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有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字面意思我通常以为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今天听了曾士强教授的讲座后,又有了一个的领悟,其实他更深层次的意思为:就算你知道,如果你面前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
下面的故事可以告诉你缘由:有一天孔子有个学生在外面扫地,来个客人问:你是谁啊?学生答:“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来人问:“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答:“四季”。但是来人却认为只有三季,于是俩个人就此问题开始争论起来,正好孔子走出房门,学生就让孔子来仲裁。孔子看了一下来人说:“三季”。学生疑惑地问老师:“老师,一年有四季,你为什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看此人全身是绿的,他是蚱蜢,他只活过三季,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季,因为到了冬天他就死了”。
这个故事无论真假,对我们都有用。以前,我看到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心里想这就是个“三季人”,我就不会再生气了,就心平气和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对事情一知半解的人,讲话声音越大。
所以我们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过说鬼话”。见人说鬼话,那就是鬼话连篇,见鬼要说人话那就无法沟通了,这也叫随机应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