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仁,一国兴仁,按逻辑不太可能,这里的家,不是百姓之家而是皇室家族。皇室之仁才具有此等影响力。同样皇室家族有礼让,国家才能形成礼让之风气。皇室家族若有一人贪婪暴戾,整个诸侯国都不得安宁,甚而可能发生暴乱。治国的关键就在此:一言偾事,一人定国,这就是说—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能会安邦定国!所以个人的修为至关重要。
尧舜总是用仁爱帅天下,百姓跟着仁爱;桀、纣总是以暴戾统领天下,天下人只能以暴戾回应。
统治者心口不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老百姓也不会盲从。有道之人,总是先提升自我,再去号召大家;自己没什么毛病,才能批评他人。也就是说,先去掉自身的恶习,方能批评他人。
举例说明。有老师批评学生总不凑效,他找不到原因:他从来看不见学生的优点,每天都是紧紧盯住学生的缺点短处,逐渐地,学生感觉厌倦了,也就没有什么内在激情努力向上了。
随意批评人确是恶习!谁给的这个权力?且让你无限放大使用,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从人性的弱点中发现,批评人是最容易、同时也是最低级的手段,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反而需要高水准高境界。《大学》中这句话太中肯了:“所藏乎身而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自身藏着不合乎道的品行,却去开导别人,那几乎完全不可能实现。
孔子的门徒们发现老师的特点是:“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朱熹集注说:“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
可见用心绵密方能窥见人内在的气度雄远。我们太容易在与己无关的事物上,一带而过,尤其是对人的方面,无疑是错失了学习的良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