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红楼感悟——宝黛与红白玫瑰

红楼感悟——宝黛与红白玫瑰

作者: 落_叶归根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2:02 被阅读0次

    读《十年心事梦中人》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

    品两盏淡茶,阅一卷红楼,精妙的文思钩沉起如烟的往事,幻化成亦真亦幻的玄思,长叹一句“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阅到某处忽对《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困扰自己许久的那句话有所领悟。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就三观而言,自己更能从宝钗身上找到共鸣。

    许多人说她无情,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三十二回中金钏被王夫人撵出后羞愤交加跳井而死,王夫人感伤内疚,宝钗却安慰说:“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之人,也不为可惜。”这番话看似无情,但如果细想,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便一掬同情之泪,写下几句感伤的诗篇,除了消费一下自己低价的同情心,又有何用呢?

    “因星悟道,悟罢非星,不逐于物,不是无情。”

    道是无情却有情,对于一个在禅学里沉浸甚深的人,她如何不明白命运的无常?生死面前她或许表现的过于理性客观,但在那个世态炎凉的贾府中对一个个于自己无任何利益瓜葛之人的一次次慷慨的相助不也证明了她的君子之仁?名利也好,情事也罢,她明白苦苦追求可能会适得其反,苦心经营也许是弄巧成拙,世事上八面玲珑,骨子里她从容坦然,随遇而安。不像宝玉那样有着盲目的安全感,也不像凤姐以为有个法子可以保持长久的基业,她只是收敛情绪,简化日常所需,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润物细无声,她早就参透了世间没有永远的繁华。她只是清冷,并非无情。

    相较之下,黛玉身上有更多的人间烟火。

    她的感情是外现的:宝玉挨了父亲的打,她把一双眼睛哭得如桃子一般;宝玉雨夜来访,她问打的什么灯笼,偏要将自己的玻璃绣球灯送与他,宝玉说自己也有一个,怕跌碎了,她便说,是跌了人值钱还是跌了灯值钱。有时甚至有些娇嗔:薛姨妈有十二朵宫花,让周瑞家的送给贾府的小姐和少奶奶,周瑞家的远近送了一大圈,将最后两朵送与了她,她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于婚姻而言,宝钗确实更般配,但那又如何呢?最终就如那曲《终身误》唱的那样:

    “都说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黛玉这样的女子,她的缺失让你心生怜惜,她的温柔又能给你别人代替不了的甜蜜,她的小性子固然令你烦恼,可是所有让人上瘾的东西,或许都会有一种让人一半海水一般火焰的感觉,最后,她成了你梦中再也无法忘记的人,红了心头的那颗朱砂痣。

    相形之下,宝钗太冷静,太现实,无渴望,无缺失。她是闺中良师,是人生指南,帮你顿悟,醍醐灌顶,却不是能让你魂牵梦萦的爱人,谁会愛上一本哲学书或人生指南呢?往往使人们着迷的,是那些穿透神经末梢的诗句啊。设想宝黛二人终成眷属,或许当生活的车轮一点点将他们的感情磨损殆尽,无休止的争吵让他们的婚姻变成了墙上的那抹蚊子血,宝钗也注定是那清冷的床前明月光,能照亮心灵,却无法给予温暖,至多最终变成相濡以沫的亲情罢了。

    无论作如何如何,与事情本身而言,也只能叹造化弄人。宝黛二人感情甚笃,最终却因故分离,其间的辛酸与无奈,就如《枉凝眉》所写: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如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方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只消得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感悟——宝黛与红白玫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c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