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时代上来看,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国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变化导致了有些人觉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想法。
1
整体上来说,人口的大量增长,让教育愈发成为了稀缺资源,因为人多,老师对于学生的管控力度越来越小,可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优秀教师的个人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可收入却不是特别尽人意,需要时间增加收入。
此消彼长,会有大部分自制力差的人的自控能力始终得不到纠正。
2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欲求越来越低,因为依靠学习“改变命运”等能够深刻影响人的心里因素不复存在了。
加上课本知识本就枯燥,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小,就需要老师进行更多的主动引导,让老师变得更累了,会有觉得学生越来越差这样的小情绪。
3
基础教育的出发点过于极端,无论是小,初,高,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进攻点都是高考,考一个好大学选一个好专业似乎成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当初也是在一所全国百强高中就读,学校仍然以高的升学率来作为学校的名誉宣传,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我始终不认为用这种通过打击用户(家长)痛点的商业手段来进行学校的宣传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手段。甚至会出现单纯的地域性升学率竞争的事件。
现象分析到此为止,基础教育给学生们编造了一个12年的大谎言,就是通过高考上一个好大学,选一个好专业就相当于获得了美好的人生。
这种认识会让大量学生上了大学卸下12年的压力后飘起来,我不取两极只看中间的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以过了课拿到证为最终目的上的大学。
甚至家长也会淡化高等教育的作用,说过了课程就好,多交朋友,多接触社会,好大学换取的是好资源等等等等。这样的思维灌输让大学生不会重视这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觉得获得结果就好了。
这可能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断层吧。
4
信息社会,各种成功信息铺面而来,让尚未接触社会的学生们觉得出路繁多,不仅仅是通过学习。
他们尚未辨识这么多的出路还是要去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可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可能过于劳累,总会懒得从合理的角度去解释,往往都简单粗暴地说那些都是偶然事件,你不可能,或者说你消停学习,不学啥也不是,还有就去找成功者有什么主观资源尝试通过打击放弃。
这反而容易刺激年轻人的战斗心理,反而厌恶学习。
5
教育产业化让广大用户觉得教育是一个“商品”,而他们没有分析过这个商品要怎么用才能让自己获益,只是潜意识觉得这个商品是必需品。
使得大部分人觉得我花了时间花了钱,买了个证,证有用就好了,少说废话。而懒得让这件商品给自己提供的利益最大化。
6
我们前12年的基础教育大部分都是在提供工具,或者说提供通过高考这个游戏的各种道具,让大部分学生获得的仅有套路,对于感知上的(或者说学习方法)训练少之又少,这首先让学生们在学习大学知识的时候,依然偏重于掌握工具,而大学很偏重于感知训练,来让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
这就导致了老师们觉得学生们已经可以自己捕猎了,只要告诉他们什么好吃,而实际上还都是嗷嗷待哺。
这种拿来主义在各大知识平台和群组里应该也不算少见。
这也极大的让学生踏入社会后,从事工作时力求直接获得解决方案,掌握套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基础工种在不断的被淘汰,没有创造力的人竞争力越来越差,容易被淘汰。
7
教师这个职业基本被刻板偏见定义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不是抱着教书育人的心态,而只是为了找一份稳定,假期多的工作而已,都说初心很重要,人再怎么改变初心都会留下一点,可初心都这样了,还指望什么呢?
8
所谓“养育”就是养活和教育,在封建社会多半是父母养育孩子,现在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父母养,老师育。所以我既希望老师能觉得自己干的是一件超牛逼的值得尊敬的事业,又希望学生能够珍重这一份“育”之恩,养育之恩就是创造之恩。
现在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