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过程组是非常经典的项目管理模型,但是从互联网类业务的情境来看,我们往往会觉得很迷惑,因为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边界相互交叠在一起,产品需求就如同海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浪中夹杂着小浪。除非产品下线,否则“造浪机”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根本就不会停息,看不到哪里是尽头,又哪来的启动和收尾呢?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互联网产品而言,研发期和运营期是交织在一起的,并非像传统软件那样,有个清晰的项目交付目标和时间周期。这样海浪式迭代演进的过程,给追求确定性和控制感的项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不过,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从项目管理的方法层面来看,经典方法仍然是通用和普适的,只是你需要基于你的场景,找到对应颗粒度下的 PDCA 闭环管理方法。
那么,把我们所讲的十大领域五大过程组,放在互联网的实战场景中,项目经理到底在做什么呢?我们说,项目管理有着天然的无边界属性,这也就意味着,放眼全局你能看到的地方,你什么都得操心、什么活都得干。所以,要搞清楚这件事,其实是很难的。别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输出、自己的作品和固定的职责,但是好的项目经理却是融于无形的,整体项目团队的产出就是项目经理的作品。我们团队总结提炼的 12 字真经 “保目标、助决策、提效能、促协作。”这 12 个字看上去简单,却真的是我们团队整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更体现在项目经理的绩效考核、晋升答辩等过程中,是指导项目管理实战工作的基本纲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1737/1b56e9f8eec9f40b.jpg)
我们先从纵向来看,在从战略到执行的过程中,项目管理的两项职能是保目标和助决策,这形成了一个围绕目标驱动的闭环。把业务最顶层的战略意图,清晰地反应在每个人每一天的执行中,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层层地进行拆解。首先,你要围绕组织绩效目标,定位出核心的 3~5 件要事,即关键战役,再把关键战役进行规划分解,拆到可交付可验收的里程碑,最后落地到版本 /迭代的工作安排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1737/91f2b5a433baf2b2.png)
接着,你还要通过清晰而系统的反馈机制和平台,把执行中的进展状态、变更、风险等集中呈现,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优化和调整。比如,结合产出进度来调整业务策略,通过里程碑状态信息来调整目标和规划的节奏,根据人力投入的分布,来优化整体的资源配置。这些就是保目标、助决策的部分。然后,我们从横向去看,提效能和促协作,本质上都是工作在上下游跨角色协同的这条线上,链条越长,协同就越是复杂。提效能是要去关注和消灭团队中的低价值工作所引发的效能痛点。举个例子,假如测试环境的部署耗时很长,这已经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瓶颈,那你就要想办法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自动化,从而为整条链条提速。促协作则是着眼于使用各种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让高价值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合作。比如,建立清晰有效的信息渠道和沟通机制,积极推动各角色达成共识等,实现全局价值的最大化。总结一下,保目标、助决策是要打通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提效能、促协作则是打通上下游协同的闭环,这 12 个字就是我对于互联网实战中项目管理职责定位的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1737/6b45a7eb3d3b204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