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传115式杨氏太极拳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打拳时,身形上,要塌胯。这是重庆张义敬老爷子的说词,也有称沉胯,松胯,落胯,等等,基本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先说如何塌胯。领头竖脊,立身中正,腰胯分家。腰和尾闾,腰和胯,胯和大腿,之间的大关节是灵活的,柔软的,练拳的人说是松开的,这是前提。练到最后,全身能活动的骨和骨之间的关节都要松开,谁也不妨碍谁、被谁牵绊阻碍,这是后话。练拳的时候,尤其是弓步,如果能给臀大肌—屁股敦儿最下端的承扶穴处,一个向前下方的微微的意、看不见的压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塌胯反过来可以帮助腰胯分家,但这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有两层,一层是维稳、保持身体的沉和稳,底盘的重和活,二层是能帮助气沉丹田,送到脚下,再返上来的力,就是我们发力的源泉,当然这是一瞬间、几乎同时完成的。
塌胯能帮助气沉丹田,是我最近的体悟。
四个月之前在文体中心后门练拳,在老师的“唠叨”声中,我完全尝到了松到脚下、气沉丹田的美味,意气内敛而蓬勃,神足气满,一触可发,势不可挡。就在老师旁边随便划拉俩动作,都被老师看在眼里,他说,你啊,今天怎么突然开窍了,以后就要这样练拳!
那个时候,神意是内守的,一点神在百会领着,一点神在腰间,一点神在脚下,神意笼罩全身,没有挂一漏万。身体松到无比舒适,腰在最恰当的状态,胯以下到脚、沉着安稳,双臂可有可无、灵动饱满,那时候觉得我发个劲打个人那是很轻易的,那时候神意不内敛是不可能的。虽说神意是主导,但对的动作、对的身形,对神意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
今早,练最后一段时,时间充裕,我想起了那天,以及后来的难以重复的感受。我想我的脚为什么总是要微调位置,我的下半身为什么总是气乱串、轻微晃?我的脚练得算是轻了,尽量如猫步轻软而无声息,但这样忽略了什么?我的胯沉的不够?应该是,我的意没有强调塌胯,没有强调脚下的松透沉重。就像不强调手形,就无法气到指尖末梢一样。
想起老师曾笑谈的往事。过去发人,发得再好,也总是要回手把人拉回来,似乎是不想让别人踉跄太远而受伤,然而实情很多时候是,自己脚下不稳,发了人,会随人走,拉回人,其实是为了稳定自身。功夫不够。
老师后来加强了什么,没有细说。我现在的领悟,是胯下的功夫不够。气是到了丹田,否则发不了人,但不够,也许没有强调送到脚下,但总体还是神意不满,不足以到脚下,以致造成整个下半身漂浮不定。
最后一段我稳住神,沉住气,加强了塌胯的意,气显然往丹田下端走,满了整个下腹部,没有在肚脐下徘徊,同时把意放到脚下、把脚松透扎牢,这一次,我感到了腿的沉重。练拳早期,能感受到手臂的重量,现在,终于体会到能秤自己腿的重量是个什么感觉了。
问题是,我还有点努气,仿佛出气多,进气不够。这个也许要靠站桩,以及多练拳了。
最后重点提示,如果气足,意到气就到,但不能故意用意行气,“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钢。”“气以直养而无害”,养得足,才用得了。
我练了举重若轻,现在来加强举轻若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