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正常的流程来完成一个feed,应该会有以下步骤:
准备feed->上传feed->feed的内容呈现->对单个feed的操作->查找feed内容->延伸功能完善;
准备:
feed流的入口:1. feed首页的快捷入口;2.个人的profile页;(profile是用户拥有相对较多的控制感,是个人信息的产出地)
feedd的发布内容,有文字,图片,视频,或者几种兼容。内容的呈现是社交的核心模块;在发布的同时,还有一些功能:如签到,感受/活动,提及好友,分享对象,相册分类,发布完成后提示编辑,建议等完善性的功能;
上传:
点击发送,APP跳转Feed主页,将用户的注意力引导到feed的内容页上。要确保用户将内容上传成功(进度条,提示用户上传进程),上传视频时,facebook有设计了一个快速上传,让视频以低质量的形式上传节约时间。
长传完成之后:等待用户停留在Feed的内容页,让用户继续跟着内容进行操作,产生好友间或者与偶像间的互动,模拟出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场景。而一个好的社交平台就是悄无声息地将用户线下的社交状态转移到网络上,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新型而又熟悉的社交方式。
feed流里的一些运营
为了活跃Feed的内容,公司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去激发用户的热情,也有点类似于运营同学说的促活。还有一些就是根据用户的数据,去给用户推荐好友以及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Feed里面更热闹,用户在Feed所花的时间更多。当然还有一些就是成果类的,比如广告等。
对于单个feed的操作,有点击查看详情、点赞、评论、分享、查看地点、小组、翻译、more等等功能;
查找feed;
当发送完一系列的feed的时候,和查看完feed主页后。会出现两个问题,怎样查找feed,这个查找feed包括查找自己的feed和查找别人的feed。查找自己的feed,前文有提及,放在了用户自己的Profile页面,那个属于用户自己的小天地。在那里,除了对自己资料的管理,包括好友,发送feed的入口,设置等等,最大篇幅的呈现就是属于自己的feed内容。再次强调一遍,feed的内容才是社交的核心所在,现在也能明白为什么不管是在Feed的首页还是在Profile页面都将它以最大的空间进行呈现了。
而关于查找别人的Feed,一般采用的方法类似于查找自己的,也就是进入到别人的Profile页面进行查看。不同的是,用户对别人的Profile页面只有查看权利而没有编辑权(个别特殊的APP案例不在讨论范围内)。这也比较好理解,即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关注自己比较多的,对于别人,用户想看到的是别人产生的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所以很多时候就侧重于好友列表呈现和feed呈现了。另外,还需要提及的就是查看别人的Profile页面要与查看自己的Profile页面UI上尽量保持一致,是为了减少用户的思考,形成惯性操作。
延展功能;
纵观全局,再来看看,可以支撑以上各功能的前提下,需要有搜索功能和好友系统,以及相应的IM系统、通知系统、话题组织等等来支撑。到现在为止一个完整的Feed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每一个拆分开来都是一个需要深挖的点
一个feed的基本功能一定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进行支撑:
准备feed->上传feed->feed的内容呈现->对单个feed的操作:点赞、评价、分享等->查找feed内容->延伸功能完善:搜索、好友系统、IM、通知系统、#话题组织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