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为疗法笔记,第七天

行为疗法笔记,第七天

作者: 落雨眷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2:44 被阅读4次
(图片来自网络)发自简书

惩罚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学原理,惩罚发生时行为跟随的后果导致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减少。跟随于行为之后的后果包括刺激事件的存在(正性惩罚)或刺激事件的转移(负性惩罚),通过这两种形式的惩罚,行为都会减弱。

有许多的惩罚程序应用于减少问题行为,但是惩罚程序一般只在已经考虑和实施过功能性干预(消失、差别强化和前提控制)之后。如果这些程序实施后问题行为减少,就没有必要使用惩罚。

如果使用惩罚程序,最常用的是负惩罚,即转移问题行为后的强化事件。本章将介绍两种最常用的负惩罚程序:罚时出局和反应代价。

一、罚时出局

谢丽尔和其他孩子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用黏土做各种东西、画手指画或按照纸样检剪出各种形状。过了一小会儿,谢丽尔扔掉了一个自己做的小人,还打碎了别的小朋友做的小人。老师看到后,平静地走到谢丽尔面前说,“谢丽尔,跟我来。”然后拉着她的手到房间的另一边,指着一把椅子对她说:“谢丽尔,因为你扔东西还摔东西,所以你不能玩。坐在这儿,直到我说你可以玩。”2分钟后,老师走到谢丽尔身边说:“你现在可以回去和大家一起玩了。”谢丽尔回到桌子边,没再惹麻烦,老师和她说话并表扬她。这个程序叫作罚时出局。问题行为发生后,谢丽尔被带走,离开了教室里的强化活动几分钟。当老师开始使用罚时出局后,谢丽尔的问题行为大大减少了。

■ 在这个例子中合并了使用的其他行为程序是什么?

例子中还使用了对替代行为的差别强化。当谢丽尔表现好时,老师用注意强化了这一行为。

1、罚时出局的种类

罚时出局是指由于问题行为在短时间内去接近正性正性强化物的机会,其结果是今后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减少。罚时出局是“从正强化罚时出局”的简称。

罚时出局有两种类型:非排斥性和排斥性。谢丽尔的例子说明的是非排斥性罚时出局。谢丽尔在问题行为之后仍留在教室里,但必须坐在教室的另一头不能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从而离开了强化活动。肯尼的例子说明的是排斥性罚时出局,由于出现问题行为,

肯尼被带出他看电视或玩的房间,而被送到无法得到这些强化物的房间。

排斥性罚时出局指当事者从问题行为发生的房间(强化环境)离开并被带到另一个房间。所以正性强化都被消除。非排斥性罚时出局指当事者留在房间(强化环境)的同时失去了接近正强化物的机会。

二、罚时出局的运用

1、合并使用罚时出局与差别强化

任何时候使用罚时出局(或任何别的惩罚程序),应合并使用强化程序。罚时出局程序将会减少问题行为的次数,而差别强化程序将增加替代行为以取代问题行为(DRA),或会对问题行为的确实给予强化(DRO)。如果出现问题行为,罚时出局程序将消除接近强化物的机会,所以让当事者通过DRA或DRO程序得到正强化的机会是很重要的。

如果只用罚时出局但没用差别强化程序,那么强化就会出现单纯减少,在治疗结束之后问题行为很容易重新出现。

2、使用罚时出局应作的考虑

要想高效使用罚时出局,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多方面的问题:

(1)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什么?

罚时出局很适合用于问题行为由社会性的或有形的正性强化物维持的情况。罚时出局就是移除与问题行为相伴随的强化物,使得问题行为不可能出现。另外,要使罚时出局更有效,现场(问题行为发生的环境)必须包括正性强化活动或相互作用。

罚时出局对负性强化或感官刺激(自动强化)维持的问题行为是不适用的。

(2)考虑到实际情况,罚时出局的可行性如何?

某些情况下,当事者在罚时出局的过程中会反抗,如果这种反抗涉及身体冲突或攻击,尤其是当事者身体比较强壮时,代理人可能无法实施程序。这个因素必须在选择使用罚时出局之前考虑到。第二个实际的考虑是,有无合适的房间或区域供罚时出局使用。有的时候,可以专门设立一个房间。

(3)罚时出局安全吗?

房间内不应有任何能被当事者用来伤害自己的东西。另外,尽管代理人不能再罚时出局期间与当事者互动或交谈,但他必须在此期间始终进行观察,以防当事者自伤。

(4)罚时时间太短吗?

罚时出局是一个短暂失去正性强化物的过程。问题行为应该导致立即从强化环境中离开。问题行为不能在罚时出局结束时出现,这样罚时出局的结束才不会负性强化问题行为。这个罚时出局的延伸叫作条件延搁。

(5)能否防止当事者从罚时出局中逃脱?

无论使用排斥性或非排斥性罚时出局,代理人必须防止当事者在罚时未结束之前从出局区离开。如果实施无误,罚时出局对于当事者来说是厌恶的,因此他可能试图离开;但是为了使罚时出局有效,当事者不能离开,直到罚时结束。

(6)在罚时出局期间能逃避互动吗?

代理人实施罚时出局时必须平静并且没有任何情绪反应。当决定对当事者实施罚时出局时,代理人不能与当事者有社会性互动。斥责、解释或其他形式的注意均应避免。

(7)在现有的情形下,罚时出局是可接受的吗?

在某些治疗环境中,如有关精神障碍患者的安置项目、规章和制度限制了罚时出局和其他惩罚程序的使用。在决定使用罚时出局之前,必须确定程序在具体的治疗环境中是可接受的。

惩罚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学原理,惩罚发生时行为跟随的后果导致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减少。跟随于行为之后的后果包括刺激事件的存在(正性惩罚)或刺激事件的转移(负性惩罚),通过这两种形式的惩罚,行为都会减弱。

有许多的惩罚程序应用于减少问题行为,但是惩罚程序一般只在已经考虑和实施过功能性干预(消失、差别强化和前提控制)之后。如果这些程序实施后问题行为减少,就没有必要使用惩罚。

如果使用惩罚程序,最常用的是负惩罚,即转移问题行为后的强化事件。本章将介绍两种最常用的负惩罚程序:罚时出局和反应代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疗法笔记,第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g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