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本书————《漫长的告别》,真的是难得的好书。
写作手法细腻,节奏紧凑,语言风格犀利,情感饱满。
不愧是村上春树看十多遍,赞不绝口的经典之作。
书还没看完,但作为读者,作为写作者,不倾倒些感慨,它就溢出脖子眼了。
有许多让人欲罢不能的感情,一开始不曾觉察,等反应过来,发现连告别都来不及说了。
你有着怎样的朋友?
萍水相逢,某个酒吧一起喝过杯酒的陌生人?
你会在怎样心动?
在某个刀疤脸人如垃圾一样,被人弃在路旁?
能吸引你的人,肯定是因为他身上有你的影子,有你在某个瞬间敢想而没做的品质,有和你同类的忧伤和孤独。
我帮助过落难的人,也拒绝过求助的手。
比起帮助,拒绝更令人难忘。
在常州时,周末,我在去网吧的路上,一个男人拦住了我。
“兄弟,能不能借我20元?”
说话人,四十上下,低垂着头,眼睛有点红。
“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他接着说。
我有点愣,捏着口袋仅剩的100元,下意识的摇摇头。
“一个男人开口,20元都不值?”
男人眼圈红转白了,如过年贴旧的对联。
“前面有饭馆,你去吃,我请你!”
他有点丧气,摇摇头走开了。
转过柺角,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站在街对面,看着男人。
心里一紧,很不是滋味。
再走了一阵,内心觉得他应该没说谎,或许应该帮他。
但100元对我来说太多了,而且是仅剩的100元。
犹豫间,再回头望去对面,他们已经不见踪影了。
那一刻,觉得自己有点残忍,一个男人的尊严不管怎样都值100元。
对人性的怀疑,我不是天生的。
第一次出远门,是上大学时。
穿着人字拖坐火车,先到北京,再换车去石家庄。
办换乘车时,一位干净的大姐凑了过来。
“同学,我要去云南支教,车票钱少了50,能不能借我?”
我没说话,摸出100,想让她找我50.
“同学,要不再借我50,姐还没吃饭呢。你留个联系方式,一到地方,就还给你。”
递出100元,掏出了笔,在她本子上写下联系QQ和邮箱。
100元,我能吃上一个月饭,后来啃了两个月馒头,吃了一大包散装的咸菜才将就过去。
《漫长的告别》中,最让我感慨的是男主救下朋友,出租车司机对他说的一段话:
“这个城市是没有良心的,我也陷入困境过,但没有他那么幸运,有人拉我一把,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不要你小费!”
谁都希望,在困境时有人能拉自己一把,却有人辜负了他人仅有的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