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原本计划要做一件事情,结果事情还没做成,中间却被各种因素打断了。
当你再想回到事情本身时,却发现怎么接都接不上。后来,这件事情可能就因此被搁置,被遗忘,不再有做下去的可能。
往往这种经历出现的次数越多,拖延症也就若隐若现。即便是我们报再多的课程,看再多的书,试图找到各种方法改善,终究一无所获。
我们误以为这是拖延症的表现,也误以为是专注力不够的表现。我们可能会联想很多自己缺失的能力,可我们忽略了一点:"明确目标"。
虽然明确目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个常见词,每个人看到这个词都会感到轻松易懂。
实则并不然,就好像每每当我们说起,做事的境界若达到知行合一,那也算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呢?换句话讲,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先明确目标再做事呢?
做事情做一半接不下去,甚至事情被遗忘,不是拖延症的问题,也不是专注力的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目标。
在美国曾经有过这样一项研究,很多常年在沙漠当中行走的人群容易患眼疾。因为沙漠里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人们放眼望去,视线很难找到最终的落脚点。长期以来,眼睛无法落向任何地方,渐渐地也就看不见了。
做每件事情就好像行走在沙漠中一般,如果没有清晰的路线,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很难走到终点。有的人可能又会质疑,在沙漠里,既然放眼望不到尽头,那我们又如何明确目标,如果走出去呢?
如果问这个问题的人是你,只能说明,你现在还需要填补学习的部分空白。
虽然行走在沙漠找不到路径这件事儿不太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可如果一旦出现类似状况,我们首先是否要通过模仿性学习来保证自身的安全问题和温饱问题呢?
不管是看太阳找方向,还是想办法找水源,完全取决于我们平时的个人学习力。
当我们具备学习力,就能看得清目标的方向在哪里。学习是有目标的,生活和工作也是有目标的,让每个动作背后的目标感加强,就能获取一种捕获能力,这种能力会大大减少我们做事走入盲区的频率。
什么是捕获能力?
一个人在本身具备学习力的同时,会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学习目的为基准再去制定明确的目标,并能快速锁定目标的开端与结尾,即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事情的固定结果是什么,短时间能通过原本能力获取到目标的重点,能抓稳自己的结果导向。这种状态被称为:捕获能力。
学习力——目标感——捕获能力——专注力——顺势进行——结果
学习让目标显现,捕获目标的最终结果,专注于眼前,顺着方向一直走,好的结果已成定然。
每一件事情的结果导向都是固定的,最终结果出现其他转变的可能性取决于中间的投入程度。
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隐形的捕获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持续掌握更多知识来激发。看清事情的结果,看清事情对我们的重要性,看清事情的价值,看清事情的意义,挥发出学习到的知识,让捕获能力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帮助我们提高对目标掌控感。
不管方向是什么,行走的路上请记得:“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适当取舍,通过捕获能力做出正确的抉择,努力才不会白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