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焦虑情绪可以归纳为这两句话,“我弱我有理,听说读写行”,即先接受再改变,先认知再行动,认知上缓解焦虑,行动中体验缓解焦虑的感受。行动方式中,除了交流与反思,还有立竿见影的放松法,包括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这些简单易学,坚持去做就可。
那么,如何理解愤怒这个情绪呢,对于不少人来说,控制情绪几乎就是控制愤怒的代名词!
我们知道喜怒悲恐是基本情绪,与生俱来,力量强大,其中喜怒是对外的,向外发泄,悲恐是对内的,自我处理。
这里面,愤怒又是非常典型的情绪发泄,特点是:激烈,攻击,否定,拒绝,自我价值保护,自我单一视角,预期失落,丢面子,力量,强势,等等。
产生愤怒的根源,总结为两部分:对内自我价值保护,对外特别不满别人。一正一负,能量巨大,控制起来难度很大。
故事里蛤蟆的情绪特征是不幸感加弱小,表现为能量不足的抑郁,最后通过愤怒实现了自我成长。他处理愤怒的方式可谓是典型榜样,即不带攻击的发火,点出事实情况,说出自己感受看法,不评价不指责不道歉。
这个应对就是非暴力沟通法,而典型愤怒应对就是暴力沟通。不过要说明的是,或者悖论在于,非暴力沟通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
回顾过往案例,失控现象实在太多,比如:
1、高中时候在家吃饭,愤怒扔筷子。
2、毕业分配打听消息,与人愤怒争吵起来。
3、忍受不了工地情况直接回来,与主管愤怒争吵。
4、家人争论时候愤怒踢东西。
5、工作事宜不合心意愤怒指责。
6、专业技术自视甚高,愤怒时候不接受反驳。
这些事情平和时候都可以正常处理,一旦固执起来,“大脑短路”,情绪脑直接表达而无视大脑皮层存在。
那么什么时候控制住过愤怒爆发呢,也有过,比如:
1、瞧不起。面对3岁以内小孩子,会把威胁看做好玩。
2、惹不起。面对权威直接批评,理智能控制住愤怒反驳。
3、理亏时。比如迟到、犯错等被指出,不会直接怼上去。
4、多视角。比如对待父母态度,可从个人气质类型理解。
即便是这些情况,也是需要反复体会才可以稍加改进的,可见控制愤怒情绪不是简单说说就可以的。
还是要回到应对愤怒情绪上面,个人以为是这几句话,“我强我愿意,弱者才逞强,强者能示弱,非暴力表达”。
1、以怨报怨,暴力沟通,承担后果。接受自己逞强的所谓强势心理,既然情绪上来不由人,事后也不要道歉与懊悔,接受愤怒后果就是。一句话,既然改不了就不要改,但是敢于愤怒就要敢于承担后果。
2、以直报怨,非暴力沟通表达。孔子这句话非常心理学,“以直报怨”,就是说出事实与自己感受、看法、希望,有理有据有节制,也就是非暴力沟通。具体当然还有暂停反应12秒法,遇到失控愤怒情绪忍住不回应,或者直接说出“我很愤怒”“我被你激怒了”。
上面这个对策还是理论化,有待于向蛤蟆先生那样去实际应用,至于效果如何才有发言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