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习课题”的构成,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拥有“问题解决”的意愿,并着手解决课题时的内心状态。学生每天都要接受教师布置的课题作业以展开学习活动,有的学生也许还会自己设定课题并着手解决。只有当学生把它作为自身的课题并且意识到解决这些课题的意义、积极地去解题时,才是理想的。
一、何谓“学习课题”
所谓“课题”,按照辞书的解释有三层意思:所谓分配的问题;要求做出研究、解答而出的问题;义务。而“学习课题”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的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拥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并着手解决问题时的内心状态。“学习课题”的构成有四个内容:课题的大小、课题的难度、步子的大小、进度。学习课题内容本身使学习者发生兴趣,这种兴趣成为完成学习的动因。这种方式的课题解决是同课题内容的理解与习得同步产生动机作用的,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中最理想的学习形态。即学生构成学习课题,必须蕴含两个含义:对课题内容有适当的了解;解决课题的动机。当几位学生合作解决同一课题时,就是“集体课题解决”,这需要:解决课题的动机、认知课题、探究课题的技术、积极解决课题的行为、角色分工和配合。从集体成员的互相活动是如何关联的角度,课题可做如下分类:“可叠加性课题”、“析取性课题”、“补偿性课题”、“合取性课题”、“分割性课题”等。
二、学习课题的解决过程
所谓“课题的解决过程”是指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手段——目的之关系,以图解决这一状态的行为与思考的过程。从历史上看阐明课题解决过程的理论源流有两大流派。分别是桑戴克的“尝试错误说”和苛勒的“观察说”。杜威的“反省性思维”为阐明课题解决过程提供了方法的原理,分五个阶段1.感到某种困难2.明确困难在哪里3.观察及收集其他事实的操作4.推理5.决定取舍。
课题解决是依据课题难度和学习者的能力的关系而异的,可以下几种类型:
1.再生性课题解决与生产性课题解决。 2.试误性课题解决与顿悟性课题解决。 3.直接性思维课题解决与反省性思维课题解决。
学习课题的解决表明,它既是认知处理过程,又是动机作用过程。由此看来,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课题时,应当考虑到认知性课题构成于动机性课题构成的问题,并妥善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对应关系,这是有效的学习课题构成的基本方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