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碧希备孕:如何避免卵巢早衰?

碧希备孕:如何避免卵巢早衰?

作者: 碧希备孕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23:31 被阅读0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走在大街上,人的视线总是会被美的事物所吸引,尤其是拥有美貌的人。

对于女性而言,美人大多具有以下几种特征:光洁的皮肤,红润的气血,饱满的乳房,纤细的腰肢等等。

而这些特征都与女性独有的重要生殖器官——卵巢密切相关。



01卵巢


▼ 小小卵巢,功能巨大 ▼

卵巢是女性体内体型小巧,而作用巨大的重要器官。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生理功能:

生成成熟卵泡及排出卵子

卵巢一生大概排出400-500颗卵子,数量自出生起基本固定,排完后直接闭经。卵子数量的多少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一般后天很难改变。所以,不用过分纠结于月经时间长短或更年期早晚。

分泌激素

主要分泌雌性激素,当然也分泌少量的雄性激素。在两者的协调配合下,让女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发育良好的第二性征,散发女性独有的魅力。

所以卵巢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女性的月经、生育、皮肤及衰老等问题。

卵巢作为一项身体器官,如同人体的其他脏器,也会经历发生、发展、活跃、衰老的过程。完成使命后就会走向衰退,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02卵巢早衰│概念症状


▼ 月经稀发 ▼

女性正常的卵巢功能衰退时间是45-50岁开始,若是衰退时间过早,则有可能是“卵巢早衰”病症了。

在医学上,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以月经紊乱(如月经稀发、停经)症状为主,并伴有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停经;阴道干涩;啪啪啪困难;围绝经期症状,通俗的说就是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盗汗、心烦、易怒、记忆力减退)等。

当然,不要只看到后面的几个症状就往自己身上套,卵巢早衰最重要的特征还是月经稀发或停经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女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讨厌的是,在我国发病率还挺高,女性总体发病率为1%-4%,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03卵巢早衰│原因


▼错综复杂▼

总有那么多疾病研究是原因尚未明确的…是的,卵巢早衰也是。

不过目前一些较统一认同的观点也还是有的。研究人员大多认为其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心理及医源性因素有关。

过度减肥

女孩子病态的追求骨感美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过度减肥会导致体内脂肪短时间快速下降,而脂肪是合成雌激素的原料。当原料不足时,雌激素合成不足,就会出现月经紊乱(稀发或闭经)。这种非自然的闭经反过来又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恶性循环,导致卵巢进一步衰退。

不良生活因素

卵巢是脆弱的,长期烟酒、不规律作息能够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卵巢早衰。

反复促排卵

冻卵手术时,反复进行促排卵行为不异于掘源,将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卵巢早衰风险。

感染

不同病毒感染引起卵巢炎症或免疫性卵巢炎,导致卵巢早衰。这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免疫性/医源性

都可以用“伤卵巢”来解释。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或者医疗手段等无意中伤到卵巢而引起的早衰。

特发性

特指那些个莫名其妙,无法明确其致病因素的…卵巢早衰。但是也是卵巢早衰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04卵巢早衰│治疗


▼ 无特效手段▼

西医尚无特效手段。目前多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卵泡功能恢复;但长期应用可诱发多种恶性肿瘤,且停药后短期即可复发疾病。



05卵巢早衰│如何避免


▼ 预防为主▼

患病后临床上目前并不存在绝对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避免卵巢早衰的关键是提前预防

预防卵巢早衰的方法简(pian)单(yi)有效。

●避开不良的生活习惯。

●保持好心情。

●坚持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维持女性正常生殖系统功能是极有必要的。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叶酸和植物雌激素的食物。一般均衡饮食,不偏食,多补充豆制品就已足够。

另外,市场上还有一些“看上去靠谱”,实则多为“智商税”的陷阱。比如:

1. 美容院的卵巢保养项目

如精油按摩、药物按摩等。但卵巢在人体内位置较深,藏在耻骨联合后下方双侧髂窝区的位置。通常卵巢在专门的体检中都难以触碰,更别说隔着肚皮将药直接按摩到卵巢上去。

2. 红光、热敷、理疗项目

这些项目分别针对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盆腔黏连等有缓解作用。但是,与卵巢早衰的预防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总结

总而言之,健康活力的卵巢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女性之美的源泉。

虽然卵巢早衰听起来像是一个大麻烦,而西医临床上又欠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瞎折腾,一般都不会遇到卵巢早衰的问题。 

在这里,愿天下所有的姐妹们都越来越美丽~

作者 | 小希

来源 | 碧希备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投稿、转载、合作,请联系作者

参考文献

[1] 谢江燕, 赵俪梅, 东亚君, 等. 卵巢早衰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4) : 259 - 262.

[2] 陈新娜, 陈贵安, 李美芝. 卵巢早衰98例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1) : 47 - 49.

[3] 乔东艳, 于红, 任慕兰, 等. 卵巢早衰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生殖与避孕, 2013, 33 (1) : 30 - 3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碧希备孕:如何避免卵巢早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bc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