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术怎么想?(十五)

艺术怎么想?(十五)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23:56 被阅读0次

在艺术交际圈里有商人和鉴赏家,有外行,也有票友。艺术家的审美与大众审美显然是有差异的,其中的争议往往通过艺术评论来表现。一般艺术展都会更多考虑大众审美和商业利益采用比较保守的题材。随着沙龙画的流行,美国的新兴贵族与许多大企业家都会在收藏上一掷千金。为了平衡他们的需求,更好让作品具有更好的影响力。对于审美的引导教育开始以隐秘的方式出现。有时候艺术批评未必像他们所表现的那样尖锐,相反可能反倒是帮助艺术家成功的重要路径。虽然当时沙龙画被批评成像瓷娃娃那样浓妆艳抹,但丝毫不影响其受欢迎程度。

有一些孤芳自赏的艺术家开始更多的考虑艺术风格和创作形式,内容渐渐不是重点。不过在委拉斯凯兹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了现实的翻版。画面中不再有如梦如幻的色彩,人物像解剖教科书那样精准,他们穿着生活中平常的衣服,画面中还精心布置一些道具,提示人们这是在一幅画上。画家还可能给人物安排角色。让画面中的故事向观赏者潜移默化地传达一些教化的信息。19世纪兴起的现实主义思潮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当然作品渐渐摆脱了一些历史题材和歌功颂德。

法国的居斯塔福·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他出生在富农家庭,良好的经济条件让他有机会去巴黎进修法学。不过当时许多青年都立志于成为一名艺术家,他也凭借着之前曾经受过的一些美术训练开始去巴黎的私人美术学校上课。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卢浮宫临摹名作,外出写生。然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沙龙展出。虽然最初一切都不顺利,但库尔贝是意志坚定的人,对于自己的创作绝不妥协。

1851年他展出了《敲石者》与《奥尔南的葬礼》。画作不加修饰地描绘了农民和工人的劳苦工作,这是之前没有过的题材。1855年的世博会上他还自费建立了展厅陈列自己的画作,并且在入口贴上了醒目的“现实主义”字样。他把之前画商拒绝的三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也放到了展览中,对会展的权威性发起挑战。他拒绝模仿,也不想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了一门“活生生的艺术”。

与他相对抗的杰洛姆也有两幅纪念性的画作《奥古斯都的时代》和《基督降生》。杰洛姆的顺利参展和库尔贝不得不放弃正式参展资格,自己搭建“现实主义”展厅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展出引起了轰动,几乎可以乱真的现实主义画风,与传统历史题材相比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人物只有帝王将相。这样的画作让人们感受到了强烈而新鲜的空气。画面中安静的存在,却让看画者有了更多的思考。库尔勒试图将人们从神话带到现实,显然成功了。

相关文章

  •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六十五~六十七讲

    第六十五讲 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及其他 1.一种艺术和另一种艺术,是映照的关系。艺术和艺术之间,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

  • 沟通的艺术(十五)

    今天小孩半岁了,要去体检和打预防针离医院蛮近的,走路15分钟就到了,早上没去打篮球,带儿子去打预防针就算是散步,也...

  • 说话的艺术(十五)

    孔子曰:“因材施教,择言而施”。 批评也要因人而异。没有人愿意被批评,也没有人愿意批评别人,当必须批评他人的时候,...

  • 行走的艺术(十五)

    在南艺校园一片苍翠的竹园里,见到了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的“身影”。 雕塑里的傅雷,梳着西式分头,脖子上系着围巾,...

  • 别人家的媳妇

    她翻了一下身,转头看着我说:“妹妹你不知道,那时我是怎么想的,老爷子七十五岁,顶多再活十年,八十五岁吧。八十岁就是...

  • 书摘|《谈美》第十五章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1.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

  • 洛可可少女

    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

  • 艺术发展论(四)

    第十五章 艺术发展动力论 第一节 前人对艺术发展动力的探讨 一、“绝对理念”论。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发展的。不同时...

  • 读《谈美》第十五章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就是一种艺术。慢慢走,享受和欣赏生活,其实就是在做一个艺术家,创造...

  • 日记!(2022年5月16日!)。

    日记!!不怎么想“写”了!!(二零二二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一,晚上,十八点五十五分,左右!)。(上海市,北部,北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怎么想?(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xf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