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5 11连阳最大启发 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可转债暴赚12%)
纪录不断地被打破,历史还在创造中。面对这个过程的最好态度,莫过于不设限地跟随观看。放眼全球,看看老美,涨的已经足以让我们怀疑人生。我们这点上涨完全不值一提。实际上的真实涨幅也就是七八个阳线,再细看个股简直惨不忍睹。除了几个白马龙头,绩优大盘蓝筹,其余就是区块链、房地产等几大题材轮番上演。自己有幸踩中了两只重仓股,华夏幸福和兴业银行。但更深一步的逻辑是看好今年的二线蓝筹,底色基调则是个股绝对价值和行业相对龙头的低估。
整个周末最热的依旧是风口浪尖的区块链,消息偏空。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谁的第一反应都是害怕远离。更别提,保守稳定为主的政府主流。多地严查,上市公司也纷纷发表澄清声名。至于板块内部,细分太多,杠把子的不好找。被特停的易见股份是一字板,最坚决,但没有参与机会;换手充分的三板科蓝软件,倒是大概率还会反复;剩下的安妮股份、新晨科技、恒银金融、壹桥股份、爱康科技都被不同风格的资金看好。自己对这个板块有兴趣,但还没有目标,在等待中。
今天房地产板块的真正老大,泰禾集团复盘。其被临时停盘的原因则是涉及区块链方面的信息。所以这只个股叠加了更多的期许,值得参与一下。当然,2017年业绩一般般。综合来看,计划开盘搞一稿,第一步先是两万,最少三天时间。应该充分吸收上周荣安地产小利就跑的教训,结果错失了后面20%+的巨大涨幅。计划就是如此,接下来就看市场怎么走。盘中的应对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波动,至多三天后考虑止损出局。
前段时间,可转债大量破发,中签率齐高。自己选择性地申购了一些。最后中了八只,有两只是40和20。周五宁波银行可转债上市交易,12%止盈,挣了顿饭钱。这周其他七只陆陆续续地都开始上市交易,看情况应该不会太差。首先是当初自己申购时已经做了一遍排雷工作,其次是当下市场氛围还不错,最后即使破发也影响不大,资金都是一千居多。
周末把《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看完了,第二遍。上次大概是在读研期间。最大感受,天赋极重要。每个人有空时,还是应该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自己。然后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来得的效率和效果会更加令人满意。鉴于时间的复利效应,越早做这个功课越好。并且没有早晚之别,只要开始了,一生受益无穷。至于从这本书中学到的股票方面的知识则不如态度理念方面的多。一是市场和时代的差别太大,二是纯粹投机的风格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有冲突。但这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和作者在股票市场的地位。
另外,看了两本闲书《极简主义》和《野性的呼唤》。两本都是十万字以下的薄书,两三个小时足够消化。都是之前买书时顺带买的,目的是调节脑子(老看股票书),丰富阅读体验。前者偏工作和生活方法,后者则是自己文学爱好的延续。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本科时看过他的《海狼》。近几年没怎么看关于狼的书了,想当年整个图书馆的狼书籍都被自己扫荡。这本书和极简主义,读完后都觉得可以算是必读书。一个是为了轻松地过日子,另一个则是可以让人活得更有味道。所谓的内外兼修,才是完整的人,才能获得完整的人生。
2018.1.16冰火两重天,蓝筹、泰禾、区块链(昨天滑雪记一笔哈)
大盘终于终止了11连阳,形式是大盘股依然不断创新高,中小创则跌得稀里哗啦,各种惨叫不绝于耳。指数方面沪深300基本平盘报收,创业板则暴跌3%,还创了新低。从中证1000来看,又要考验7000点位置。这已是上轮牛市后的第八次,按历史规律,墨迹到如此程度,跌破是不可避免的。但深度有限,很可能作为中枢,是以后的重要参考。总之,想赚钱还得是与大蓝筹共舞,更简单一些,就是反复提到的那几个股票,例如平安、格力、银行、茅台等。
贵州茅台早盘股价新高799.06元,上破万亿市值大关。按照股市交易规则,最小交易单位是一手,即100股。参与茅台的机会门槛,意味着股票账户中至少要有80000元。
与之相对,如果十分想上车大蓝筹,其实还有更好选择,中国平安。一个隶属白酒、一个是保险。两者都是长期绩优,万亿市值,世人皆知。但两者的市盈率却差了整整一倍。股价更是十倍(平安最新报价77.65元),对于资金门槛降低不少。近期平安还面临着旗下陆金所的港股IPO,三个月上市,股权占比最大且接近一半,所以估值有待重估。但昨日跳空高开高走,大涨4.35%,短期有调整回封缺口的需求。
航电转债,今天上市,没破发。挣了两个半点跑了,由于是20股2000元,盈利共计47.4元。人生第二次可转债成功交易,相比上次的12%少很多,但没破发就是好的。至于接下来的铁汉和万信可转债,就并不乐观,破发概率大。到时看情况处理。拿着,或者割肉。具体看看行家分析,判断一下估值情况。
昨天开盘时打板复牌的地产龙头泰禾集团,在大盘调整、地产板块严重分化的背景下,全天封住,明日可期。计划周三再看,留一天。先是按照暴跌次日公式,第二天较为安全,第三天会有上冲。但恋战是大忌,最多三天。因为高位股很可能面临补跌。后期还有做波段的计划。另外有一只同板块的,今天复盘,也在关注行列,中南建设。这条主线,是放在全年来做的。兵力大概就是这些,华夏幸福重仓长持不动;广宇发展、泰禾集团、中南建设三个作为辅助支撑。
昨天房地产方面又有消息,国家适度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政府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房地产迎来一波利好,今天可以看盘面市场反应。叠加深圳边界线释放,很可能的新龙头会从深圳地界冒出来。
至于区块链,一直带留意观察。第二波的概率很高,昨天跌停位入了一万的壹桥股份,估计这两天会被埋。计划等等先看看,如果盘中翻红就先出来;继续下跌,等企稳在补一万,等第二波反弹做T。被深套的概率不大,耐心一点就好。该板块的龙头易见股份今日也复盘,可以看看动静。至于科蓝软件和新晨科技都是四连扳、第二梯队,随时有可能取代大哥,再带动一波行情。
昨天第一次滑雪,在工会的组织下,和同事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下午。有些经验可以记录一下,给那些还没滑过、但很想玩一下的人一点建议。第一是别怕摔,放松一些。摔过几次就会滑了,没多难。关键是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大胆地滑起来;第二是慢慢地体会其中的要领,重心往前放、低一些。速度先慢点,控制好,脚型以内八字为主,用双脚双腿的力量去调整;第三享受呼啸而过的感觉,从高处望向远方,朝着心的方向飞出去。最刺激的可能还是熟悉之后的技巧叠加,小飞坡的离心感、方向的任意把控、中级道的快速度等。
此外,还想多说一句,对集体的思考和感谢。每个人都是需要集体的,尽管大部分时候它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它比每个人都大都老,有一套历史传承。自己会按照各方面的要求,去调整变化,适应这个时代,为集体中的每个人更好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会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很多温暖传递的主要力量。通过这样那样的活动,集体可以聚集起工作中平时接触较少的同事,创造交流的机会,也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也是自己坚持记录村官点滴的初衷之一,它是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滑雪是,之前的国家大剧院观影、军博和砥砺前行参观、迷你马拉松、香草乐园健步走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感受其中的暖意和美丽,也感知祖国越来越好的方方面面。
2018.1.17七成仓一天暴赚4% 四支股为何如此厉害?(昨晚跑第十公里刷到4’12)
当下行情三剑客,地产、区块链、次新。第一位的有低估支撑,走得会远一些;后两者多是炒作,随着监管趋严,很可能见光死。大的方面如此,具体操作则千变万化,看个人能力风格来把握。
第一,房地产板块大涨6%。龙头万科A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市值第一房地产企业。战略投资家宝能姚老板暴赚600多亿,羡煞他人。妖王泰禾集团复牌第二天,二连板。本人前天排板成功,昨天早盘九个点止盈出局。大账户清仓杂毛(新华医疗、陕国投A),换入昨天复牌的中南建设(叠加区块链概念,值得期待)。午后一波拉升,封死涨停。加上持有的华夏幸福大涨近9%,广宇发展涨3%,账户整体单日上涨4%。至于地产板块的格局,还是以保万金绿为主,自己都没持有,算是剑走偏锋。大账户的四支股,分别是四万的华夏(近9%)和中南(涨停),三万的广宇(3%)和中概互联(0.7%)。
第二,次新代表,本轮行情总龙头贵州燃气又是五连扳,再次特停。创造了17天13板的神话,堪比妖股特力A。历史又在上演,精彩程度不输过往。接下来,看上两支石化概念股。一个是两板的川恒股份(据说近来贵州出妖股,飞上了天破万亿的贵州茅台不说了,还有前面提到的贵州燃气),另一个是三板的晶华新材,可能走妖。计划今天挂开盘价,各两万。
第三,区块链一哥,易见股份昨天复盘,又是一字封涨停,昨晚又被停牌。自己昨天挂涨停挂晚了点,没被扫进去。但现在来看,也好。毕竟特停之后的环境还真不好说,存在不确定性。但反观几乎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近来却跌得很凶。总结起来,区块链股票可玩,数字货币就算了,波动大,非一般人小心脏能够承受。即便是区块链股票,近来分化也是十分严重。上面一直施压,下面各种朦胧表述,股价则多有波动,存在大量机会和风险。
长线价值股方面,金融三兄弟为主。银行还是兴业重仓不动,一年为限。保险和证券则想再补充一下。目前将中国平安列入观察对象。若能回调到前低附近(70左右),会入手一些。至于证券,则处于心痒痒阶段,看戏为主。心仪的有两支,中信和华泰。昨天尾盘券商的拉升,还是有一定意味的。令人不禁遐想,市场整体转暖?
乐视网复牌,一张免费的电影票送来。预估两周内开演,极端13个跌停,好一些10个。同样是资本市场运作,姚大哥豪赚600亿,这边孙宏斌、张建平则是血亏。真是不能比啊。我们能做的一是多学学教训,尽量避免在自己身上发生;二是模仿别人的成功之道,给自己的胜利增加必要的概率。
兴全合宜基金一天销售300亿,要么是疯狂大牛市前夜,要么是牛市顶点。但理性分析一下可知,这一信号的直接含义是大量散户看到蓝筹白马的赚钱行情,在股票方面下不了手,所以退而求其次,买基金。综合来看,对当下行情的延续有助力作用。行话讲,新韭菜入场了,老韭菜要坚持住~
昨晚十公里跑,最后一公里刷到4分12秒。哇哈哈。
2018.1.18混乱时刻 休养生息(party&《无问西东》附旧文四篇,陈寅恪、顾准)
隔壁的香港恒生指数,时隔十年,突破2007年高点,创下历史新高,可喜可贺。对A股的影响偏正面。再结合热闹一时的公募基金一天筹集300亿的利好,还有上周新开户数由前值17.84万提高到26.64万,概率上来看,上涨动能更强。这就是大局观,将核心逻辑和蛛丝马迹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景。为未来指引方向,给自己的操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昨日上午创业板和上证50走势完全相反,可谓分歧巨大。权重在中信的涨停冲击带领下,一度大涨2%多;创业板则接连杀跌后,开始反弹。两者最后都是微涨报收,基本合于一处。从K线形态上来看,两者都留下了长影线,创业板是金针探底,上证50是仙人指路。但大趋势一个看跌,一个看涨。所以引发的策略还是白马等回调上车,小盘股不碰为好。
热点方面,由于券商和银行的抽血效应,使得区块链和地产大幅调整。次新则跌停与涨停都很多,分化严重。总结起来,乱,不好挣钱。倒是拿着白马赚慢钱,比较划算。趋势在,心便安。细细分析,区块链在监管的多次打击下,或许得大调整。而后该是第二波,届时可以锁仓龙头。至于地产似乎雷同,但确定性更强,业绩支撑,行业转暖,基本面过硬,持续性更佳。所以借此调整是上车介入好时机,当珍惜把握,不要错过。
剩下的次新则复杂一些,追板在当下看来不是明智选择。低位潜伏肯定有机会,但很大程度上是个概率问题。大亏可能性不大,至于能否起势就真不好说。当然,次新的主要特征是弹性强,瞬间秒板是常事。与之对应,跌停也不稀罕,随时招呼。具体看个人操作风格。一般人还是很难适应。加之,个股标的多没有长时间的财务数据,难以找到更根本的确定性,所以被套风险也十分巨大。一句话,还是远离为好。
接下来的主要计划,还是继续锁仓银行和地产。具体标的,反复提到,兴业银行、华夏幸福、中南建设、广宇发展、中概互联。后期关注标的主要集中在保险的中国平安。第一回调位先看70元,到时候先无脑买入两万,压压箱底。至于这两天走出底部的券商,由于存在一定分歧,暂时观察,并未有动手想法。但中信为首的龙头,走出了漂亮的上升趋势不得不承认,也许预示着股市的行情不远了。
昨天提到的三大主流,分别可以对应相关标的,体会市场温度。区块链的易见股份、科蓝软件;房地产的泰禾集团;次新的贵州燃气。除了房地产的一致性较好外,其余都十分复杂,具有冰火属性,十分难把握,多看为好。停牌的则休息,待其复牌时看盘面反应。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确定性强的机会。尽量克服想动手的坏毛病。将仓位控制看作是一种美德,留给自己足够的弹性空间,可以辗转腾挪于市场给予的更好机会。
Ps:昨晚培培过生日,一起吃东西;而后看了电影《无问西东》。
先说说生日。被很多人忘记,尤其是大老爷们。当然还有许多生活的马虎者。它是母难日,是寿星的出生日期,意义重大。就其本人而言,可以说没有比这个更重大的了。所以,能够记住别人的生日,并提前准备生日礼物是一种美德。在我的价值观里,家人的生日必须要记得,并主动承担起张罗准备的任务,让那一天变得稍稍不同一些。礼物一定要用心,不在价格,在付出多少时间,最好有自己的劳动创造在里面。
这些观点,以及为之而做的行动,都是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到悟到的。其中有身边朋友的影响,也有读书带来的帮助。这里就很想提一本书,《付出的力量》。两年前读的,书中记录了作者因为每天坚持送别人礼物而发生的奇迹般的改变,以至于后来影响了一大批人,进而成立了跨越国界的圈子。自己在送礼物方面的意识,回顾起来很可能就是那时埋下的种子。
然后是《无问西东》。核心是西南联大的那一批人才,围绕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交叉上演。时间跨度近百年,涉及到的人更是代表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作为一个文科生,不能不说,联想到许多过去读过的书,还有老师讲过的话,以及两者交集起来的两个人。它们是陈寅恪和顾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近代大家里,他俩是我精神领域的导师。伴随着理性的认知过程,最后抵达了近乎宗教般的信服,并深深植根于内心深处。
能够与两位大师相识,又不得不感谢读研期间的老师,雷永生和周枫。我想随着岁月的洗涤,那三年最后留下来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这样四个人和一堆书。观影时,和之后至此的时间,脑海又开始了无法止歇的翻涌。尽管,我还是会挤出四五个小时把该读的该写的完成,但最后还是不能把精神成长的这部分丢下。遂翻阅旧文,让那思绪继续,回到历史深处,靠近着自己的所在。
附1 读后回想——《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2013.11.27
虽然一直在读书,读各种各样自己感兴趣的好书,但读后感的确是许久未写,也许是没有老师留作业的硬性要求后,受人性中惰性的影响而懈于动笔,也许是自己动笔的欲望未达到那个临界点,也许是在等待这本书——《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但是,不管怎样,读完书,写写读后感还是挺好的,别的不说,起码可以在写的过程中,再回忆一遍书中的点滴,从而加深对书的理解,这样读书就会更有意义一些,也能让书中的思想更久地在脑中回荡,更长时间地享受其中的美好。
下面,想先叙述一下读这本书的缘起,它因为一个人,我的研究生导师。在人对的情况下,我相信书也是错不了的,所以就极有耐心地一字一字地看完了整本书。记得那是在第一次导师与学生的单独座谈中,他向我们推荐了15本书,并把书目发至我们三位同学的邮箱。我在查收完邮件后,即刻从网上把能找到的电子版收集了起来,然后又去图书馆“按图索骥”,可惜的是,只找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本可借,所以就只好先看纸质版的《陈》,当然同期还在用手机阅读《古典之殇》(早于《陈》看完)和《上学记》。
闲话少叙,现在希望通过写一下《陈》的读后感来与陈寅恪进行一次对话。首先很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陈先生,或者说,一谈起陈先生我最先想到的一句话,那便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陆键东也把这句话单独放在了书的第一页,而且是陈先生的亲笔手迹。在整本书中,各种语言的叙述似乎就是对这句话在进行阐释。
由书名我们可以得知,作者主要记叙了陈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即1949-1969,可以说,作者对时间的截取是煞费苦心的,这是一段我们不该忘记的时间,同样也是一段不好写的历史,要写一位传奇如陈这般学人的这段历史,更是难上加难,而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事件的严谨描述,对人情冷暖的细微刻画,对书稿资料的整理引用,无不令晚辈读者钦佩之至,这仿佛是陈之思想与精神活化、延续、光大。
在16天的阅读中,我有意地控制着节奏,不想很快地读完它,想慢慢地体会陈的孤独与快乐,希望借时间的力量使我辈与陈的内心世界能够靠得稍近一些。
陈首先地作为一名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历史学家,他从未远去,只因生命的厚重使得时光于他而停滞并延长,等待着我等后辈,来体会、来感受、来敬仰、来学习、来交谈、来对话。或许,真正懂得历史的人,才可以称为历史学者,而陈真正的是一位历史学家,因为他用自己对历史的懂来体味历史之珍贵,并深知历史之不再重过来,且传承历史之精髓与华丽。所以,能读到此书,于短短一生,实在万幸,幸运之至,幸福之至。
当然,在无限厚重的历史之基上,陈还是一位文化大师,《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著作蕴含着文化大师所该有的意义。首先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凭借,几乎没有无语言的文化,而陈竟然精通十几种语言,着实令人难以想象。想想我们学一门英语都各种不堪,由此也可见大师之异于常人也超于常人之处。我想,一个人会很多门外语,固然和成长经历环境有关,但若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学并且学来要用,则断难达到精通,就更不用说去研究那种语言中深厚的文化。而陈就这样默默地做了,虽孤独,少有人能体会他投心其中的快乐,但他还是默默做了。另外,陈在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文化的灵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现在回想,这不也正是陈秉持一生、阐释一生的吗?甚至达到某种契合,文化的灵魂正是他的灵魂,在文化大革命及之前的运动中体现得格外真切。在那种真正考验学者的关键时期,他坚持了自己,与心相随,扛过了疾风暴雨,即便生命逝去,但精神与思想却穿过云雾,看见了阳光的明媚,直抵旭日升起的无线宽广的地平线。他是历史的信仰者,所以一时的艰难困苦、折磨考验,只会使信仰更加坚定,使信仰者更加坚定地走完一生,纵然有些孤独,但那更是大独立、真自由。
吾辈羡之、往之、追之,不谢于这一脉的传承,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读过的书的人,不辜负自己所想的真实想法,切切实实地继续人生的道路。
附2 那段历史——《Morning Sun》观后记2014.5.22
那段历史,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历史是门很好的课程,能够教给我们许多东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任何进步无不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之上的。历史之于人,如土地般贵重,必须珍视。所以,一个在现代存活的中国人,如果想要思考些什么,那段历史是极佳的材料。那段历史是十年文革,与我们间隔了近四十年,却从未远去。
就在今天,观看《Morning Sun》,边看边想。影片很好看,有《东方红》,有《牛虻》。影片因音乐和文学变得有力,但最震撼人心的还是事实。事实是残忍的,是事后很久很久人们都不敢不愿不忍重提的。作为二十多岁的青年,没有切身的体会,似乎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的确,经历怎样的事情才能够理解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我不知道。还是想写点什么,为了自己的头脑,它是想思考的,它有着精神的趋向,它总会不安分于表象的世界。似乎是,往里挖掘才能稍稍安分,始终着迷于历史深处的秘密。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上下五千年,其中很长的一部分是封建史。尽管十年文革那段历史是在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发生的,但封建的底色背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的。封建两字蕴含的力量因为时间的长久而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之中,他们包括平民百姓,更包括着老百姓之上的官员,以致最高的一号人物。到底“封建”意味着什么?不好回答!借用鲁迅的观点,里面该是有民族劣根性的,对上而言,集权,对下而言,奴性。十年文革也许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作怪,酿造了的20世纪人类三大灾难之一——十年文革。
我们应该反思!有必要反思!必须反思!现代是开放的,交通、科技、互联网把世界连成了一体。我们不可能再闭锁,不可能再“封建”,真正是到了学习的时代,那就让我们从反思开始。反思得有个核心,否则很容易乱了方寸。我觉得,人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我看到刘少奇的遭遇及其妻女的反应后,自我质问:人性何在?真是无法理解,既荒诞又残忍,像是在挑战我们的情感极限和道德底线,又像是想看看我们的脑神经有多么强大,实在超出了我的人生经验范畴,顿时有了茫然无所顾的空落,无以凭借,手足无措。只能听见,良心的跳动,带着颤栗。并不仅仅是因为缺乏勇气而害怕,着实是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怀疑,它怎么啦?
小小的个体注定了是不能全解其中因由的,为以后做些反思总还是要的。可是,该反思什么呢?或许,有很多,人类灾难、国家命运、政治制度、民主自由、知识文化、人性品格,等等。或许,就顺着良心往下想,我想到了独立、自由。有时候,我们不该欺骗自己,不该欺骗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时候,我们却把自己内心最真的东西拿来批判,搞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了确信,才好在大风大浪的“洗礼”中,有个方向可以前往。否则,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今日红卫兵,明日反红卫兵,只能是被漩涡淹没,被暴风卷走,只能是做个类似螺丝钉的工具,却忘却了最宝贵的主体精神。
衷心希望通过反思,能够产生反省的效果,能够让那段历史真正地成为历史,不在重来。或者至少是,革命少些,改革多些。
附3 正义——读《燃灯者》2013.12.20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是一个并不简单的人,他与作者亦师亦友、亦朋亦徒。这个并不简单的人是辅成先生,一位诞生于辛亥革命那年的高寿仁者,于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二日驾鹤远行,其间经历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包括本书作者为他而写的《燃灯者》。
尽管主人公生于一九一一年,但故事开始于一九七五年,这也就是作者与辅成先生相遇的时间,两者因哲学结缘,并且是很纯粹的古希腊哲学,当然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开头使我产生了似梦非幻的同感,这不也正是我现在的状况吗,因考研而可以天天与哲学厮磨度日。由于跨专业,所以一切都是崭新的,如同作者接触到真正的哲学时的感觉。蹊跷中的蹊跷是,自己报考的是伦理学,而后调剂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对很多内容既熟悉而亲切,又想再作一番探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故事发生的地点,那正是北京,而我也是在离开北京近十年之后,因上学从遥远的岭南粤地回到了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北国首都。北大、王府井、动物园、德胜门,多么熟知的地名啊,就在身边,很有一种冲动,站在那些地方回忆书中记录的往昔与曾经。
接下来,便是师生二人的相识相知、交流探讨,其中必然是一个扮演燃着的明灯,另一个则做等待照亮的黑暗。时间地点在变,两者间的这种交流却不曾因岁月而蹉跎,或是各色餐馆,或是等车间隙,或是越洋电话,或是纸笔书信。
其中,有很多于我意义极为重大的内容,比如学习哲学的方法途径,需要阅读的重要书目,学问与精神之间的关系,甚至有许多新鲜而深刻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随着琢磨了解,也越加的震撼心灵。
比如,“先生说,一等的天才搞文学,把哲学也讲透了,像莎士比亚、歌德、席勒。二等的天才直接搞哲学,像康德、黑格尔,年轻时也作诗,做不成只得回到概念里。三等的天才只写小说,像福楼拜。”由于小时候家里有许多书,闲来无事会去翻阅,以致后来走了文科的路,本科读汉语言文学。还记得初中时把莎士比亚的几大悲剧一口气读完,那种爽快的感觉至今难以忘记,虽不明其中的精华道理,但知道那的确是好书。读小说对我来讲,更是人生一大消遣快事,沉醉其中,用自己的感情去体味书中的故事,进入另一个世界,忘却现实中的种种,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着现存现象之后的东西。而今,也就是昨日,在《燃灯者》中看到大量与文学相关的观点见解,很耐咀嚼思考,在以后的阅读感悟中真正可以作为一种指向性的真理来探求、验证、传承、广大。
再如,“我读了一辈子康德的伦理学,精义是什么?是‘批判精神’,其实批判精神只是康德哲学的工具,康的哲学的中心是‘人是目的’。”说来也是缘分,本来考研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对哲学感兴趣,就在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选择,加上向来喜欢独自思考决定,而且大三正在读着一些与管理哲学相关的书籍,就先选了人大的管理哲学,自学一个学期。后因各种难以跨越的难度,果断放弃,用最后的两个月攻克伦理学。之所以后来选择了伦理学,也许是源自生命里的本源要求,回顾成长经历,所想所思所求所索不也大多和死亡、道德、正义、幸福密切相关。同时,在文学中有一种极为认同的观点,文学就是人学,这恰恰与伦理学也是契合的。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调剂至马哲专业,但仍未放弃对伦理学、道德哲学,或心灵、生命、生活等相关书籍的阅读学习。可能也是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会沉浸于其中,会发现许多乐趣,会感觉到活着的一点意义。
还如,“我在学哭,也在学笑。但苦笑都学得不好。我羡慕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的笑,羡慕达•芬奇所画《蒙娜丽莎》的超善恶的笑,同时也向往托尔斯泰听完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读完法国波埃西的《自愿奴隶论》后的哭。我要学他们,怎么也学不到,不过我仍要苦笑。”一位大师,学什么不好,要去学哭与笑,很是让人费解。但其中必有什么值得去想一想,甚至在明白之后,也该去虚心地学一学。抛开哭笑,仅就其中提到的大家名字与经典作品来说,我们不能不去学习。也许哭笑是其中的精髓,是需要沉寂与积淀后的境界才可体会。就像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会伴随着响亮的啼哭,而离开人世则多含笑。回想自己过去的哭与笑,除去小时候,哭很少,笑倒是随兴而来。记得本科时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泪》,前不久翻阅,上面记叙,自己在长大后仅有三次流泪。每次都刻骨铭心,但多是由自己而发,缺少人类、自然的大情怀。当然自己的小悲伤,也注定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只希望随着阅读思考及社会实践,自己可以成长,伸张生命的权力意志。最后离开时,可以对自己讲,没枉费那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更多的精彩,还是得自己亲历,尤其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最是难以忘怀。书不是很长,十万字,昨天一天看完。其它事也没耽误,盯盘看股,吃饭小憩,散步遐想,健身篮球,做题备考,但要说昨天有什么能够不让我忘记,就是这本书了。可能,许久之后再来回忆这段时间,这本书,我想还是会留在脑海中。
感谢赵越胜,通过他的笔端,我了解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和并不简单的辅成先生,起初是兴致勃勃,而后是凝神思索,再到后来,唏嘘感叹,读至先生离世,不禁热泪盈眶,那一刻,噙着眼泪,似乎懂得了先生,他的一生正是正义二字。正义两个字蕴含于这些话中:“人,如果不是语出自丹田,谁愿老是听你只是喉管发出的声音,或者重复他人讲过的废话。”“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大人物只关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却没人管。”“这个世界可爱吗?你真的爱过它吗?”这些该是辅成先生所燃的灯吧,愿它指引,向前迈进!
附4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2014.10.14
2014年的十一,我们的祖国迎来了六十五大寿,恭贺佳节之际,如何度过假期也早早地提上了个人的议事日程。在最终拥抱七天空闲的时候,我果断地选择了陪陪家人、多读点书、做个兼职,来代替出游远行。如此一来,虽然压迫了旅行的强烈愿望,却也省却了不必要的同样可想而知的可怕拥堵。相反地,能够享受一下北京少有的道路畅通,既节约时间,心情还很舒畅。
忆及所读书目,结束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开启了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和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所幸时间充裕,宿舍清静,顾准的书刚好看完。现在就写写读后感,一是为祖国送上晚到的祝寿,二是祭奠顾先生和他的思想。
头好起,有个真实的想法,并把握住了,便可以下笔。接下来,就得构思、酝酿、铺就。此文不好写,正如读《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时,对其惊讶、敬佩、叹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那宏大、深邃、隽永非此时我辈所能完全理解。犹豫再三,还是动笔吧,以为此后自我批判增添素材。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一种缘分,从来到中青上学,遇到雷老师,进而获知顾准及其著作,并坚定了阅读之心;到仿佛踏入了某种神圣的殿堂,那里装载着满屋子的知识、文化、智慧,散发着进步、向上、蓬勃的清香气息。这缘分,扩大而言,若是命运、国运、心怀家国之命运。一如顾准本人的传奇经历:少年(12岁)学会计,19岁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4年;后加入共产党,踏上仕途,曾官至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等职位;再从1952年至1974病逝,艰难坎坷,历尽折磨,也在思想上焕发了新的生命。
顾准的才华,从年少时就展露无疑,十六岁便能够上讲台讲课,尽管是会计领域,但也表现出他非凡的天赋。纵观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多是少时聪慧、天赋异禀、超出常人。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不无基因、先天遗传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当然还有另外的环境背景、历史机遇以及与个人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灾难,是另一种救赎;重生,在死之后犹生。当个人的追求与国家、与社会、与人类相联系时,其追求就变得并不简单。国家社会人类是漫长历史的凝聚,而历史中又包含着足够长的时间,那时间便是重生力量的来源。顾准就是从这浩淼的历史之中汲取,会计学、数学、形式逻辑、哲学、经济、政治、文化,中西贯通,几乎无所不包;希腊文明、孔孟老庄、史官文化、威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大量的阅读,不知疲倦。劳改虽然使他的身躯弯下来了,但精神却站立地更加挺拔。也许,人的头脑是需要低垂的,一如累累硕果的向日葵。物质、食睡、身体,在我们追求某种精神的时候都是多余的,再强的体力劳作又能怎样!过去决定了现在,历史告诉了未来。勇敢的精神积淀出我们的信仰,那源自对某些东西的坚定认识,而这一方面是方便通达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积淀。前者是工具,后者才是源头。只要深刻地理解了现存的不合理,也就预见了将来的走向。关键是,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这种独立深刻犀利的思考实属绝无仅有的壮举;话说回来,也许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人物,他们的文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读书若想提高自己,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自我发问并思考解答。由此,我自问了三个问题,试图回答。在每晚从图书馆出来后,独自散步思索;在八达岭长城眺望雾气中的红叶时,聚精凝神感应;在篮球比赛的奔跑途中,也渴望再有什么灵感降临脑中••••••如此这般,积淀、抒发、记录在下。
其一,一个人怎样在特殊时期创造超越本时代的思想,对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见?首先地,硬性条件是不得不说的,没有这个基础,剩下的修习、长进、超越会是极低概率的撞运气。纵观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者,不是家庭基因无比优良、天资聪颖、少年成才,便是从青少年时期便经历了常人所无法承受、不敢想象、未曾经历的诸般苦难。而顾准这个人,便可算是天才之辈,自幼的会计才能便展露无遗。另外,似乎命运格外无情,也仿佛上苍对他情有独钟,把许多的灾难降临在他的身上,从身体的折磨、亲情的蹂躏到头脑精神意志的摧残,无不加诸其上,进行全方位的考验。由此再进一步,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很多很多天资很好的人便是死在了这一环节,随波逐流,淹没在人海之中。它便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也许是出于对无趣的反抗,或许仅仅被知识的奥妙所吸引,但就是要一投入便无法自拔、深深地献身其中。这一方面表现在顾准的身上,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在身体极度不适还要完成繁重劳动的情况下,保持着大量的阅读与深邃的思考。其速度可以达到每两天一本,这是非人类的速度,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当代三代知识分子崇拜的偶想。最后的最后,其实就很简单了,那就交给最为言说不尽的时间,以及机缘巧合。量的积累会造就许多奇迹,顾准的思想能够从那个不寻常的年代流传下来,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发现者的坚持与功劳(首次出版经历18年的曲折),更可以说是思想本身的生命在发挥作用,那是超越时代、超越人种的全人类财富,自然能够得到有良心的人们的眷顾。
其二,一个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够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让后人持久地从中获益?我想说的是一种忘记,彻根彻底地忘记,从忘记自己的身体,忘记欲望,忘记物质,甚至忘记自己的生命。最后,它表现为一种大义凛然,一种可以让整个人类纪念的忘记,一种大地崩于前而面不变色、心不跳的视死如归精神。仿佛,只有当时的那一个人是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并且笃定地认为,丝毫不受及至整个时代的不同声音所影响。这忘记是对历史的大理解,只有对它的深厚过去有细致入微的品味与琢磨,才能够明白它的现状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而谈及无人不在畅想的未来,在通达过去的人眼中,就无需多说什么,只因为那些已经全部蕴含在了当下的每一刻之中。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迷,让一代代的人在里面绕圈圈,寻找着出路,也被出路寻找着。好在我们之中有了顾准之辈,为我们燃起了一盏灯,指明了一条路。他用自己的血、头脑和心,为一个国家的人们在浩瀚的历史之中孤寂地遨游,不仅有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文明,还有远在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异域智慧。他耐心地、也是飞速地从所能找到的书籍之中凝聚着时间的力量,从过往的一切人类精髓中汲取解现代之渴的甘露,从被别人当作谋生的所有行当中涉猎可资勘查中国病理的良方。这样的人,不被历史所记住,才是历史开的玩笑。而那些开历史倒车的人们,终究不过是显赫一时,终究如过眼云烟,终究会被埋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其三,一个人的生命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说是永远不会终结,反而得到了无限的生长?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问题,也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宏观课题。往小了说,你沉醉在此时此刻,浑浑噩噩,消磨时日,并不会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反而有时可能觉得人生还是挺漫长的,仿佛不会有死亡到来的那一天。往大了说,从天文学角度而言是无边无界、无远弗届的,再加入光年的概念,与整个宇宙相比,一个百岁老人的一生,该怎么形容呢,弹指一瞬也还是太长,只能用“忽略不计”来形容。要想生命不被终结看来生理意义上的追求是愚蠢的,转而在精神领域下一番功夫倒是很值得尝试。顾准就是此种的模范,他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着实超越了人性、本能和潜意识等,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对于个人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降生于世,生命便伴随我们一生,它并不是让我们来吃点好吃的、天天睡懒觉、想方设法地享乐,除此而外,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该有独特意义的、不可复制的、应当在人类或者说地球生命的长河里占据一席之地的。否则,活与不活,貌似也没有什么区别。当且仅当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之后,才会明晓生命应当是最该被珍惜的,但同时也是最能舍弃的。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就是那么一拼命、极勇敢地从心里放下自己的生命,便会产生奇迹。往往就是这些时刻,我们的人生才会有转折。在我看来,顾准的华丽转身正是在遭受政治灾难之后的身心折磨和与之相继的生命觉醒。
斯人已逝,我辈感怀,愿身体安息,灵魂畅游。
附5 导师周枫推荐书目2013.11.27
研究生导师周枫,推荐的书。能买到的都买了并读了,没有的就从图书馆借阅。剩下没找到没读的大概四五本,以后遇到再读。
先给你们推荐这些书籍。可先在网上查看介绍,有所了解后再去图书馆寻找或决定购买。
1.赵越胜:《燃灯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2.何兆武:《上学记》,三联书店
3.高尔泰:《寻找家园》,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4.王开岭:《古典之殇》,山西出版集团
5.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山西出版集团
6.筱敏:《成年礼》,鹭江出版社
7.筱敏:《捕蝶者》,广东省出版集团
8.筱敏:《幸存者手记》,花城出版社
9.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林贤治:《旷代的忧伤》,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11.野夫:《乡关何处》,中信出版社
12.王强:《读书毁了我》,中信出版社
13.丁学良:《我读天下无字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14.杨显惠:《夹边沟记事》,广东省出版集团
15.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
2018.1.19 两个套利机会 一条市场主线(关了半年的万方发展出来了)
先说两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在这个市场上混,先把那些最简单最稳定的部分做好,而后再最求更高的,才是正确的顺序。
一是,乐视网即将上市的套利机会。市面上持有乐视网最多的基金是华安创业板50分级,8%多一点,套利空间大概3-7%。主要看开板时间,基金下调价在4元不到,实际应该到不了。只要开板时间越早收益越高。
二是,常规性套利。常熟可转债今天记得申购,有肉吃。破发概率基本没有,大胆申。
然后,再来看看市场行情主线,无疑是估值修复。机构加码低PE,绩优低估二三线,细分领域龙头都是挖掘方向。典型例子是市值最大的工行和建行创了新高,是自2007年大牛市的新高,算是跟上了隔壁香港恒生指数的节奏。剩下的长期看好银行地产保险等,比肩美国的市盈率估值还有一倍上涨空间。
个股其实非常好找,每日交易额最多的前二十基本够用。当然,目前上证50连续15个阳线,有调整需求。即使仅仅看银行板块,当下乖离率过高,随时向下走一波。所以等20日线,再入不迟。如果懒得选股,还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式躺着赚钱,买沪深300指数即可。
短线观察标的,因为宇宙总龙头贵州燃气被关小黑屋,本应是房地产龙头泰禾集团顶上位的,但现在华森制药大有超越之势。而它的属性中,次新是最显著的。这也是银行、券商、中字头、低PE等吸走大量资金之后的,市场的必然发展方向。次新+将会延续大量机会。
另外,还有有涨停也有跌停的区块链。在监管的蹂躏下,依旧顽强地活着。第二波的概率极大,要搞还是龙头。易见股份复牌,能否连续五连扳,就看今日表现。停牌期间,科蓝软件等都有调整。若能被复牌的易见股份带起来,很可能又是一波。
2017年GDP,6.9%。七年来,首次提速。加上前两的单日300亿公募基金和新增开户数新高等消息,为可能的大牛市铺垫了好的基调,也让人多了一些遐想。
今天没有交易计划。等待地产的调整,会低吸一些。标的还是现在持有的华夏幸福、中南建设、广宇发展三支。另外,耐心等待中国平安回调70元。昨天上冲80,创历史新高。大有一骑绝尘妃子笑的气魄。如果真那样,那就远远地看着就好。从技术上来看,前高有压力。有两种可能走势,一是先调下来蓄势;二是直接过,然后在回踩支撑进行确认。目前来看,蠢蠢欲动。
昨天被关了半年多的万方发展终于复牌,持有四万多,开启数板模式,对于小账户来说,每天四五千的进账,着实是厉害。搞不好这个月又能分红。看运气吧。昨日收盘后,看成交量仅1.52万,极致缩量,明天连板没问题。随后再来观察。基本面上来看,转型方向不错,继续筹划资产重组。股价处于历史底部,15年牛市高点是36.88元,目前12.25元。上涨空间还是有的,关键看资金的运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