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是最公平的,但是每个人一天的产出确不一样,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有更多的产出,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有更好的产出。
产出的多少其实很大程度上和时间的利用效率相关,而产出的好坏在于把时间用在什么上?
在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前,需要去思考,从大的方向来说可能是人生的意义,也就是小时候经常被教导到的“愿望”和“梦想”。
如果赚钱是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就应该把最多的时间花在思考如何更多赚钱,并且付诸行动。
如果把幸福当成人生的意义,就应该把时间花在可以令自己幸福的事情上,比如更多和家人在一起,更和谐的朋友社交关系。
人生清零
很多人的迷茫与困惑就来自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无从谈起如何去实现。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来一个人生的清零,可以借助于“断舍离”的思维,断舍离最开始是运用于物品,但我们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生活的思考当中。“断”就是面向未来,减少不必要的欲望。“舍”就是面对现在,现在所拥有的,有哪些是不重要,可以舍弃的,这样才可以轻装上阵。最终达到“离”的状态,物是物,我是我,真正关注内心,更专注外面世界。
人生最大的三种依赖:执着于过去、逃避现实以及忧虑未来。通过人生的清零,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摆脱这种心理依赖。
设立目标
当我们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之后,就该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需要为前进的道路设置路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到WOOP工具,W(wish)-O(outcome)-O(obstacle)-P(plan)。在心里想象自己想要实现的那一份愿望,设想一下最好的结果,并且把一切可能遇到的阻碍都写下来,最后计划如何去消除阻碍,实现愿望。
行动
计划是纸上谈兵,一切都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具体到怎么做上面。如果把这些设定的目标再具体到每一天,可以给自己计划“每日三件事”,每一件事不是一个行动过程,而应该是有一个结果,可时这个结果最好是有价值的,可以有交付对象,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去评估这个结果。当每天结束的时候来回顾当日的计划,复盘得失。
时间的保障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时间也变得碎片化, 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从而保障行动顺利地开展。面对时间碎片化,我们无法避免,只能更有效地去利用,可以用到“加减乘除”法。
加:给时间刻度标注上一些事情,比如5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这些时间长度分别可以用来做一些什么,这样当出现碎片化时间时就可以做对应的事情。
减:每一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可以把事情进行分类,同一类别事情集中处理,比如回复邮件、工作电话、社交娱乐等。
乘:优化工作切换,当人长时间做同一类事情的时候也容易降低效率,体力与脑力,独处完成与沟通交流等,可以让自己得到间歇性休整。
除:把工作化整为零,分解工作,让小部分工作可以在可能的碎片化时间内完成,最后通过积木的方式来完成整体工作。
精力的保障
人的精力可以分为: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当体能不好的时候会影响到情绪,不想做事情。当情绪不好的时候,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来思考。当思维混乱的时候,人往往就很崩溃,无法完成计划和行动。
所以精力的保障就需要做到:
1、充足的体能,通过好的饮食、睡眠以及适当运动来保持;
2、积极的情绪互动,保持心情愉悦;
3、养成一些思维的“套路”,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思维处理方式,可以降低大脑的能量消耗;
4、给自己树立一个高远的目标,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来投入到做的事情当中。
最后
在这条实现自我的路上,除非到了最后的那一刻,我们永远在行动。记得初中政治老师讲过,发展就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只有在这条路上不断修炼,清零-目标-行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每个人都能实现心中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