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去听线下课程,一般主要是听讲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学到的内容就是课堂知识。这次去听一个关于美学的课程,我把自己当做主办方的角色来学习,颇有另一种体验。
因课程约好是晚上7点的,今天6点下班后,我立马就奔赴现场。在这之前,中午他们的人员有发微信跟我确认到场的时间和地址(这个做的不错)。下车后,因为地点不太熟悉,打电话和向周边人咨询后才找到了位置,找了好一些时间(如果做的细致点,可以手绘地图,把公交车或BRT下车后到工作室的地点标出来,这样容易找到,体验感会更好)。到点后,接待人挺热情的,带我参观了各个房间,比如服装展示,培训室,办公地点等,培训室上还循环播放之前的课程,让学习的人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正式上课前,有一个助理先出来活跃气氛,介绍公司情况,并隆重介绍主讲老师(这个很有必要,把老师介绍的越好,学员就会更认真的听课)。主讲老师出场,她的讲课整体思路很值得学习。课程以一张“按自己的意愿过好一生”ppt展开,介绍了自己很欣赏王潇,欣赏对方的态度,推荐了好的书籍,介绍了自己欣赏杨澜、白岩松等,表明自己非常喜欢阅读。而后通过几张在云南的旅游图片,引出色彩美学都是源自生活,并延伸出自己对旅游的执着,对品质的追求。表明自己业余喜欢健身、学舞蹈,学非洲鼓、学PPT等。讲述自己年轻时候非常喜欢学习,人在厦门但经常飞往北上广学习,算是第一批学习营养学的等等,很多学习的东西在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大幅度的介绍自己的爱好与理念,生动有趣,让学员容易接受,并产生崇拜感,对后续其讲述专业性的东西接受度会更高)。紧接着开始逐渐进入主题内容,最后部分,把交接棒交给助理,讲述接下去这个月会有哪些培训课程,并说今天报名会有多少优惠。(这个是常用的推广方法,常见的就是当下报名,立减多少,或者一次性付款立减多少等)。
课程结束后的交流,我觉得做的有些失败,没有引导学员调动气氛,整个场显得安静尴尬。课后与老师的简短交流,知道我是做招聘的,问是否有市场的人员推荐,特别强调想要男生,关于美学方面的。老师觉得女性的思维大概都清楚,想要一个男性思维来打开市场,这倒是不错的一个方法。
当把自己当做主办方时,就相当于演练了一遍,收获比单纯的听课多。就好比我们看一篇文章,是走马观花的看完还是把自己当做作者去感受如何列框架与布局,这两者的体验感也是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