是不可行的
负外部性与环境: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已经从命令与控制转变为市场导向的激励设计。
“命令与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是经济学家专指管制政策的用词,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命令往往是无效的,市场导向环保政策的另一个选择方案,就是以财产权(property right)做激励。
13 自由市场并不保证会给发明者奖励
正外部性与技术:即使有法律保护,创新成功的公司也只能拿到它所创造价值的30%~40%。
动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者从研发投资中得到大部分经济利益的能力,经济学家称之为“专属性”。以此说明没有专属性就很难推动创新。
美国政府一向运用一系列政策来补贴创新发明,它以奖金直接资助大学、私人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学研究。另一个鼓励研发的方法,是提供企业研发支出的税负减免,它的优点是很有弹性。
创新使美国从19世纪的技术落后者,转变为世界经济强权,并且持续处于领先者的地位。创新对美国未来的经济成功至关重要。
14 缴税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顺着每个人自利的本性,将无法创造公共物品,所以政府必须征税来建设。
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特性:它们是非竞争性(nonrivalrous)与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
“公共物品”这个专有名词对经济学家来说有很特定的意义,它不是指由政府提供的有益的每样东西。另一点也很重要,要认清把某个东西归类为非公共物品,不表示它就没有公共政策面的经济性争议。关于公共物品的认识与应用,可能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部分。
托马斯·杰斐逊所言:“我将思想传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无损于我之所有;犹如一人引我的烛火点烛,光亮与他同在,我却不因此身处黑暗。”
当某些人从公共物品中受益,却没有付出相对合理的成本时,经济学家把这个问题称作“搭便车”(free-rider)
缴税是用强迫的方式克服搭便车问题:如果你不为公共物品纳税,你就要坐牢,这些利益与成本是隐性社会契约的一部分。如果社会成员不用某种方式合力提供公共物品(经由政治或社会机制),则大家都会蒙受损失。
15 社会福利计划是在援助与激励之间拔河贫穷与福利计划
社会保障网不应是令人难以起身的吊床,而应能缓冲你掉落下来时的力道,并让你再弹上去。
社会保障一方面应该穷人有保障,同时还要鼓励创新,避免保障成为滋生惰性的温床。(1)授人以鱼,(2)授人以渔,(3)避免“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政府在一个人赚到额外收入时减少他的福利,就会产生负所得税。
奥珊斯基“穷人不只是较没钱而已,他们的钱根本不够用。穷人无法在花钱买一个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不从手里拿走另一个。”如果人们要在生活必需品之间做取舍才能养家糊口,那么就已符合贫穷的定义。
大多数计划都在援助与激励之间拔河,最终的目标应该不只是分配金钱,让人们有高于贫穷线的收入,而是帮助人们发展他们需要的技能,让他们在不断变动与成长的社会里谋生。
16 什么样的收入不均程度算合理?
收入不均:根据研究估计,收入不均的扩大,约有两成是由全球化对工资造成的压力导致的。
家户收入5等份评估法进行评估。
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不直接进行援助,而是通过公共资源的投入和保证,来降低收入不均的危害,虽然收入不均逐年恶化使我烦恼,但我比较担忧的是穷人每天面对的生活条件,而不是富人的高收入。
17 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对质量比较放心
信息不完全与保险:信息不完全造成了保险市场难以解决的失衡问题。
在一个信息完全(perfect information)的世界,你的信息告诉你这两部车是一样的,买下便宜的那部,你就赚到了!而在一个信息不完全(imperfect information)的世界,你得担心很低的价格也许表示另有玄机,也许代表掌握信息比你多的人认为那部低价汽车是不良品。因为信息不完全,买家很难做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人会选择吃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喝咖啡会选择星巴克,COSTA,因为它们每家店都一样,相对于别的信息不完全的店,选择它们更保险。当然还有例如消费习惯引导等种种因素,此处不展开。
18 谁能监督代理人?
公司与政府治理:最不信任公司治理的人,最有可能相信政府可以监督公司。
有些人信任企业,但不信任政府;有些人信任政治领袖,但不信任民营企业。经济学家则对谁都不信任。
经济学家所说的代理人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的分析架构,可以用来分析治理议题。在代理人问题中,委托人这一方想激励对方,也就是让代理人以某种方式尽力工作。在政治领域,公民是委托人,而政治人物是代理人,政治人物在理论上应依公民利益而行动。以公司而言,股东是委托人,而经营者是代理人,经营者按理应该为股东利益而做事。雇主和员工的关系,也有代理人问题。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谁来监督代理人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总结:
市场是非常有用的制度,社会可以通过市场来分配其稀有资源。市场为有效率的生产、创新、善用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以及逐渐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动力。
市场有时可能会产生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垄断、不完全竞争、负外部性(例如污染、无法支持技术或无法生产公共物品)、贫穷、收入不均、信息不完全,以及管理不善的问题。
政府在处理市场问题时可以扮演有用的角色,但它的行动也是不完美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自身更大或另外的问题。
思考经济政策时,你的挑战在于保持务实。要诚实面对市场发生的问题,答案要明确。对政府的作为要实事求是,坦然面对权衡取舍和风险。当你采取这种方法时——无论最后得出什么样的政策结论——你的思考方式就像经济学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