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29年,张震的合作对象跨越中国电影几十年来的重要阶段,成为电影史的某种脉络。与此同时,漫长的光影经历也影响着他的行事风格、性格与情感,让他成为被电影塑造的人。
——引自《GQ实验室》
一部《雪暴》让我对张震好感度又升了一级,有些人会说,张震似乎有一种和观众影迷若即若离的感觉,确实我也是这样的感觉,用他的一句话来评价他自己,他是慢热型,并且是思考型的人格。
张震,1976年10月14日生于台北的一个演艺世家,父亲张国柱和哥哥张翰都是演员,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算是星二代。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张震出道很早,14岁在导演杨昌德的调教下,出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他从小就体验过严苛要求下的剧组生活以及体验式的表演方法所带来的改变。
在外界形象世界里,张震给人感觉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而外界都在评价他演技出众,慢性子,28年出道产量也很低。
其实一个人在演艺圈混迹,除了这些基本要素,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情绪稳定,拿着好牌一路可以顺风顺水闯下去,至少他人设标签还是依然坚挺着。
有些人会觉得张震沉闷, 确实有股沉闷,而这种沉闷又带着一种放松。不会让人觉得压抑。
透过张震的演艺人设,我明白人世间一个道理,就是情绪的稳定是一切事情的基础。而且会稳稳的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师姐一起喝茶,席间我问她: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她说:情绪稳定的。
我很诧异,能力、态度这些居然不是首要衡量因素?师姐不否认,同时提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儿,她招了一个中层管理者,负责一条业务线产品,刚开始业务能力确实不错,唯独一点就是情绪化严重。经常抱怨配合的部门不给力,或者员工懒惰,来了三个月下属换了一半儿,配合业务的部门也怨声载道。后边业务也受到影响,所以最后不得不劝退让他走人。
这只是一个中层领导,换做是公司大佬可能会让公司大的业务和战略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
我们回顾一些知名公司的大佬们,没有难过的,没有抱怨的,所有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只是冷静地面对,最多是难处理而已,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成功不要无谓的情绪。阿里巴巴能如此成功,蔡崇信是马云感谢的第一人,他如此冷静成熟的性格,让人震撼。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身上,有一种类似于“机器人”般的理性和克制。
据张一鸣的室友梁汝波说,从上大学到现在,他从来没见过张一鸣有打鸡血的状态,“不过分兴奋,也不过分沮丧”,他的情绪只在这两条线之间波动。哪怕是遇到不舒服的事情,张一鸣也很克制,很难从他身上看出消极情绪。
明星世界更是如此,纷繁复杂,言论不一,足够让一个人陷入僵局。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驱动一个人的,正是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面对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
每次观影后,我都会有很多深层次的感悟。《雪暴》是崔斯韦的长片处女作,也是第一次与张震合作。对于张震而言,这次合作则是将他从影以来的边界又扩大了一些。他选对了演员,一个情绪稳定内敛者,张震演活了王康浩警官。这就是一个人赋予了角色生命力。
这个世界帅和美貌,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唯有魅力永存。这个魅力底层操作系统便是情绪稳定。人与人沟通70%是情绪沟通,30%是语言沟通。
人生可不是一场两小时的舞会,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时的灿烂绝对不代表永恒。稳稳走好每一步,向未来出发。
参考:《情绪稳定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实力和格局》、《GQ实验室:张震:我是一个慢性子》
▼
感谢阅读
我是晓宇,多年医美实践者、护肤达人,在变美的道路上,希望能够和你分享我的点滴收获。微信搜索公众号《Cindy晓宇》并关注,更多干货,一键收藏
——Cindy晓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