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人物描写,目的都是在把人物本身的特质塑造得更加丰满、更灵活、更可亲可敬可触碰。
作者一厢情愿地告诉结论,不如通过各种细节呈现,让读者自己去看、去感受、去评判后得到结论。
这其实跟平时交流和表达观点是一回事。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生硬的凝结的精炼的道理,而喜欢听故事,喜欢具体的细节的,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东西?因为我们大脑就喜欢自己去总结提炼,不喜欢直接的结论,结论太过干巴巴,不经过感性层面的理解,不可能直接跃迁到理性层面的认识。
也是因为我们的认知需要经过一个融合的过程。心中先有个大概的人物印象,不能直接告诉别人,要通过把结论分散到具体事物之中去,在你描述的情节、冲突、场景、矛盾、问题以及各种水深火热的“真实”境况中,让人物在故事中磨练,在你设定的圈子里挣扎。这样才能呈现他本来的面目,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自发地模糊但是真实地总结出他对人物的感性认识。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你给定的结论是在一定的价值框架之内的,你提前预设了好坏标准,读者不一定买账。虽然人物是你创设的,你有你的想法:不管是深沉的还是浅薄,但是读者并不一定赞同你给定的定义。
还因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是无限的,你以为的正确,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就变成错误;你以为的错误,也许终究被人认为正确。一旦你创造一个存在,你就不能控制世界对他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别人给定评价,给定结论的原因之一。
根本上说,每个人认识世界都运用的是自己的那一套标准和理由体系,每个人都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从某种意义上看,你也许可以进行大概的评价,但是你还是不能阻止别人对你创造事物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