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烛光里的微笑》,红烛式的牺牲

《烛光里的微笑》,红烛式的牺牲

作者: 晓熹盼兮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23:26 被阅读55次
题图,来自网络

1

小时候总把《烛光里的微笑》和《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串在一起。后来才弄清前者是一部电影,且讲的是慈祥的老师。相同之处,可能是后者也是电影插曲,两者拍摄年代相近,前后仅差四年;而《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讲的也是如妈妈般慈祥的老师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部国产影片,它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的儿童故事片。在我童年的每年教师节,应该是电视荧屏的必播影片。没有在今年教师节写这篇文,因当时并没有太多感触。如今家长都对节日送礼颇有微词,我也没有找到好的视角去谈教师节,于是作罢。

但今早起来,在厨房洗碗时,有个旋律又掠过我的脑海。许是因为风轻云淡,十月的小阳春又重回人间。

“小树问蓝天,我何时才能长大;蓝天笑吟吟,它轻轻来回答。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我哼唱着,再次想起这部影片。

这是《烛》片中的主旋律,在影片中以和声、交响乐、主角清唱等不同音乐形式反复出现。

好多年不看了。记得上次完整看过,是在小学六年级时期。那时,感性的我才结束表情冷漠期。代入学生的角色,转又代入老师的角色,感动涕零。

我一把把抹眼泪鼻涕,外婆看见了不理解,非说戏都是假的,有什么好哭。我伤心得无力反驳,被世上有如此的好老师震撼的呵

2

影片故事很简单。描写的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棚户区潘家弄小学内,体弱多病的女老师王双铃总是接差班乱班,兢兢业业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

她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王老师新接了一个放牛班,班里有数位非常典型而特殊的学生。老师通过家访和持续感化,温暖了全班学生,使这个班的学生成绩很快得到提升。然而在一次郊游爬山活动中,她却因太劳累而病逝。

那个被车祸压断腿还立志要踢足球的男生,那个家里贫困却一心念书的女生,大家想起老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牺牲或是感人举动,在老师丈夫大刘的陪伴下,自发在课堂里为王老师点起蜡烛,送班主任最后一程。

王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3

影片歌颂了人民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故事是很程式化,很老套。在那个一切讲奉献的年代,影片就是这么毫无新意。

可因为地域关系和年代贴近(故事里提到的弄堂等环境、背景里的沪剧,摆摊售烟等生活细节),加上小演员和老师默契无间的配合下,真挚情感的确令人潸然泪下。

回忆几个催泪片段:

1.颇具挑战意识的路明俨然是班里男孩中的“领袖人物”。他在爱好足球的父亲指导下进行着路边艰苦的足球训练,王老师放学后来看他练球;

路明母亲,一名读书不多的纺织女工,因儿子的腿被进入学校的卡车轧断,找到王老师家哭骂大闹,大刘为此对王老师发了一通火,而她独自在路明昔日练球的立交桥下哭泣;

王老师为了鼓励路明振作,拜托路明崇拜的足球名将刘海光写信给孩子;路明终于下定决心,在腿伤还未痊愈时,坚持和同学们一起爬山。

王老师来看路明踢球

2.李小朋出身在缺少文化教养的暴发户家庭,因为父母总是搓麻将,已学会很多江湖术语,作业却没地方没时间做,只好付钱请同学做;

小朋父母因贩卖黄带被逮捕,而同学因此讥讽他。王老师怕他逃学被坏人利用走歧途,把他领回了自己家中同住,丈夫大刘默默接受了;

小朋因被父亲狐朋狗友威胁,私自拿走王老师家50块钱。被大刘斥责,小朋有口难言愤然离去,王老师追赶时才说出真相,老师却心脏病发入院;大家责怪小朋害老师住院,决定去医院探望王老师。老师夫妇却想着小朋的生日,还为他点播了祝福歌曲……

小朋跟着大人学挣钱

3.周丽萍母女从新疆跟着父亲来上海,却遭父亲抛弃。丽萍母亲身体不好,靠糊纸盒计件度日。丽萍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生活负担,几乎承揽了全部家务,因此上课总迟到,经常被同学嘲笑,还被起绰号。自卑的她抬不起头;

丽萍母亲催促丽萍做家务,丽萍心念读书不肯做,丽萍母亲一时气不过,将女儿本子撕碎;丽萍因不堪忍受母亲的打骂和不理解,离家出走,心里还念着对王老师的愧疚;

王老师夫妇帮着丽萍母亲顶风冒雨连夜寻找女儿,母女二人深受感动;班里同学为帮助丽萍腾出时间学习,自发来到丽萍家中帮忙打扫,丽萍母亲看到顺路家访的王老师,感慨她教了一班好学生;

因为老师同学的关心,周丽萍成绩进步得快,大家为她鼓掌,而老师则送了她一个新书包做鼓励。

老师因周丽萍努力送书包

4.王老师带着同学们郊游去看海的时候,为了使腿伤未愈的路明不掉队,王老师与他进行爬山比赛。过度的劳累使她再次发病,靠在山石上永远闭上了双眼。

郊游途中

4

片中四度出现了“烛光”,呼应主题。

第一次是王老师家访回家时,丈夫大刘正燃起蜡烛等待着。原来王老师忘了自己的40大寿。大刘一直为妻子的身体健康非常担忧。王老师非常喜欢烛光,夫妇两人就在烛光下深情相对。

第二次是小朋第一晚住在王老师家,结果遇上停电。老师拿出蜡烛,让他继续做作业。

第三次就是同学去给王老师探病,学生们送上签名船模,寓意“老师快点康复,带我们去远航”,恰逢小朋11岁生日,大刘点上生日蜡烛让小朋赶紧吹灭。小朋却说出王老师喜欢烛光,众人沉浸在温馨氛围中……

最后就是结尾,孩子们满怀悲痛,自发在班里举行了追悼会。一个个拿着蜡烛,放在讲台做成的临时灵台前,在王老师生前最喜欢的烛光里,发自内心的呼唤——“妈妈”。

《烛光里的微笑》部分剧照

过去都用“红烛”比喻老师,“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回首学生时代,正是因为那么多不带任何偏见关切我、鼓励我、尊重我的选择和决定的老师们,才使我在高考时产生了要考取师范的意愿。

尽管最后与教师梦擦肩,但每次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时,我就想到《烛光里的微笑》王老师奉献真心待学生的模样。

不管是实习、助教或是志愿者老师,我都愿意以这样优秀的老师为榜样,在有学生的时候“教书育人”,没学生的时候恪尽做人本分。育人在于修身,自身做好了,自然不会教错学生

相关文章

  • 《烛光里的微笑》,红烛式的牺牲

    1 小时候总把《烛光里的微笑》和《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串在一起。后来才弄清前者是一部电影,且讲的是慈祥的老师。相同...

  • 烛光里的微笑

    我们剪的这个片段主要包含了两个班级活动,这部影片的背景是王双玲教师在接近退休的时候又接了一个其他老师难以解决的乱班...

  • 烛光里的微笑

    夜黑了,酒红色的玫瑰 一层接一层地绽开了,如火如荼的焰 清冽的寒风中,孩子们银铃般的歌声,驱散了冬日的阴霾 童真清...

  • 微笑的烛光

    微笑,烛光, 灿烂美若太阳。 一年一度的时令, 一分一寸的梦想: 梦想,遥望, 前景道道曙光; 梦想,眼前, 微笑...

  • 《烛光里的微笑》我们儿时的观影记忆

    《烛光里的微笑》王双玲与她学生的故事 我的观影报告 第一次观看《烛光里的微笑》,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全校同...

  • 烛光中的中国

    点燃了100支红烛, 这烛光染红了整个中国, 这烛光映照着我们喜悦的笑脸。 在欢笑中我们驻足凝望—— 烛光中我仿佛...

  • 烛光里的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外面灯火盏盏灭尽,而微风过处,我面前烛光摇曳。透过柔和的烛光,我看到妈妈慈祥的微笑。妈妈!女儿在江城...

  • 2018-04-04

    记忆中的那片烛光 前几天,孩子买回了两支红烛,我把它点燃,看着那摇曳的烛光,我内心深处的...

  • 越剧浪子成龙(选段)

    《浪子成龙》|| 书房 烛影摇红烛光明,烛光照亮了眼前景。想不到我今日闯的是旧家门,物是人非添悲愤。看眼前画栋雕梁...

  • 写给黛玉

    一盏燃不尽的红烛 平息了跳跃的火焰 冥思着你的心事 与你共难眠 寂静潇湘馆 夜无语 你无语 红烛亦无言 透过烛光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烛光里的微笑》,红烛式的牺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w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