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结束了,整整八期节目是更一期跟一期看完的,很喜欢这部纪录片还有它背后优秀的导演以及拍摄制作团队。
它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更像是一个亲切的故人,将美食的故事与你娓娓道来……
在巴普洛夫实验中,一只狗在看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如果这时你摇铃铛并重复进行这一动作,当形成条件反射后,狗听到铃声就会自动分泌唾液。
因此,要告诫吃货们,在看《风味人间》听到李立宏老师的旁白时,控制一下自己莫名的饥饿感还有两腮泛起的口水。
首先,我们先感受一下《风味人间》的美食诱惑:
在切片师的刀下被削得薄如蝉翼的火腿最适合生食,酱色的肉片掺杂着透明的油脂,轻轻一卷送入口中……
深山里的鲜笋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是对新鲜食材最大的尊重……
鱼切成刚刚好大小的块状,滋味最鲜香醇厚……
枕头馍松软朴实,大煮干丝刀法考究……
风味从山海之间开始,在各处落地生根。
这部超赞的纪录片与《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均出自同一导演——陈晓卿。
陈晓卿——从美食中窥见世界
大部分人认识陈晓卿还是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热播似乎预告了这一行业即将走出低迷。
陈晓卿1989年进入央视,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这位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毕业的60后从那个时候便开始通过镜头,将“人间”真实的感受传达给观众。
从生活纪实类到人物类再到历史纪录片,他担任编导的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龙脊》、《朱德》、《刘少奇》、《百年中国》等作品获得了多个奖项,这也让他在业界获得了认可。
“小时候家里穷,我好吃,这是最原始的动力。”
关于拍摄一部和美食有关的纪录片的想法陈晓卿由来已久,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终于顺理成章地获得了通过,但连他本人也没想到这部作品会这样受欢迎。
这次,陈晓卿带着自己离开央视后的首部作品《风味人间》给我们再一次的“暴击”。
他曾在知乎上谈论过:
“风味,是指尝到、嗅到、触到食物的感受总和。文艺一点来说,风味更像是一种谜团,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的同时,让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拍摄团队访遍山川湖海将各地风俗传统拍摄在《风味人间》里。风味不仅仅与吃有关,更是与吃有关的人情世故。
在观看美食纪录片的同时,人们更像是在观看一部旅游纪录片、一部民俗纪录片、一部历史纪录片。”
都是科技“惹的祸”
在微观镜头的拍摄下,每一丝雪白的蟹肉都因为醋的参与而舒展开来,那一刻我领悟了蟹肉蘸醋增添风味的秘密,也明白了懂“科学”对于烹饪来说是一件多重要的事。
同样,进阶的拍摄手法,让人垂涎三尺充满食欲的镜头,对于观众来说也更添享受。
这次的《风味人间》用了极高规格的摄影技术:大规模航拍,细致的微观摄影,镜头穿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陈晓卿的镜头将不再只固定于国内,用放眼全球的大视角来讲述同种食物国内与国外不同的处理方式与喜爱程度,正如《风味人间》的宣传语:
“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
更宽广的镜头角度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宽广的视野,我们看到了中国美食在世界各处落地生根,看到了不同风味的融合与发展。
穿越四季,跨越山海,寻找风味,是《风味人间》的一条明线,在“美食”这一的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下,将全球各个地方的故事连接起来,内容充实又饱满,为我们献上每集50余分钟20余道菜的盛宴。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美食的诞生不仅仅需要厨师的技艺,更有赖于天时、地利、原材料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就像出了潮汕就很难吃到真正的潮汕牛肉火锅,就像离了云南就很难吃到真正的过桥米线,器具可以复制,但是食材和生长的环境永远无法复制。
人们的口味又是复杂的,不断的迁徙带来了食物之间的交流。
海南鸡饭在马来西亚马六甲落户,中餐厅在秘鲁利马大受欢迎……
众生平等,尤其是口味。
芬兰人眼中弃之如敝履的大闸蟹,在中国却被老饕们视为挚爱。
美食的标准是很复杂的,你能简单粗暴的分出粤菜和川菜孰高孰低吗?
但《风味人间》传递的价值始终是多元的,各花入各眼,各地的食物都有其自成一派的风格。
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人们为了激发美味找到了不同对食物的烹饪方式。
可能有些地方高纬度的人们喜欢吃大块的牛羊肉,而在西南边陲的小镇里人们则热衷于各种蔬菜香料做成的菜肴。
就像面条,这种用来自西亚的作物制成的食物,从细如牛毛到宽如裤带,都各有各的风味。
等待——结局前的蛰伏
民间不仅有高手,而且很多。
那个在船头搏击风浪,追猎旗鱼的少年卢旻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谢《风味人间》的招待,期待下一季的盛宴。
文lime
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