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关于自然界以及关于心灵方面的思想实验,发现自然界的无限可能,了解了心理学诞生的雏形。
而今天我们要走进伦理学和哲学的神秘空间——
因为伦理学是探寻如何更好地造就美好生活,什么构成了对与错,而哲学的认知论是知识的获取本质。
03、关于伦理学
——洛克的密室——
没发现自己被锁在房间里的人,他是自由的吗?这么做有违背道德吗?
约翰.洛克认为:如果有人被迫做出实际或潜在的选择,就是不自由的。
——电车难题——
这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将5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马上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此实验,是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认为,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那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
然而,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不作为将会被视为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是重点所在。
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失去知觉的小提琴家——
如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肾被连在了一位小提琴家身上,你会选择分割还是保留?你有权移除自己的身体吗?
此思想实验,现被引申应用于女子是否有堕胎权的问题上。
——救生艇地球——
如果只有10个空位的救生艇,却又100个呼救者。道德上,有义务救助吗?如果救,该救多少人呢?
彼得.辛格认为,我们有义务帮助,而加勒特.哈丁认为,最好的选择是教会落水者怎么造船。
——少数派报告——
不会出错的“犯罪预测”计算机预警:某人未来将要犯罪,但现在必须把他关起来吗?
“百分之一主义”认为:一个人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犯罪,也有理由宣判他有罪。
“先发制人”的司法概念,催生诸多道德及法律问题。
04、关于哲学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图认为:我们就像被困在洞穴中的囚徒,只能看到一支火把投射出的影子,却误认为那就是真相。
从无知到博学之间,仅凭语言描述是不够的,要自己走出洞穴去看看。
——笛卡尔的“邪恶天才”——
如果有一个恶魔控制了你所有的感觉,你如何确定某件事是真是假?
笛卡尔最终找到的“固定点”:如果我确信自己是某物,那么我确实存在。
——特修斯之船——
The Ship of Theseus,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
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此思想实验,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现在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股东之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罗伯特.诺齐克的体验机——
有一台制造快乐的机器,但是虚拟的,你想拥有吗?
享乐主义者认为:人应该追求快乐的最大化,而诺奇克认为:快乐绝非幸福的终极度量。
整本书读或是听下来,极其烧脑,但思想实验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具象化思考方式,通过借具体且生动的意象,架构司空见惯的场景,直至匪夷所思的怪象。
那收获是什么呢?
通过思想实验,认清本心,思考到底要的是什么。其实,有时候之所以烦恼,面临难题时无所适从,是因为不懂得把思想推演到极致去思考。
而思想实验,正是帮助我们将难题推到极致,去思考在那一刻到底期望的是什么,从而作出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