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哲学是什么”,你会怎样回答?
有的人说,科学止步的地方,就是哲学开始的地方;有的人觉得,哲学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有的人宣扬哲学的尽头是宗教;有的人觉得哲学玄而又玄、高深莫测;有的人觉得哲学无处不在,就沉浸在生活的各种柴米油盐之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觉得,哲学是关于正确生活的追问;而后世的叔本华、尼采、卢梭等人则将哲学视为思想的艺术。
几千年来,人类关于哲学的探索就从未止步,但哲学不像物理学和化学,有着可观的规律和反馈。即便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不停地探究讨论,然而诸多哲学问题仍旧会困扰着当今的人们——生命是否有意义?真么是好的生活?有没有绝对真理?有没有正义?什么又是正义?……
如果,你想要掀开哲学神秘的面纱,想要看看古代与中世纪哲学家的眼睛里的世界,那么这本书便是你的首选。这本书不是哲学,也不是简单粗暴的哲学史,它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哲思历史”,但大量的故事叙述又让它像连载小说一般通俗易懂。

全书分为两个大的板块——古代哲学and中世纪哲学。
一位位哲学大师在作者的笔下次第来到我们面前,带着他们的故事,带着他们的哲思。从毕达哥拉斯、菲洛劳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普洛替诺、波菲力;从阿伯拉尔、圣文德、约翰·布里丹,再到尼克尔·奥雷斯姆……这本书带着我们跟随着诸多哲学家,思考他们的思考,共情他们的故事。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用了“诸神的黄昏”作为标题。

从黑暗中世纪宗教拥有无限权力,到有条件的教皇统治,再到埃克哈特“人的理智是神圣的源头,灵魂非上帝创造,却永远神圣”,再到彼得拉克的“人本主义”……哲学和哲思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进力量。
哲学家审视自己,探索世界,寻找那可能存在的完美真理。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
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哲学是什么。
在读完这本书以后,你会发现,哲学是关于“认识”的学问,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同科学不同,如果说科学是“陈述”客观,那么哲学就是“判断”客观。
桑德尔在公开课《公正》里说过:“学完哲学,世界并没有变,但你看世界的眼光变了,在你眼中有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本书的作者理查德自己也说:“哲学最终不是专业知识的获取,而是扩展思考和生活的范围。”
人生有涯,真理无穷,以有涯探无穷,似是螳臂当车,然而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普罗米修斯式的勇毅和浪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