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
幼稚鬼&中顽童——武痴周伯通

幼稚鬼&中顽童——武痴周伯通

作者: 海蓝堡堡主 | 来源:发表于2015-09-02 00:45 被阅读961次
    幼稚鬼&中顽童——武痴周伯通

    周伯通绰号老顽童,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幼稚鬼,说话颠三倒四滑稽有趣,非常爱开玩笑,嘴巴一刻都不能停。他热爱生活,热爱世间一切离奇古怪的东西,对万事万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天真烂漫,非常的搞笑可爱又有趣,只是有时爱开玩笑说话没轻没重,又喜欢玩,喜欢嬉闹,往往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但他是个活跃气氛的高手,是个极具喜感的人物。每次见他要登场了,紧张郁闷的心情就会一扫而空,就知道又有一番热闹好瞧了,大家就又可以跟随着他一起去百花谷驯养蜜蜂,跟着他一起毫无顾忌地扮鬼脸吓唬人只图高兴;可以跟着他一起去绝情谷探秘历险,可以跟着他一起只为好玩与几大高手来一场不要胜负之分的大比武游戏。周伯通是个极为单纯的聪明人,深谙道家养生之道,他胸襟开朗,心无城府,心地单纯善良,个性天真率直烂漫,非常地孩子气,他没有功利之心,无忧无虑,天大地大山高海阔都是他的游戏场所。

    他不大懂得儿女私情,是个逃避爱情的人,却偏偏赢得了端庄貌美、聪慧过人的瑛姑的心。瑛姑把自己的满腔柔情许给了周伯通,她用大半生光阴追逐这份近乎缥缈的爱情,而周伯通只是一味地逃避,宁愿见到瑛姑就跑,也不愿勇敢果断地负起人生责任来。瑛姑为此伤透了心。

    周伯通觉得女人很可怕,太接近了会很危险,会出麻烦,同时,他又知道做人应该成全朋友之义,因此,他便想到了一个人出走。他对瑛姑的爱完全是出于天性,他的出走也是出于天性。对于这件事的理解和处理,他自是有自己的一番逻辑。

    杨过去百花谷请周伯通出谷,说是让他见一个人,“周伯通是直性子,人却不傻……”他听了杨过这两句话,隐隐已猜到他的来意,说道:“世间我有两个人不见。一位是段皇爷,一位是他的贵妃瑛姑。除这二人之外,谁都见得。”杨过心想:“看来只有使个激将之计。”说道:“原来你曾输在他们手里,武功不及,因此见了他们害怕。”周伯通摇头道:“不是!不是!老顽童行事卑鄙下流,对不起他二人,因此没脸和他们相见。”周伯通自知做错了事,觉得对不起瑛姑,也对不起朋友,心生愧疚,这才是他逃避瑛姑的原因所在。周伯通去大理段室的皇宫游玩,瞎闯乱闯,撞见了正在习武练剑的刘贵妃。那刘贵妃练剑就练剑,偏生练得又有点走样,走样就走样,偏生生得又那样貌美,妩媚娇憨下持着剑又偏生有一股飒爽英姿,那老顽童你瞎闯就瞎闯,武痴就武痴,偏生又见不得别人练剑,见别人练剑就练剑,偏生就见不得练剑走样,见不得走样就见不得走样,偏生又忍不住技痒,居然比划起来,比划起来就比划起来,偏生又忍不住指点起来,指点就指点,偏生指点时就难免肌肤相亲,肌肤相亲就肌肤相亲,偏生那刘贵妃深闺寂寞,又贪慕英才,偏生那老顽童疯癫是疯癫却又是生得一表人才血气方刚,结果,一来二去,做下祸事来。

    那刘贵妃也是个不知好歹的,居然把个孩子生下来,偏生那个孩子来的又不是个时候,碰上个走火入魔的西毒欧阳锋,就这么命在旦夕。刘贵妃本来还是心生愧悔偷偷摸摸的,这下猛然间快要失了亲生骨肉,只好冒死去哀求自己的皇帝夫君。皇帝夫君在这救与不救之间好生一番挣扎,最后还是一念嗔心起战胜了仁慈悲悯和爱心,一个小小的生命奄奄一息,刘贵妃不忍见爱子痛楚,亲手让其殒没了。从此,刘贵妃不去怪那闯下祸根吓得惊慌失措逃跑了的幼稚鬼老顽童,反而把一身怨气悉数使在后来引咎退位避难深山出家为僧的南帝段皇爷即后来的一灯大师身上。

    大理段氏向来念佛,慈悲为怀,自己的宠妃有了外事非但没有赐死没有打入冷宫,居然更是百般迁就悉心照料,说是自己疏于对她的照顾娶了她却没亲她没爱她,又把个不懂事的江湖兄弟引来宫中,欧阳锋寻仇也是因他而起,总之,千般错万般错,都是他南帝段智兴的错,即便如此,那刘贵妃仍是不饶他,后来隐居黑沼潭苦练功夫找他寻仇。

    那段皇爷的真实内心暂且不表。

    只说那单纯幼稚鬼周伯通,事发之后,师哥王重阳非常生气,狠狠训诫了一番,周伯通却说,本来不知这是错事,(幼稚鬼周伯通真的不知道这是错事)不然,杀他的头也决计不干,既然现在知道了,以后一定不会再犯。后来周伯通的确未犯这样的错误,一方面他是听从师哥训诫,一方面他也对婚姻家庭有着恐惧心理。每每周伯通顽皮淘气之时,黄蓉便拿瑛姑也就是刘贵妃来唬他,常常还拿当年他和瑛姑的定情诗《四张机》来捉弄他,他只好再也不敢大声说话挤挤眉毛羞红了脸乖乖听命。

       周伯通无法忘却那段情,可他又没有胆量去面对,所以他只有逃避。有学者认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崇尚率性自然,返璞归真。如老顽童周伯通,胸无半点尘埃,他的嬉笑怒骂,皆出自天性。他不知情为何物,更不存在名利观念,完全超然于宇外。他所嫉恶者是蛇,所惧者唯有与其有染的刘瑛姑,所好者武,所恨者无一人。他与瑛姑的“奸情”也是出于自然,并非是邪恶的欲念;他武功盖世,却被瑛姑追的无处可藏,更无法领悟瑛姑对他的真情实意。”

    聪明如周伯通,怎是个不解情意之人,只不过他把对瑛姑的情意牢牢锁在内心深处而已。在桃花岛上,周伯通中了蛇毒,导致高烧昏厥,嘴中喃喃自语地竟是他和瑛姑的定情之诗《四张机》“只听他喃喃的说道: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郭靖问道:“你说什么?周伯通叹道:可怜未老头先白,可怜……”可见,周伯通对瑛姑的相思之苦非常深。周伯通与瑛姑自青春年少之时分手,直到晚年两个人才重逢,其爱的思念与苦楚尽数浓缩进了《四张机》这首词里面了。

    周伯通虽说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我相信,金庸先生当初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一定是自有其深意,并且甚是喜爱饱含深情的,也一定是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原型。金庸先生一生第一推崇佛学,其次便是道家,周伯通是领悟道家精神智慧的核心人物之一,是高手中的高手,最后在小说的结尾,被封为五绝之首。定为中神通。可见最后金庸先生也认为道家学说不全是消极,说道家消极的人,是没有领悟到道家所提倡的逍遥自在飘然于物外的潇洒快活。就如佛家所说的,有的人是天性灵台澄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有的人是有世智辩聪,还是稍逊一筹。就如佛祖所言:智慧不如细行。周伯通是智慧也不要了,细行也不要了,人家本性就澄明,所以,原本就没有什么好要修的,没有什么好要忧虑好要拂拭的。

    周伯通算是真正了悟到了道家和佛家两家的智慧核心——空和柔。他被困桃花岛时,没有人和他说话,没有人陪他玩耍,他就自己跟自己玩,自创了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双手互搏。

    七十二路空明拳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空与柔。正是道家里时常提到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与佛家里时常提到的缘起性空,法和明禅。

    老顽童周伯通实在是一个自娱自乐自我消遣寂寞的高手啊!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知道曾经有这么个人存在着存在过,心里终究是踏实安稳的,在这漫漫人生长河中,于无数孤寂的夜里于无数个枯燥的日里,把他约出来,时常地与他见见面聊一聊,也未尝不是人生的美事一桩呀。周伯通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不知道恨人,也不知道生气,别人说他气他笑话他,他也都全不放在心上,只是笑嘻嘻地看着你或是照样笑嘻嘻地岔开话题,顶多吹吹胡子鼓鼓眼睛,发现好看的好玩的新奇有趣的马上就跑过去研究,很快就将刚才的不快抛诸脑后去了。唯一的一次是他发现了刻在蜜蜂翅膀上的字,追着蜜蜂找到了栖身于深潭十六载的小龙女,与小龙女共同在潭底生活时,小龙女望着潭顶透过来的微光叹道:“要是过儿在就好了。”周伯通听了很是不服气,说道:“我哪一点比不上杨过了,有我在不是一样很好吗。”言下之意其实是怪小龙女没有把他当大人看。他有时候也蛮恼别人笑他的孩子气的,毕竟那个时候,他也是已经百岁高龄了,虽然他与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一众人结交从来就没有辈分的概念,有时候也满在意这些晚辈们不把自己当长辈看的,但他也不会真在意,转过头就忘了,就又是活蹦乱跳哪里好玩哪里热闹就追过去了。

    古来圣贤皆寂寞,从来高处不胜寒。所以金庸先生也是看透其中三昧,在武侠小说这样的成人童话之中,那些绝顶的一流高手最后都是入了空门,或是道家一脉的顶尖高手也是逍遥于物外,隐遁于绝尘。似乎只有周伯通是个例外,仿佛世间烦恼于他,都只是好玩的彩蛋游戏,寻常人等的五欲六尘分别执着于他也只是一些不甚好玩的玩具,转眼就会抛诸脑后。周伯痛绰号“老顽童”,行事作风,心智模式看似都是极为幼稚,武功却是天下第一。正是因为有一颗“不知情为何物,不知名利为何物”的单纯澄明的心,才成就了他“中顽童”的武痴世界。我们现代普通寻常凡人,奔走于火热滚烫的现实世界,难免会为五欲六尘所累所苦,不正是基于这样,才更需要以武侠的眼光对内心,以童话的眼光看外界吗,活得潇洒,心中又半点不染尘埃,真是对抗人心物化、烦恼无边的良药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稚鬼&中顽童——武痴周伯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dl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