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星期天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高中部2023级12班驰翔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9驰程爸2171
走进孩子的心,至关重要的一步是鼓励,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鼓励并不能真正地抵达孩子内心。
在某档节目中,有个初中的女生告诉父亲,自己的数学学习非常吃力。
虽然她很想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但在课堂中却力不从心,她无奈地说:“班上有些同学数学很厉害,我一辈子努力,都追赶不上他们。”
爸爸听完,安慰女儿说:“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这种安慰,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却是在暗示孩子:“学好数学,并不是难事,你肯定会做好的!”语气中全是对成功性结果的指向。
当孩子反复尝试都没有成效,慢慢地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消极的评价,受挫感反而加深了。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这是一个隐喻,意思是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只是表面的行为;水下的冰山才是不为人所知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坦言:“我的数学成绩很差劲。”
实际上是想表达:“我学不好,我真的很难过。”“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所提高。”
这时候,空洞的鼓励反而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一句“你可以的”,就是在忽略孩子所遇到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越鼓励、越安慰,他越怕困难的原因。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说过:“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要超出他的能力,发展的现状。”
所以安慰孩子,言辞一定要真实,要认识到孩子的能力,看见并承认孩子的困难。
你可以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释放压力;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将目标难度降低,多给一点具体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