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郑明月两位男孩的妈妈(六年级和幼儿园小班)。热爱生活喜欢正面管教和心理学,喜欢和不同的父母聊聊生活和育儿的点滴。原创第34篇,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为你点燃学习育儿的乐趣。

春节期间亲人们、同学们各种聚会,难免遇到带孩子出席。这下可好餐桌上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大人们可以聊聊天,齐刷刷的一排给了孩子们手机。难怪网络上声称为闭嘴神器。但是担心手机的话题也在饭桌上聊开了。
你担心孩子玩游戏上瘾吗?你担心孩子失去与人交往的兴趣吗?你担心孩子被荧光屏闪坏了眼睛吗?
身处电子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离不开电子产品,做父母的都是低头一族,沉浸在其中,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孩子的屏幕时间呢?
我们就来谈谈“有限的屏幕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有限的屏幕时间意味着平衡而不是禁止。
1.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不要让电子屏幕充当孩子的临时保姆;
乐乐爸爸在餐桌上分享了一件真实的事。他的儿子乐乐在1岁的时候非常粘人,他和妻子却很嫌烦,于是用电视吸引走了乐乐的注意力,很快乐乐就喜欢上的看电视,他不再黏着父母了,还学会了电视剧广告的对白,他和妻子觉得很有趣,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乐乐对手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爸爸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他就会靠过来,也用手指在屏幕上戳戳点点,爸爸看着觉得可爱,就把手机让给乐乐玩。
就这样半年之后,乐乐每天早上都要去父母卧室把他们拍醒,让他们起床,打开电视,要是父母拒绝,乐乐就大哭大闹,不肯善罢甘休,父母迫于无奈打开了电视,乐乐立刻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对其他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当父母想要主动陪他聊天、陪他玩的时候,怎么努力都无法再引起乐乐的兴趣了。
孩子在0-3岁的阶段,是必须要父母全程陪伴,付出最多、最辛苦的时间,两岁以下的孩子应当完全避免接触电子屏幕,其闪动的速度太快,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影响到视功能的发育。
2.和孩子就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的时间达成约定,做合理的规划;
父母首先要考虑清楚:“我的底线是什么?孩子几岁可以看电视?多久看一次?每次看多久?”只有父母先把计划定下了,在执行的时候才有力量要求孩子也做到。
父母无法切断孩子对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产生的兴趣,但是,父母可以将有限的选择、好奇的问题、头脑风暴结合起来使用,做出合理的规划。
3.坚定地执行约定;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和孩子达成约定不难,难的是约定的执行,孩子玩在兴头上,此时却要让孩子遵守约定,这就是考验和善与坚定的执行的时候。
4.通过头脑风暴做一个无聊时光的选择轮,讨论出哪些活动可以替代电子产品,成为属于全家的娱乐项目。
一家人能在一起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听音乐、阅读时光、看电影、玩角色扮演……我们都需要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和家人面对面地互动。我家目前下载了樊登小读者App把孩子从游戏和动漫中解救了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