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篇之“唯一所知是无知”
#Confidence
Can freedom exist without choices?
Everyone lives somehow in their own plight, no matter for a prisoner, or a millionaire.
Confidence bases on knowing yourself, roots from real freedom.
苏格拉底老师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一年通识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人看似生在无所不在的枷锁中,却永远可以选择自由。一年的英雄之旅,游历,打怪,升级,回到故乡才发现最大的boss不过是自己业障心魔。顶着35度的烈日高温去拜访苏老师,他不同意自己是智慧的人,更不喜欢死记硬背他金句的学生。
所以他一本自己亲笔的著书也没有。而我却每天制造信息,想拼命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证据。
我们或多或少的留在一些人的记忆里。我们被需要。这也许就是意义。
通识全讲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几节"预热"课程。审视一下现在自己在哪里,自己目前是"谁",
以及,我们将去向哪里。
如果只能选择一本书作为人生主线的指导成长索引,我会选择哪一本?
充满智慧反省的《沉思录》?谦卑美善的苏格拉底? 教化经典的《论语》?还是更快意人生的《鹿鼎记》?读书,学习,除了掌握一门生存技艺,更多的是为了滋养灵魂,成为内圣外王,处之泰然的得道者。
1. 所谓历史,是看似必然的背后,无数的偶然叠加。
我小时候一直不明白,德尔菲神谕里最智慧的老人,缘何被民主制度判处死刑。我猜指使迈雷拓士去起诉的安匿托士,也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他是政治上的温和派,不是什么宗教狂热分子。当年的采访怎么说来着,“我只是去投着玩,想跟别人不一样,结果没想到,英国就这么脱欧了?!”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历史就是这样,不会重复,却踩着相同的韵脚。时间是永远向前的,可历史并不是一直进步的,会曲折会反复,甚至是倒退,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2. 知识的诅咒。
冯小刚导演说,所谓精英,就是甲看不起乙,乙看不起丙。我的电影是给大众的,不是给精英看的。
越是在某一个领域成了顶尖,越难以接受新的知识和改变。这就是所谓知识的诅咒。
苏老师的金句很多,最应该牢记的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只有清空才能装入新鲜的营养。
3. 才高于志,"随波逐流"。
《巴别塔》的典故源于圣经旧约里的创世纪。人们由于骄傲,妄图制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与神比肩。神大怒,让人们产生不同的语言分支,从此有了误解、隔阂,猜忌、挑衅,战乱、纷争。电影的好处在于,多年后仍记得的细节与片段,往往是它的精髓之处。皮特饰演的男人与妻子正处于婚变,一场试图挽救的旅行中她却不幸中枪。即使穿着破烂,她仍是那位“伊丽莎白女王”。由于中枪无法行动,她需要方便时皮特小心翼翼却毫无违和的帮助他。这和扶着南哥去方便的小结巴不同,后者少了那种多年培养出的契合。或者说,真正的亲密关系。女王无奈的对皮特说,自己还是niao在了裤子上,笑了,并不尴尬。
真实的演技,会真实的打动观众。再骄傲的人,也会感动这一份真实的亲密。
有位名导演说,你们觉得布拉德皮特很帅是吧?满大街都是他那样又帅又会演戏的人。他不过幸运罢了。
不过幸运罢了。
人生便是这样。所以,除了苏老师死磕的人生哲学,我们还可以像韦爵爷,大不了,“老子不干了”。 我猜,这才是查先生想最终教给我们的处世之道。
人的自由在于首先认识自己,预测趋势,找到自己灵魂安放的位置。
通识精读书1《苏格拉底的申辩》
其他书也值得读:
1.《圣经 - 箴言》
2.《回忆苏格拉底》
3.《克力同》
4.《斐多》
5.《游叙弗伦》
6.《拉凯斯篇》
7.《会饮篇》
8.《理想国》
9.《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10.《哲学的慰藉》
11.《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
12.《逃避自由》
13.《卡拉马佐夫兄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