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益,于是媚上;为了媚上,无奈受损;因为受损,需要获益;为了获益,难免欺下——这便形成一个媚上欺下的循环,在此循环中,“上”与“下”是相对的。
具体而言,媚上,是因为有所图,所图不外乎利、权、名、绩四种。
要收益,先付出。取媚上位者,先要付出尊严,有求于人,低人一等;其次是物质,得从自己兜里掏出实利。
有代价,得转嫁。“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长刀所向必然是下位者,压榨以补偿物质、压迫以找回尊严。
所图的利、权、名、绩越大,所付出的物质与尊严代价越大,转嫁欺侮下位者的程度就越深。
没有欺下,哪有足够的源源不断的资源去媚上?
下位者,不过是他上行的垫脚石。
历史上,媚上欺下者不可甚数,贪官、酷吏、权奸、弄臣、兵匪,比比皆是。
《大明王朝1566》中,赵贞吉为了入阁拜相,一再揣摩嘉靖皇帝意图,盘算各方权贵心思,初始不愿借粮给浙江受灾百姓,明说“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啊”;一味谄媚皇帝,厉行织造售往西洋的五十万匹丝绸,半价强买收购淳安等灾区桑农的生丝,“苦一苦百姓”后,又是“再苦一苦百姓”。官员媚上,下民受欺,不如草芥。
媚上者,必欺下。
《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苦一苦百姓”“再苦一苦百姓”文 / 我所谓
时 / 2021年1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