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尝试解决的问题是宝宝在全脑课/音乐课上常见的哭闹原因,除了这些原因,还会有一些通用的原因,我们之后几期会再分享。
尿了/拉了
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出现在6个月以下的孩子,这种问题不会造成家长或老师的困扰,我们在这里不多提,只是陈列出来就可以了
穿多了
在我的班级上,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妈妈穿丝袜,宝宝穿毛衣。
曾经有位新上我的课的妈妈非常困惑的和我聊,说孩子一上全脑课就哭,上艺术课就没事儿。我哭笑不得的看着妈妈的丝袜和宝宝厚厚的手织毛衣,让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后颈处,果然已经湿透了。
大家不要小看这样简单的原因。本来孩子的运动量就大,加上在课程中不断的进行活动,孩子很容易觉得很热,烦躁导致了哭闹,家长抱起宝宝出了教室,代表着终止身体活动,看起来孩子就不哭了,回到教室结果又哭了。而此时,家长穿着丝袜,一点都不会热,无法理解到这个层面的原因,百思不得解。
这种哭闹在全脑课中较为常见。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观察孩子的穿着,摸后颈,问家长,确认核对。核对之后就不用再说了对吧~
怕较大的音乐声
我家象哥是一个对声音非常敏感的人,早先租住民房的时候,他能听见白炽灯据说是启辉器的声音;开车时经常被我听不到的声音搞得心烦意乱;不去夜店;不去有人唱歌的酒吧……相对应的,他对声音的感知度也很好,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在业余型选手中也算是不错。
我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确实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出于本身特质的原因,或者是出生后经常呆在较安静的环境中的原因,也许是在家只听过钢琴曲(真的有!)的原因,可能都会导致孩子在课堂欢快的,较大(正常级别)的音乐中不适的情况。
我本人有曾经一Hi起来一嗓子嚎哭一个孩子的经历,下课就被投诉了,后来沟通了很久才帮助家长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排除方法: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环境是否较为安静;平时听什么样的音乐;去较为嘈杂的广场等时情绪如何?
解决方案: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在家播放相对快节奏,欢快的音乐,去广场舞聚集地转一转等等。我曾经有个会员家长比较牛,带孩子回老家时遇见集,然后就把孩子拎着在音箱前呆着,一开始哭的不行,后来坚持了几回,孩子开始跳舞了……(不推荐)
怕分离
这种情况非常好辨别,在全脑课大袋鼠的前半节课中,经常有孩子因为担心后半节课的分离就已经开始哭了。当然,这样的情况还是好的。当我在交大中心授课时,曾经出现孩子进了兴庆路就哭的情况,比起这样的情况,不进中心门,不进教室门,前半节课哭都是小菜。
排除方法:略。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孩子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大袋鼠又反复出现哭泣。孩子的适应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某一节课不哭就代表没问题。老师的变化,上课时间的变化,带孩子来上课家长的变化也会引发孩子哭闹的反复。
解决方案:
1. 坚持上课!坚持坚持再坚持!在我的大袋鼠班级,会明确的要求家长,在孩子完全适应之前不允许请假,这样会延长孩子适应的时间,本来4周能解决的问题生生拖到了7,8周。只要家长愿意,下得了决心,没有进不了教室的孩子。
2. 家长不要批评孩子哭什么哭!大袋鼠的孩子在适应过程中,家长本身就处在自己的担心和焦虑里,孩子前半节课的哭闹会让家长本来就焦虑的心情再加上对没面子的担心,非常急躁,批评孩子,甚至威胁等等。这个时候,老师会给到家长直接的指导,我们在课后只要去理解家长的情绪,鼓励Ta坚持到课就可以了。
3. 家长不要在后半节课进教室!很多老师会给到家长建议,那我们先陪着孩子,等她适应一段实践之后再出去。请!别!做!梦!了!在我的课程上,曾经因为不会不敢处理孩子的哭闹允许家长进入教室。直接的结果就是进教室的家长越来越多(这个很好理解),更重要的结果就是,孩子一直没有机会面临真正的分离,而且在课程中还在不断的担心家长会不会偷偷溜出去。邀请家长在后半节课陪伴孩子绝对是个错误的选择,就好像一段已经说分手还藕断丝连的关系,那种煎熬,相信你懂得!
4. 避免在教室门口的玻璃处围观。当孩子抬头能看到家长的时候,无论是不是自己的家长,都会有情绪上的影响,就好像好不容易控制住买包包的冲动,转换注意力的时候,有人拿着漂亮的包包(没准还就是同款)在你眼前转来转去!
5. 在有自己的会员大袋鼠课程时,在门口多转转,即时疏导家长到视频区,聊聊天,鼓励家长坚持,缓解家长焦虑的情绪。一般来说大袋鼠的分离有若干个阶段,我会之后和大家专题分享。
以上是一些我的经验,孩子适应的过程导致的哭闹不包括在内,会专门拿一期出来聊。
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回复或私信。
这是Emma微课的尝试,首先以最简单的方式入手,从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之后我希望能够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和大家进行更多的线下讨论。
欢迎各位在下方回复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不仅限于教学方面,时间管理,家长沟通等等,我会协调资源想办法呈现。后期会专门做调研,先回复的会优先分享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