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互泰》之“哲学使命”
——摘自《天人互泰》
哲学是世界观,它以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分析论证,对世界最一般问题与普遍问题做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回答。哲学也是方法论,它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是人类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南。哲学其抽象和神性的背后,有着独具智慧的魅力与无穷的生命力。
纵观人类的世界观,归结起来可分为自发世界观、神学世界观和哲学世界观等。人们最早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实的、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的。神学世界观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因受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对天地力量和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崇拜而产生的。哲学世界观是自觉的世界观,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它具有影响、支配和指导人们在认识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功能。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这样的外部表现在一切时代里曾经是相同的。”哲学除了其指导实践的显著功能外,还表现有世界观、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功能。当然,世界观、自然观等有好与坏之分,有客观和科学的评判标准,看能否认识和揭示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看能否利于人类与天地和谐永生、看能否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哲学的生命力源于客观实践,在于与时偕行。它以一种批评、革新的态度与时代同行。它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揭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各种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社会的现实形态,并在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中获得自身的无限生机。哲学领域中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并不是个别零碎的和细枝末节的事例,正如《穷通刍论》中说:“哲学所关注和思考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未来,而对那些诸如个别生命的生息等此类微观的东西,却漠然置之。”哲学是以总体的方式对当下和未来时代方向的明晰,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许多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等问题,其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哲学课题,如能用哲学的方法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将会引发更高层次的哲学思索。例如:针对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动向提出的许多重大哲学问题;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生存环境的恶化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成了世界哲学探索的中心议题;意识形态领域中传统文化与当代优秀文化如何传承与结合、全球文化发展一体化等哲学论题。总之,现实课题是哲学的生长点,哲学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时代变化、把握时代特征,才能扩充其外延、丰富其内涵,不断为其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要掌握智慧,就要理解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哲学并非一些人所想象的是一门包罗万象、可以为生活中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它是为人们怎样获得、理解和运用知识提供方法,不断总结和启迪后人。德谟克里特说:“医学治好身体的疾病,哲学则解除灵魂的烦恼。”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哲学不是一门具体的技巧、知识,而是一门高贵、神圣的求知之学,人们是由于对外部事物和自身境况的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其目的是为了解惑与求知。二、哲学不是一些人误解的那样枯燥乏味的教条,按照这种误解,哲学家似乎都是躲进“象牙之塔”,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闲人。康德说:“自己不是在教哲学,而是教人们思考一切。”其实,哲学的魅力源于人类对未知那种“抑制不住的渴望”。这是一种追根究底地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渴望,是一种探索宇宙奥秘和洞悉人生意义的渴望,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发展并提振人类精神的渴望。它熔铸着哲学家对人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世界的深沉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活动及成果的评判、对人类未来的期待等。因此,哲学不是超然于人类生活之外的玄学,也不是僵死教条的逻辑,而是爱智者的激情、“爱智之枕”的结晶。三、哲学体现了人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它并不只是摆放在书架上的教科书,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实践活动被公认为所有美德中最为愉快的,而这种愉快因其纯粹和持久显得更可贵。四、哲学不是“小聪明”、“小智慧”,而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及其使命的“大聪明”、“大智慧”。哲学家冯友兰说过,真正的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某种人是指承担某种具体角色、需要特殊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他所说的“人”,是指如何理解、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关系之人。这种“大智慧”不是既定的知识,也不是现实的结论,而是对人的生存根据和生活信念的思考,是对真善美标准的不断考查。反对人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它是变革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和超越的智慧。然而,智慧的真正意义离不开对客观实践活动的指导,人类通过认知悟道,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一般说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方法就是为人类活动指明方向,不断向人类的现实和未来提出新问题,促进人类活动不断克服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局限性,不断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从而推动人类的思想解放和进步。
笔者认为:“在哲学上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着崎岖小路孤独前行、不断探索之人,才有可能开辟更新的境界。”人类哲学史是一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理解的历史,东西方哲学异彩纷呈,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人类哲学之精华,独领风骚,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在人类哲学认识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争论贯穿始终,哲学的主要问题都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展开。《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后一代的哲学思想必然以前一代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基础所决定的。总之,人类哲学认识的差别和争论,主要是由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科技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和制约。首先说说西方哲学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开始,它是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诞生的,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对什么是世界万物之源、世界事物的产生与消亡过程等问题均有论述,用朴素唯物的观点解释世界,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等。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认为,世界一切事物的起源是原子和虚空,运动是原子的本质属性,其认识不止停留于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感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公元前4世纪的伊壁鸠鲁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理论。古希腊最早唯心主义(公元前6世纪)有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一切由数产生,万物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数,并相信灵魂不灭。爱利亚学派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统一和不变的。公元前5世纪,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并开启了哲学对人的研究。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代表了古希腊哲学的成就,他认为,心灵的思维是独立于身体的,是永恒不死的。唯心主义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后来被基督教所采纳。中世纪时期,哲学与宗教合为一体,哲学的抽象性是信仰解释的工具。当时,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成了中世纪最大的哲学争论,其实质上体现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马克思、恩格斯把唯名论看作是“唯心主义的最初形式”。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入分门别类的阶段,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逻辑思维方式观察世间万物,唯物主义开始逐渐取代中世纪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哲学得到了发展进步。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等,对经院哲学长期统治带来的弊端予以有力的批判,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物质是运动的,是可感可知的,一切知识源于经验和实验。此外,唯理论以理性为标志,反对盲从和迷信,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反抗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伽桑迪、莱布尼茨等,其理论错误之处是不承认人的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毛泽东曾指出:“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性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自然科学发展需要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为唯物论和彻底的无神论做了准备。其后的狄德罗、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将唯物主义理论推向成熟,但仍然没有摆脱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19世纪上半叶欧洲自然科学的研究成就,进一步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达最新阶段,机械的形而上学方法被代之以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结构的新格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发展新成就,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口,用“感性”、“知性”、“理性”构建认识体系,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随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将德国古典哲学推向了那个时代的高峰。19世纪中叶起,西方哲学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大工业生产促进了物质的快速增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全面展开,面对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迫切需要新理论、新哲学做指导。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它是西方哲学也是全球人类哲学的重大革命和创新,它不仅是生产和科学发展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与社会进步的结果,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再说东方哲学史,它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始终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不同碰撞交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国传统哲学在探讨世界本源和存在方式的同时,更关注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善恶与伦理道德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开启了中国哲学的鼎盛时期,涌现出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百家争鸣,为中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发展到后来的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无不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其实,中国的商周时,已经产生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如《周易》,是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包括《连山》、《归藏》,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古老典籍,其用“阴”与“阳”及关系解释天地本原,两种属性交互作用,生成了天、地、雷、火、风、泽、水、山,进而生成了万事万物。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认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体现出一种朴实、真观的唯物主义思想,把自然界无限多样事物的具体形态做出概括,揭示自然万物的生成及变化。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主线上的争论上,诸子百家的观点各有不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唯心主义思想主张敬畏“天命”的“天命论”,在认识上也主张唯心论和先验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为而无不为”。墨子承认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强调“耳目之实”。荀子、韩非子代表的唯物主义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论上反对唯心论先验论。西汉时董仲舒建立了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将五行学说与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联系起来,认为五行的运转带着德性,自然界体现着上帝的意志。东汉无神论者王充与董仲舒的唯心论针锋相对,提出元气自然论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发生和消亡并不是上天的意志,而是元气的自然运动聚与散的结果。他一方面继承了朴素唯心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这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跃上了一个新高度。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王弼主张的“贵天论”,以抽象的“本体”代替了神学的“上帝”,认为一切具体事物和现实世界都源于“本体”,万物都不外是这一精神本体的体现,“无”或“本”属第一性,客观万物属第二性。其时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范缜则对事物的形神关系做了客观分析,引领了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宋代理学将老庄、孔孟等思想和魏晋玄学中的唯心主义哲学进一步推向高峰,把“道”、“理”、“太极”等作为万物的本体,并与封建伦理纲常密切联系起来,诠释自然和社会。一派是程颐、程颢、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另一派是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在唯物主义哲学方面,以王安石、张载、陈亮、王夫之、戴震等为代表在与宋明唯心主义哲学斗争中,把唯物主义哲学不断向前推进,他们认为,物质的“器”、“气”是第一性的,“道”、“理”是第二性的,反对将超越客观事物之上的“道”、“理”为本体的唯心主义本体论,提出体用、心性等哲学问题,把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联系并结合起来,构成了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另,辩证法思想在哲学史上也是源远流长的,它本与唯物主义是一家的,但它往往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者均有结合。如《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蕴含着丰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代佛学、理学也包含着大量的辩证法思想。东方哲学中的印度哲学则主要体现在佛教体系中,其大乘佛教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与深邃。总之,哲学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争,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或你中有我,又或我中有你。站在当代哲学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客观实践的变化,也仍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之中。哲学无终点,也无止境。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历史上哲学流派虽然五花八门,但它的根本点不外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由此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体系。辩证唯物主义是在人类客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它正确地阐述了关于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南。其基本理论体系有: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一切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是真实存在。人类虽然没有感知过人类产生前的世界,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当然,物质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事物的各种现象和本质人们都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类,意识随之产生了,物质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又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它是能动的,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表,还可反映事物的本质。当然,有的意识是正确的、真实的反映,有的意识是错误的、歪曲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正确的实践。反之,则引导人们错误实践。三、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和相互联系的。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事物运动存在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有规律地发展。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不显著变化状态,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此外,事物之间总是普遍联系的,宇宙间各种星体之间关系密切,地球上阳光、空气、水分与动植物息息相关。人类社会中,任何人也不能孤立地生存于真空里,每个人都是自然人和社会人。与辩证法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永恒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它对事物的认识绝对化、片面化、机械化和凝固化,是一种背离了对事物客观性、全面性和本质性的错误认识。四、事物运动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发展统一于前进性与曲折性。(1)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又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两方面矛盾,它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存在,是不可随意改变和否定的,世界是矛盾着的世界,即事事有矛盾和时时有矛盾。不同的事物各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也不同,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也因此而使这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其中一方为主、居主导地位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为次、居从属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转化的结果,或一方战胜另一方、或双方同归于尽、或双方融为另一新事、或双方协调共进等。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根本方法。(2)质变互变,指客观事物的变化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发生质变,使旧事物转变成新事物,然后新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到达一定限度又引起质变,如此往复不已,使事物不断变化发展。量变是逐渐的、不显著变化的,没有改变事物本质的相对稳定状态。质变是事物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是质的飞跃。任何事物也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任何质都规定着一定的量,任何量都属于一定的质,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因此,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3)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都需要经过肯定──否定──再否定的曲折道路,呈波浪式、螺旋式前进或上升,它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五、人类的认识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它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且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经历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形式,它以生动、丰富、具体的形象反映外部世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要由理性认识才能完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才能正确、深刻、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唯一,真理的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内容是客观的,检验其标准也是客观的。六,几种思维方式。(1)个别与一般,个别是指单个具体事物及其个性,一般是指许的个别事物所属的同类事物及其共性,二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二者不可分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互相转化。(2)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任何事物都由现象和本质两方面组成,两者是对立统一,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世界上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也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理解两者的关系原理,对认识事物提供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3)原因与结果,任何现象的出现都不能没有原因,也不会没有结果,因果关系中,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必然联系,一定的因必产生一定是果,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互相依赖又互相转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其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或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等,反之亦然。(4)内容与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任何内容都存在于一定的形式之中,任何形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两者关系是复杂的,一种内容可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形式也可以容纳多种内容。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选择,反对只强调形式而忽略内容的任何形式主义。(5)偶然与必然,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偶然和必然因素,偶然性是可能性,由事物外部环境或非本质原因引发的,必然性即一定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决定的,两者又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着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从属地位,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基础,偶然性隐藏着必然性。(6)可能与现实,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发展的趋势,是尚未达到的状态。现实是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是事物已经达到的状态。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可能不等于现实,也不一定变为现实,反过来,现实是对可能的否定。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不可分割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可能要转化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7)个人和群众,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而独立存在,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个人的作用只有在参与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其作用也包含在群众之中。因此,无论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地评价个人和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才能辩证分析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哲学除了自身存在着新老问题外,它还与文化、常识、宗教、信仰、时代精神、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与文化。黑格尔说过:“某一特定哲学之出现,是出现于某一特定的民族里面的。而这种哲学思想或观点所具有的特性,亦即是那贯穿在民族精神一切其他历史方面的同一特性,这种特性与其他方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并构成它们的基础。因此,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所基于出现的一定的民族形态是同时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制和政体、伦理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技术、风俗习惯和物质享受是同时并存的。”这段话说明了哲学与文化是紧密联系,是相互依存的,哲学总是在一定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对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二者均源于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文化的哲学和没有哲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
哲学与常识。常识即日常生活的普通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经验感受和达成的共识,它源于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或感受,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它是一种肤浅的、表象的、感知的、日常积累的、不需要思考的认识。它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是什么”、“怎么样”的层面,而对“为什么”并不做出解释。例如“久雨闻鸟声,天气要转晴”、“山雨欲来风满楼”、“开水会烫伤人”、“海水是咸的”、“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公鸡打鸣天将亮”……等常识。而哲学则是对常识进一步深加工后的理性超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规律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当然,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哲学本身就是常识,而常识往往理解不了哲学,有些常识用哲学来解释也存在困惑与矛盾。
哲学与宗教。据考,哲学与宗教是同源的,都是从上古的神话中逐步演化出来的一种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立足于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用以理服人的方法使人接受,用客观实践的检验使人认可。宗教对世界的本原和本质也有它的看法,认为世界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创造和支配的。哲学是理性的沉思,属无神论,宗教是情感的狂热,属有神论。两者在思维逻辑和实现目标的态度上各奔东西,哲学是积极的,宗教是消极的。哲学坚持通过人的认知、反思和自省寻找自身存在的使命和意义。宗教则不然,马克思的解释是:“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带有神性和麻醉性。
哲学与信仰。信仰即相信、信奉敬仰之意,它是对终极价值的一种追求,是超越于客观层面的理念认可。信仰一般是指哲学信仰和宗教信仰,哲学信仰以理性为前提,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必然性这一理性判断基础上的信仰,是以知识和科学为依据的,是理性的判断。宗教信仰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它超越了现实、超越了理性,是非理性、非科学和非现实的。哲学信仰在于追求真理,宗教信仰则为“神”保留领地。
哲学与时代精神。总有一种精神与时代同步!时代精神是指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代表和引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行为及意义的客观反映,它也是一种时代哲学精神,与时代主题、时代潮流、时代风尚等均有其合客观性和合规律性。马克思在谈到哲学本质、品格和功能时深刻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般来说,每一个时代都以三种基本方式存在:(1)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伦理精神等;(2)一定时代中普遍的具有倾向性的社会文化心理;(3)反映时代内容的本质特征及意义的哲学思想,其中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与人的价值追求、自由与尊严、社会发展方向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存在的不同方式中,哲学最为集中、深刻、强烈地表现了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不仅反映、表征时代精神,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思、塑造并引导着时代精神。每一个哲学问题所反映的都是它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所揭示的都是它所在时代的时代律动。其体现在:一、哲学精神、道德精神、科学精神;二、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代表普遍性、导向性的社会文化和现象;三、表达该时代人类的共同愿望、理想追求和生存使命;四、反映社会发展主流及变化趋势中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格。时代精神在存在的不同方式中,哲学最为系统、深刻地表现了每个时代人类的实践总结和思想精髓,它把握着事物变化发展的主流,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是人类反思自我和认识自我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人类需要哲学,时代需要一种精神,特别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处于重大变局的时期,由于常识、科学、艺术和伦理文化的剧烈变化,社会往往容易出现“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文明危机”、“行为失范”等问题。真正的哲学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能对问题及时加以剖析与反思,理性地揭示了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追求与选择,指明时代发展方向。所以,哲学反映时代核心,把握文明脉搏,塑造人类灵魂。黑格尔曾有这样的比喻:“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哲学与科学。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哲学”,真正的科学是“哲学的科学”,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它只能指导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依据。哲学是以关注“世界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从各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观点或原则,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问题除了源于自身外,还来自时代实践和各具体科学,科学则是研究物质世界中某一领域事物具体规律的学科,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到哪里,哲学就紧随到哪里,哲学问题也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在人类未来的发展进步中,哲学与科将并驾齐驱、与时俱进。在人类历史上,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起初,科学被包含在宗教中,后来,科学又被包含在自然哲学中,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科学才渐渐透射出其越来越耀眼的光芒。回顾历史,在中世纪的欧洲,《圣经》就是真理,宗教裁判所就是最高的法庭,科学只是宗教神学中温顺的奴仆而已。公元1525年,波兰自然科学家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后,由于担心遭受宗教的迫害,将该书藏匿了近二十年之久,在自己生命垂危时才将它公诸于世。为宣扬这一学说,意大利自然科学家布鲁诺于公元1600年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捍卫此学说的伽利略也于公元1633年被传讯到罗马,被判终身监禁。这一时期,科学在摆脱宗教的挣扎和斗争中,经历了一个流血牺牲的痛苦过程。欧洲文艺复兴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才为科学从宗教神学和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提供了现实条件,科学逐渐获得了自己的独立领地。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各门具体学科不断涌现和发展时期,19世纪后,全球科学领域迅速扩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0世纪后,世界原子能科学、光导科学、微电子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的诞生,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这一切,为人类站在哲学和科学的高度认识世界确立了正确的信念。在旧中国,由于受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枷锁的严重禁锢和封建思想意识的深重影响,科学的发展也遭受挫伤。近代科学革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曲折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进入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现代化建设和伟大复兴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实践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科学特有的生命力所决定的。一、客观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以客观实践检验作为唯一标准,而不是以人的社会属性、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作为评判依据,更不是以某种个人特权或个人主观意志作为是非定论的标准;二、理性是科学的灵魂。人类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超生物性的精神存在,人的认知意识、自觉意识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科学在哲学理性的指导下,成为人类知与行的指南,使人们懂得知与未知、行与不行的相互辩证关系。科学还特别体现在“规范”与“程序”上,从而使其在理性原则的发展轨道上避免差错、少走弯路;三、求真是科学的本性。“真”是客观事物的真相和真理,用科学的“真”取代宗教的“幻”,用唯物决定唯心。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深刻指出:“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真理之所以被发现并确立,是由于实践的证明,而不是由于逻辑或观察的证明”;四、创新是科学的使命。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追溯人类发展史,从发明和使用劳动生产工具上,首先是懂得火的使用、石器的发明,然后到青铜器、铁器的制造,再到“四大发明”等,都是不断实践革新、不断追求进步的结果;五、兼容是科学的优点。科学与哲学一样,具有无限的宽容性和兼容性,它不受任何地域、时代、民族、政治、阶级等限制,全人类均可共创和共享。科学与其他传统文化不同,它的开放与无私,使近代以来科技文化的发展传播得以一日千里,且打破了人类史上数千年来文化相对独立封闭的局面。科学的发展还不断促进其他领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对人类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任何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首先,它带来了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其次,它促进了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再次,它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及空间,扩大了产品用途和优化了产品质量,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人力和物力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辩证而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利弊两方面,善良的人用之,则造福于人,邪恶的人用之,则祸害于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有其积极有利的一面,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扩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武威胁等全球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面对现实,深信:人类总会有智慧和能力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远古时期,大自然有如神一般的能力创造人类。当今时代,人类有如神一般的能力保护大自然。此外,许多人只知道科学所带给人类社会现实成果的价值,却很少理解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实,科学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自信与境界追求。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种理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即使存在着某些错误或不足,但只要能满足在当时条件下实践的需要,且在没有被新的理论所推翻或取代之前,它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如:牛顿于186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教育原理》中,阐述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200多年时间里,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创立之前,它依然是世界物理界科学的观点,并对人类的科学革命起着推动作用。可见,科学是一种理性批评精神、一种实践求真精神和一种开拓创新精神。科学是人类的科学,是人类的发明创造,人类受认识能力和发现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它的发展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如人生态度、道德标准、宗教信仰、价值评判等问题,是科学方法难以解决的。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都曾试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万物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及其原因,做出合理性和本质性的解释,终也未如愿。但不管怎样,科学之光,必将照亮人类不断探索的漫漫前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