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身世职业的默契感,文化宿命的认同感

身世职业的默契感,文化宿命的认同感

作者: 兰亭叙888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1:08 被阅读0次

身世职业的默契感,文化宿命的认同感

——“国培计划(2016)”高中语文研修心得体会

lytz

        “国培计划(2016)——高中语文研修”项目是我期待之久的饕餮盛宴,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神圣的殿堂。2016年10月11日深夜,我经过50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到达浙江金华,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6)——高中语文研修”培训活动,有幸成为朝圣一员的我,虔诚地聚集在“国培计划”的麾下,零距离感受大师的智慧与魅力。和我一样幸运的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师在美丽的金华,在学术氛围浓郁的浙江师范大学,在幽雅的教室,静静地分享着专家们的智慧,悄悄地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默默地思索着自己未来的教研教改之路。

       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使得本不相识的我们特别亲切,尤为珍视这次充电的机会。几天的学习,时间是如此短暂又那么充实。短暂,是各位前辈的讲座时如此精彩让我流连忘返;充实,短短十天我汲取了那么多精华,让我受用终生。心中有梦,累也不苦。从教师到学员,身份的变化带来了众多的不适应,一路在赶场:公用场合要排队,进教室要签到,出校门要请假。休息时间打折授课质量不打折,德艺双馨的他们精心准备,恨不得把一生积淀的精华浓缩进三个小时的讲座里。我们呢,如久旱逢甘霖的树木,最大限度地快速吸收营养,“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不及记笔记和消化,新的美味又来了——面对有时一天多达8个的讲座,我们听得眼花缭乱,记得手软指麻,坐得腰酸背疼,生怕错过了这种高强度、高密度、高质量注入的信息。真累啊!可是你要是问学员:假如下次有机会,你会不会再来?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不奇怪,因为大家权衡过了——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所以心甘情愿。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我们深知打造健康的肌体不能仅靠补血,更需自己有主动造血功能:勤奋学习反思,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不孤单,因为有大师在前方引路:折服我们的不仅仅是等身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大师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这种零距离感受所激发的创造力,像火种一样被50名学员放大扩散,后续效应和无形价值,怎一个“大”字了得?

        这幸福,更源自自我专业成长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度,也将决定着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和驾驭。教师的学术底蕴、人格魅力、学识功底、专业能力,一贯秉承的教育追求、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成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分野点。所以,很多人从大师的讲座里读出了自己的“故事”,梳理着自己的心思,想着自己的课堂。他的讲座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不是眼前意义上的“学来一点招数,解决我的教学问题”,而是以理论指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活动,是长远意义上的“回眸我的往事,反思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我的可持续发展”。

       十天的培训,十种强烈的感受积于胸间:

       高效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震撼感——太完美了,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富足感——满载而归,不虚此行。带给我学习的“高峰体验”。 我们的内心悄悄地发生了革命。

       欣慰感——志同道合,走在自己的专业化“朝圣”路上,意外惊喜地发现了这么多一路同行的伙伴。

       陶醉感——怎么搞的,我听得太投入了,以至于忘记了记笔记。

       内疚感——我怎么就想不到?跟大师们相比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急促感——从现在起我就要行动,像他们一样读书思考实践反思,一天都不能等。

       模仿感——原来是这样。欣赏惊讶的同时,也有一股强烈的跃跃欲试的创造冲动,我在教育生活中也要演绎这样的精彩。

       耐挫感——遇到了困难,跟那些大师比,这算什么?不值一提。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坚定感——聚光灯散去,明白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带着新生的憧憬与向往,目光更加坚定,就让我做最好的自己。

       精神收获层层叠叠、思想革命惊涛骇浪,怎一个“多”字了得?有人说思念有三重境界:在眼里、在心里、在梦里。在金华,在浙师大,专家们的讲座“在眼里”了;学成返家的途中,心满意足犹恋恋不舍,金华“在心里”,浙师大“在心里”,那些新颖的理论和方法“在心里”;曲终人散,想想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再来当面聆听,只好“在梦里”细细品味那经典的一幕一幕……

        十七天的旅程,十天的培训,短暂而美丽,风光如画的浙江金华,幽静敞亮的教室,孜孜不倦的诸位名师,还有各位如饥似渴的同仁,陪伴我们一路辛苦,一路幸福;一路收获,一路感恩:“国培项目”——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终身抱憾!

        浙师大金华国培有感

        ——殷利强

        人杰地灵美金华,钟灵毓秀浙师大。

         丹桂金秋香千里,只为国培聚一堂。

         湘山陇水人荟萃,花语江南心飞扬。

        人文关怀蔡教授,上课协调服务忙。

         内容充实巧安排,高屋建瓴指方向。

         合作探究添活力,形式多样真课堂。

         微课制作朱老师,酥饼讲座俱芳香。

         理论引领思路广,智慧教育周院长。

         教授讲学心爽朗,学员交流话语长。

         学以致用收获多,承前启后细思量。

        四三二一皆妙招,洪子劬颉学识强。

       人本教育立意高,杨子邦俊才气扬。

       满座叹服寇永生,才子风范舒华章。

        高效情趣新语文,名师韩军来导航。

       潇湘名师张良田,作文奇招成绝响。

        试把金针度与人,江苏伟胜慧心肠。

       恩樵独创二八律,三三规程好智囊。

        尖峰论坛高精尖,层见不穷竞芬芳。

        真知灼见寻常现,拨云见日释迷茫。

         可敬班长和组长,人人都是热心肠。

         最是神奇双龙洞,游罢归来不能忘。

         众口一词齐感叹,只叹十日太匆忙。

         但愿来年还国培,再逢金华桂花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世职业的默契感,文化宿命的认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b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