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词没记完
我真题没做完
模拟卷也没时间做
课程也没时间看了
翻译做的牛头不对马嘴
写作也毫无逻辑
(弱弱地问一句)还有救吗?我还有书读吗。。。。。

考前大家有各种担心都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不想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斗,最后化为虚有。但是呢,适度的紧张是可以的,过于关注和在乎,反而会影响正常发挥。
由于篇幅有限,考博英语冲刺备考全面解析系列会分为三篇来分享考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今天先跟大家讲的是第一个内容,把握考场节奏。

这部分包含两点,一个是演练真题,适应节奏;还有一个是与做题顺序有关,这个内容很多同学都关注着或关注过。
一、真题演练,适应节奏
大家手上可能都有了自己报考院校的真题资源了,当然如果没有的话,大家可以在【考博英语题库】上免费做题。做题时有时间记录,做完题会有参考答案与解析供大家参考。

做真题,最重要的目的是熟悉真题的题型安排和分值设置。
大部分院校近几年的题型基本会保持一致,因此真题实际是最值得我们信赖的资源之一。各校出题的方式都不一致,所以真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大家拿着真题,不仅仅是做做题,对下答案就完事了,还应该要做这么两件事
01
整理错题,看自己的薄弱项在哪类题型;
02
在百度搜索真题的文章,尤其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大部分院校,为了保证准确性,一般不会直接自己出题,而选用四级、六级、专四专八或雅思、托福的原题,要么也就是改编一下。
如果是组合卷,那大家也要对比下整套试题各类难度的比例程度,比如湖北省联考,其实整套试题难度适中,但其中间或出现一片来自专八的文章,它并不代表整套题的难度是与专八持平的,这个大家要清楚。
第二点是时长控制。
时长包括考试总时长与具体每道题的时长——一般考试都是3小时(20年疫情期间考试除外);
大家接触真题时,各题的题量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阅读几篇,完形多少空,翻译句子还是段落还是篇章。类型和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在每部分的时间分配,原则是,在这3小时内,需要尽量做完所有题。
有些院校本身就还是题量大的类型,比如西北工业大学(85道题),对于这类院校,大家就更需要训练自己的解题效率,正确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整套试题。
另一个是时间段适应——考试时间为上午,则上午专做英语,如果是下午则换到下午。人的身体和思维一样,都有惯性,所以大家在这段时间,都要下意识调整自己的身体和思维惯性,包括每日背单词、读英语文章,也可以尽量安排在考试时间,在职备考的同学们则应珍惜不多的周末,全身心投入进去。
二、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说完时长,再来说第二个方面,解题顺序的问题。很多同学会问到一个问题,就是真题的解题顺序应该如何确定。
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顺序分配的问题。
(一)根据题目特征与自身优劣,确定解题顺序
确定顺序,首先要了解真题特点,有什么题型,分值比例如何,还有难度分别是怎样,以及自己解决各类题型分别需要花多长时间也需要清楚。
比如单选题、完形填空题一般是很少会占用大家大量思考时间的类型,且分值比重不高,0.5-1分每题,同时还有题量比较大的特点。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单项选择就总共有40题,这类题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插空。
而阅读理解,很多院校都设置有4篇,甚至6-8篇(哈工大),分值相对比较重1-2分1题。长时间去接触大篇幅文章阅读,其实会比较耗脑力,以前大家考试应该也有过类似经历,连做4篇阅读理解下来,到最后两篇,50%纯靠蒙,这样准确率肯定就高不起来了。所以阅读理解最好是拆开做,一次只写两篇,中间可插入其他题型调节下大脑。
另外就是主观题了。主观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最头疼的题型,很多同学会说,老师,翻译和作文我完全下不了手,千头万绪在心中,就是没法变成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大家在英语应试这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其实大家需要做的还是动笔写,主观题一定要练习,可以学习下技巧分析,看看模板表达,平时看到阅读理解也会遇上议论文说明文,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的,多模仿,多练习。一开始不要追求语句精美,求能写出句子即可,简单句也同样可以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主观题的分值一般也比较重,因此做题顺序中,需要排在靠前位置,或至少保证能预留出一定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个院校和大家自己的情况都有不同,可以询问专业的老师相关解题顺序的意见。定好顺序后,复习时就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操练,以达到习惯这种顺序的程度。
(二)了解分数线制定规则,随机应变
跟顺序有关的是你报考院校的分数线制定规则,有些院校会标明英语只是合格类考试,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就曾有标:外国语为合格考试,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
对于这种不影响排名的,大家往合格线努力就行,所以做题时把自己擅长的题型先解决,可以适当放弃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题目。
也有些院校或某些老师对于英语分数比较看重,那大家在查探到这一情况时,试题需要尽力拿高分了。这就是“60分万岁”和“我要拿第一”所决定的大家的解题顺序。
(三)主观题不留白,有的放矢
最后这一点其实也是第1、2点的补充,首先主观题不留白,是因为一般比重较大;有的放矢,则是要根据试题难度,分数线设定规则,决定有些超出能力的题,或因解题效率不高,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内容。
最后,说了这么些,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解题,一要高效,二要有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