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1-87读书会

81-87读书会

作者: 榆木疙瘩b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21:31 被阅读0次

81
逻辑是一门规范性科学
这基于在哲学里注重概念总是具有确定的涵义,这是对于语言作一种固有语法地使用。
但是日常语言中的语言游戏对于语言不是这种用法。
两者不是一种些微地差异。而是根本的不同。可以把哲学语言的语法看作语言游戏中种种用法中特定的一种。
哲学对于语言的用法还要琢磨一下

自然科学怎么处理一种自然现象?寻找共性,规律性,概念化,形成概念思维。在这里,是经验先于概念。这就是类似所在
而逻辑处理语言以及思想,不是这样的。在理想语言中,是逻辑先于语言,它是先天的。思想中一个先天的体系先于经验的事情。
考虑一下亚里士多德的是论,对于是者的含义的划分。首先,他把一切东西都看作是者,是者是语言所能表达的任何东西的共性。就此而言,是者这个考察的对象就是先天的,或普遍的。从而才有对于是者的是者的考察的可能性。
在语言游戏里,根本就没有普遍的东西。因为这里考察的是一个个语言游戏的个别差异和个别之间的共性。除了作为前提指出来的对象——语言游戏(作为一般的概念)——之外,再没有别的一般概念了。如果我们指向语言游戏,生活形式,语言的使用,这些概念,那么我们只是指出了要讨论的东西本身,但是这里并没有任何特殊的生活形式或语法被指出来。也没有任何使用某种语法的根据的东西被给出来。
我们基于经验的需要,而在关于它的实践中使用语言。那么,相应于产生出这种语法来的需要是经验的,这里的语法注定也是经验的。产生出使用语言的需要的东西是通过语言的使用要满足的东西。语言的使用围绕着一个轴心:对于这个需要的满足。这个需要是纯然经验的。而语言的使用的生活形式就是基于这种需要的领会。从而生活形式也是纯然经验的。这和是论中可以基于经验直接上升到先天概念有别。

我们也使用表达一种先天的体系的理想语言来谈论日常的事情。这就使得日常的东西粗糙,用语言来表达时,会显得总是言之不尽。并进一步把理想语言和事情的谈论的冲突归结于事情的粗糙上。

构筑种种理想语言怎么理解?我们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和目的来使用语言,或决定语言的语法。
构筑理想语言,首先就在于使用语言的需要,思考的事情是理想的。理想的语言基于思考理想的事情。典型的例子就是哲学思考。形而上学或思考一种理想的事情,基于这种使用语言的需要,产生出理想的语言来:强调固有用法的概念/先天概念。

对于‘理想’这个词的误解。理想的语言作为一般的语言的标准,它就比日常语言更完善。但是这里其实是针对讨论先天逻辑的哲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在固有用法上使用概念词。而概念组成的一个体系看作是哲学所谈论的一个先天秩序。

理解 意谓 思想
理解和意谓,不同于知觉以及科学对于一类现象的认知。认知基于一种思辨。是多和一的关系中从多到一。而多和一之间是一类东西,从事物到事物。
而理解和意谓介于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是衔接起两者的东西。它们给出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句话,把意谓和理解看作演算,是把它们混同于思辨关系中的认知活动。
演算是一种思辨的逻辑。等式的给出基于同一性。而语言和意义之间根本不同。

82
他依之行事的规则。
可以解释一种规则。这种解释又是基于一种规则。
前一种规则是个别的。用于解释的规则一般地适用于别的规则的解释。
但是,解释的规则可解释么?这种解释的解释,得到的不是一个普遍逻辑,而是语言游戏的家族相似性。
比如,对于一个棋子的解释,是指出处于下棋规则之下的这个棋子。但是对于这个解释又可以要求解释,比如什么是赢。在这里,对于棋子的理解的生活形式的解释,又是什么?
首先,这里‘棋子’的用法,是一系列解释。
对于这些解释的解释,并不是对于“ ‘棋子’的用法”的用法的解释,这样的话,给出的只是一个命名游戏。而是对于这个名称相应的一系列描述的进一步解释。这样,对于解释的解释就不会形而上学地上升到“用法”这样的语词的用法的说明,而是还是落到给出“赢”的用法,“走直线”的用法。这里始终是日常思考的事情。
对于‘用法’的用法,维特根斯坦不倾向于对它作出解释。而且,用法始终不是通过语言来给出,而是通过看来领会。比如‘赢’的用法,看着两人对弈,在某种情况下,说某人赢了,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下棋规则在语言中的指出,有所理解。但在学习这个游戏时,最后还是通过双方的表情,行为来确定理解本身切中实际没有。

这段文本指出是解释本身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会随语境变化。那么,语词的用法就比语词的语法更形象贴切。用法在用中给出来。就好比康德的知性包含在经验之中了,可以通过分析而得到。
区别的是,语词在种种语境中的用法,这里的用法没有一种普遍共性,只有一种家族相似性;而一切经验的知性分析,得到的却是一个有限项的诸范畴对于知性的完备划分,它是先天的划分。

(对于概念的有限项的完备划分。这不是先天性的必要条件。比如无数的数对于数这个类的划分,由于数之间具有一种秩序,比如弗雷格指出的任何一个数可以基于逻辑得到。弗雷格认为算数是先天分析的,有别于康德看作先天综合。
无限项的完备划分也可以是先天的。对于概念的有限项的完备划分则是必然先天的。
经验是无限划分中的完备,它不是先天的。

数的对象和经验对象之间区别。经验对象之间可以没有关联性,从而无从预测。但是数的对象之间总是可以相互通约划归。它们可以同样的基于逻辑得到。而经验对象之间不可以通约划归。)

83
指出边玩边制定规则的例子。相应于语言游戏,就是语词得用法会变化的情况。
只要考虑到语词的某种用法得语言游戏相应于的是产生这么一种用法的需要本身的变化。并且这里语词的用法和产生一种语言游戏的需要之间,是一种实践的需要为轴心产生出语言游戏来。由这种需要规定下语词的用法,而不时反过来,我们基于语词的用法而产生出来一种语言游戏。
因为语言的使用在于表达意义。实践中目的的东西产生行动的规范,对于语言游戏而言,就是语词的用法。
语词的用法和生活形式之间。后者是对于实践中目的于领会中的给出,前者是实践中作为行动的使用语言中,行动基于那个目的的符合,或者说特定的行动总会导致相应的结果,基于这个结果和目的的一致为标准上,反过来把它作为条件来规范和约束行动。
(弗雷格的思维规律也是这样的东西。)
用法和生活形式之间就是行动的规律性和实践之目的的领会之间的相应。后者相应于实践中的目的,而目的是实践活动所围绕的轴心。前者相应于行动中的规范。从而,从目的决定如何行动而言,在语言游戏中,生活形式的领会决定语词使用的语法。再学习一个语言游戏中,这个先后很明显。在参与一个语言游戏中,两者之间总是处于一种一致之中。
指出生活形式和语法之间的先后在逻辑上是有意义的。它使我们可以免于仅仅关注语法而给出意义时,似乎语法先于意义。
我们只是在一个给出的既已领会其生活形式的语言游戏的理解上,可以说语法先于意义。但是我们由此进一步以为,语法绝对地先于意义,它是先天的,这就是理想语言的想象。破除这种理想语言的想象的契机,在于看到语法本身并非先天的,而是经验地基于具体语言游戏中生活形式的领会而产生出来的。语法不是自由的,是语言游戏中先天的东西。语法是被使用语言的需要,基于生活形式的领会而产生出来的。它是结果的东西,决定它的东西却是经验/语境。根本就没有先天的语法。

那么哲学语言是怎么一种情况?我们关于逻辑,关于先天概念的使用的反思,其语言的语法是怎么一种情况?

84
这样的语言游戏的例子,概念文字
但是在这样的语言游戏里,一样,还是存在着使用语言的需要——比如这里是对于推理的描述——以及相应的语法。
一个句子意谓真。这里有一种固定的语法。
假的思想在指出其假之中,意谓真。就此而言,真是逻辑。我们总是在真的意义上使用句子。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在于其句子意谓真,真是逻辑。或者说,句子的谓词总是真,而真不在语音系列之内。
但是语词的意谓要在句子的联系里被考虑。语词并不根据自身直接给出其意谓,或者说没有固定的语法。

这就是上一节联系到的,把规则自身看作自由的东西,它是第一的,别的东西源于它。
但是在语境原则中,语法规则或者是基于考虑的事情的需要而在实践中产生出来。这是发起一种语言游戏时发生的事情。语法规则或者在学习一个语言游戏中,通过看这个语言游戏而领会到的东西。而在这个语言游戏里,参与者是基于语法的领会而使用语言。
不需要设想有一种规则来规定如何使用这个游戏的规则。如果有这样的规则,那么这个规则就是语境语境原则的看,从看领会到随后的语法。

作为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目的即结果。如果把语法是先天的,那先天的语法作为逻辑,它总是具有自身的根据。就如同康德的知性之于统觉。理想的语法或逻辑类似于康德指出的先天概念的先天使用。先天概念总是作经验的使用,因为知性范畴内嵌了感性形式,那么它所统一的只能是处于感性形式之下的感性杂多。而这就是知性范畴的作经验使用。
在语法的情况里,语法总是基于考虑的事情而来,理想的语言源于理想的事情——一个先天的秩序。所以也可以存在一种理想的语言,但是它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因为两种语法是基于两种考虑的事情所决定和产生出来的东西。
设想一种语法的普遍的语法,那么这种普遍的语法规则就只能用于理想的事情的谈论。它不适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

我们在先天概念的知识里,是论,认识论,它们谈论的就是一种先天的东西。那么它们谈论先天概念的语词,就有先天的语法。
但是逻辑负责照顾其自身,这里的语法,也不是一种定义,不是诉诸于语言的规则。对象上的范畴本身就是最普遍的或一般的概念,它不能为别的概念所分析。表示诸范畴的语词,“实体”“关系”等,在作为最高属的东西,作为理想的东西的谈论上,被使用。其语法必然是谈论理想而带来的理想语言所具有的固有的先天的语法。
这里没有命名游戏中某物和名称的相应。这里是通过这些概念词的使用,通过语法表达出其作为理想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语境原则。

不能设想一个要由这个规则来排除的疑问么?
规则之外的语法。
语法填充和衔接起语言/符号和意义这根本不同的东西之间的断隙。使得符号套接语法之后就到达意义。
在命名游戏里,语法就是一个名称和对象的相应关系。
在语言2里,一个名称的语法就是用作要这个名称相应的东西的命令。而对于这个命令的回应,是另一个人把这东西递给他。这种命令和回应之间就是“命令”的语法。

规则之外的语法,在理想语言里,就相应于理性的事情的思考一旦联系到现实的事情,就必然随之迩来。除非语言总是在理想的事情的思考里空转。

后面一段
指出疑问的来源,不是理想式的设想,而是对于看到的语言并非嵌入固有的语法,而是嵌入种种可能的语法之下的可能。并进一步在看作验证这种猜想。

85
对于给出的规则的定位:它总是基于对给出来的语言游戏的看而领会的语言的语法。但是语言的这种语法只限于这个语言游戏中有效,并不先天地无条件地在另一个语言游戏中有效。
规则就是语词的语法,它总是处于语境之中。脱离语境,没有普遍的语法。
用这里的这个例子,这个路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箭头,而是同时在一幅地图中给出的一个箭头。比如给出指示的路径上前后的事物的标记。
从而,语法就不是一个箭头,而是一幅标示了此地位置的地图。
箭头可以被各种使用,或者说它还要基于特定的语法被特殊地使用,使用它地语法还没有给出来。而地图已经本身就是某个语境中特定的语法了。

86
如果看,就有语境原则。我们直接得到一个号码和事物之间的相应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画成各种图表,但是这里是符号的区别和意义的同一的关系。
这种不同图标展示的不同规则,是一种不同的主观思维表达同一个客观的思想。
而我们看的,不是规则,而是最后直接展示出来的语言游戏。

87
进一步讨论
如果在理想语言的固有语法来理解日常语言,那么语言游戏的看本身都成问题了。我们看到的语言游戏不是本质上的东西,它被取消了作为产生别的基础的地位。
可是日常语言中,我们就是基于看到的东西,基于日常思考的事情来使用语言,给出语言被使用的语法。我们在日常的语言游戏里,并没有想到理想的事情。我们只是基于实际上的粗糙的事情的思考来使用语言。
语言的意义并非基于一种理想的语法,而是基于在日常语言的语言游戏的看中领会到的语法。不然,由于日常思考事情在理想语言而言,是言之不尽的,从而,在依赖理想语言时就会落入解释又需要解释,却总是难以找到一个最终的解释而使得不能具有使用理想语言的条件——可以用理想语言解释或给出的事情,从而,使得基于理性语言的语法对日常语言的嵌套缺乏一种条件,而落空。在理性语法里,日常语言的使用难以确定这种理性的语法本身的给出或领会。从而使得理解为不可能。

贝理坚
理想语言的逻辑可以看作广义语法下的一个种差
20:41
刘畅
嗯嗯,形式上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都是一套规则系统,都具有规范性,但维对“语法”的用法实际上很特别

贝理坚
是不是可以看作一种区分:是规则先于事情,还是反过来。 如果规则在先,就会怀疑一切。不然,只会基于日常考虑的事情来产生一种规则的游戏

贝理坚
反思是不是就可以看作这样的一种规则而不是事物的关注的语言游戏
21:46
赵珂男
反思按照德国观念论,确实是一种外在的再次考察或者设定规则,而不是直接面对事情本身

贝理坚
黄敏老师,可以理解为规则最终源于规范么,就好像规范是规则被产生出来的原因的东西或围绕的轴心
黄敏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 @贝理坚

贝理坚
是不是可以把规则在先,把看到的东西最终都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规则之前没有东西,这样理解的语言都可以看作哲学命题。
刘畅
@贝理坚 不知道能不能这样理解,但应该不是维的理解
贝理坚
刘老师,后面有章节专门讨论这个话题的么,有的话我跳过去先看看
刘畅
可以看看《论确定性》
刘畅
哲学研究中关于确定性的讨论也有相关的内容

贝理坚
突然想到美国宪法的人权宣言 不会也看作哲学病吧
赵珂男
宪法那个就是我说的先验经验划界问题哈
赵珂男
因为我认为其实普通人反而并没有那么强的非要拒斥形而上的句子或者概念。。

·逻辑可以看作对于说出来的语言的形式分析。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种分析分为两类。单一的句子。句子之间在联系之中的综观。
逻辑只关注单一句子的形式分析,以及推理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
它忽视了如此语言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句子之间不是作推理,而是一种表达理解和交流功能。语言游戏的概念切中了这种语言的关注。
在语言游戏中,句子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在说出来的语言中给出来。它是处于看到的东西之外。并且对于句子的综观,恰恰基于这种看到的之外的东西。这时,就需要对于语言的使用的一种领会。语法的学习本身又是一个语言游戏。

关于自然科学对于自然现象的处理,和逻辑处理语言的比较。
自然科学对于自然现象是指出一种普遍规律,某种领域的现象对于相应科学指出的规律性的普遍遵守,无一例外。
而逻辑处理的语言,不是这样的。语言是造就出来的事情,它是人的实践行动所造就。因此,这里必定有一种就目的而言的作为理念的事情。实践的理念有别于知识中的理念,前者是事情,后者是规则本身,是概念。
逻辑处理语言时,逻辑自身不是最初的东西。实践中,逻辑总是基于事情,日常语言里,基于日常考虑的事情为需要被造就出来。逻辑在日常语言中,是受日常的事情所规定的。逻辑在规定语言的理解,但是这里逻辑只是一个通名,它没有固有的语法。在日常语言中,这处理语言的逻辑就是生活形式的领会。就是说,日常语言的语言游戏里的逻辑,是一个经验性考察的东西。逻辑的语法不是先天的固有的,而是经验的。

·弗雷格的语言分析,基于真的关注。
其对象的选择,就真而言,一方面真作为逻辑,另一方面真就是对象。
在数的对象里,数基于逻辑,看作可以单纯由逻辑所构造的东西。同时,又把算术看作分析的。
基于真的关注,概念文字阐述了推理的逻辑性。推理作为一种形式逻辑可以阐述的东西。
真和数,算术和推理,这是弗雷格的语言的合法的成果。

维的日常语言分析,着眼于语法的揭示而能作出语言游戏的综观。
而综观揭示的是经验性。

可以在是论里是者的多重含义的划分之下来看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的位置。
弗雷格着眼于作为真的是者来分析语言,得到其 数 算术 推理 方面的成果。
语言游戏则着眼于作为经验的是者来分析语言,得到其语法的考察。

图示形式分析的还是句子,而非句子之间的综观。就一个句子之内而言,图示形式合法。但是有别于弗雷格,图示形式不基于真,反而图像和事态之间基于图示形式的相等而相应,使得句子为真。真成为结果的东西。图示形式的相等是语言为真的根据。

1
客观使人包容。主观使人富于激情。

2
哲学不过通过分析揭示日常现象中为我们忽视,但是又是作为基础的。反思不造就新的东西。但是它造就人的认知。存在就是意识到的东西,就意识认知或知识的存在而言,反思造就新的东西。
通过揭示一种逻辑,我们得以有意识于自身的存在,切近事物自身。反思通过逻辑的知识带来的是存在的有意识,脱离一种无意识不自觉的存在。
带来一种选择的机会。当我无意识地在,我不具有这种如何在的选项。而逻辑的知识提供相差异的不同选项:分析一个事情,这是一个根本上经验的事情,还是根本上是一个逻辑原则的环节,又或者是一种纯粹逻辑的兴趣的探究实践,如同漫游山林而非去打猎果腹。在这种对于语境的辨析上,产生有意识的实践。

反思打开的是内省自觉的看和见。带来有意识的,自主的存在可能。

相关文章

  • 81-87读书会

    81逻辑是一门规范性科学这基于在哲学里注重概念总是具有确定的涵义,这是对于语言作一种固有语法地使用。但是日常语言中...

  • 《数学家的故事》

    81-87 好词:吝啬 严谨 逻辑 补充 顽固 沉重 隆重 卓越 赞美 讲的是:罗巴切夫司机从小家里非常贫穷,他的...

  • 说故事是一种修行

    2022.3.16 【读《故事的疗愈力量》81-87页】 叙事就是一种行动,一种治疗,它也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识...

  • 阿蕾的分享81-87

  • 读书会会员公约

    读书会名称: 读书会常用场地: 读书会老师: 我们的读书会为公益组织,为了让大家在读书会上得到最大的收获和成长,我...

  • 如何让读书会为书友们赋能?

    在谈到读书会的系统时,我们需要先认识读书会领读人/读书会促动师这个角色。 读书会促动师等同于整个读书会的灵魂,一场...

  • 让梦想心诚事享-2019梦想规划读书会

    读书会主题:人生规划&梦想清单 读书会组织者:爱马 读书会地点:番禺区星巴克 读书会时间:2019.1.12 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这几年,大大小小的各种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成长,像樊登读书会、知乎读书会、总裁读书会、新世相读书会等。对于爱读书...

  • 跳出读书会来反观读书会----读书会系统运营课Day1

    跳出读书会来反观读书会 ----读书会系统运营课Day1 顶层设计,好象很遥远。 读书会的顶层设计,这个题目足够厉...

  • 读书会(2018年6月23日)

    读书会(2018年6月23日) 昨天去参加了读书会,想来聊一聊这个组织。 对于读书会,我的个人理解如下:参加读书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87读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sy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