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貌似是新周刊阐述的文艺青年现状的文章,似乎在咒骂这个庸俗的时代,怜惜那些文艺青年。而 怜惜他们,才是世道变坏!
首先,“文艺青年”一词在我看来就是专指那些没有从事文艺工作又没有正经职业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统一的特点是文艺的信徒,文艺的受众群,而非创造者。这些人在大众眼中,男的多是屌丝,女的多是作逼女,所以总是多多少少受到点取笑。
现在,看似是一个认钱不认人的时代,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时代的进步。金钱是可以把任何事物都量化的非常合理的东西,也可以让人获得自由。这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你要寻求自由就得承认人类约定俗成的规则。多元化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谁说文艺青年们的审美就一定是好的!当前社会,取笑文艺青年的并不是庸俗大众,而是那些曾经是文艺青年,又取得了世俗成就的人们。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青年除了天分的差异以外,最大的差异就是前者更有目标感。知识分子多了,那些不能养活自己还标榜自己有文化的人才会被歧视!
最近几年,“文艺青年”们都在纷纷怀念民国,怀念那样一个文艺鼎盛的时代。这个东西其实是有阶级立场的,譬如王蒙就称民国并非那么美好,到处都是惨烈和疾苦的回忆。今天不是说时代的倒退,而是比民国有更多的文化人,只是大家都越来越关注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谈那么多宏伟的理想了!西方社会,你随便拉一个人文化艺术素养都极高:一个街头艺人、家庭主妇他们的音乐或者绘画水平绝对秒杀中国一等艺术院校的学生!
文艺从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从历练中来!除了科研者和哲学家,多数的读书者其实本质上在接受一次次的洗脑和泯灭自我!那么还有一点就是我国从古至今都不太重视对民众理工科知识的培养,所以我们的民族性格也不够理性。国外很多的哲学家,艺术家其实都有着强大的理工科学术背景,所以人家的文艺是扎实的文艺,是有宇宙大情怀的文艺。高智商与高情商的结合,更能创造伟大的作品!
许多人觉得“文艺青年”在婚恋市场是祸害,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男文艺青年吧还好,他早晚会被社会逼的投身祖国经济建设,总会长大成人。可那些偏执的,理想主义的文艺女青年,大多是死磕的主儿!根本就不具备成为妻子和母亲的素质!我年轻时谈过俩文艺女青年,一开始觉得还聊得来,到后来以至于我觉得她们简直就不是雌性哺乳动物,而且好吃懒做,成天逼疼蛋痒的。生活中的主旋律就是抱怨,抱怨。在一个小单位领着1800元的工资,还天天想着乘坐五月花号投奔美利坚。韩寒和方舟子的骂战关她屌事儿,气的她吃不下去饭。上街买菜,交网费等与人类最基本的交流都抵触,之后在家默默地看个情色小片儿!当有一天我回家打开房门,看到一个用绳子把自己捆绑起来,嘴里含着球球,胸前夹着铃铛,扬言自己是个天生狗奴的奇葩女子的时候,不禁不感叹你这娘儿们真是个变态!
所以没有走入现实世界的人,内心也小的可怜。他们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索取,得不到满足就是抱怨。抱怨自己父母没有背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抱怨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抱怨时光让女人变老。。。。。。当然,“文艺青年”也和“独孩儿政策”有些关联,你很少听说哪个农村出来的天天不务正业,躲在出租屋里还享受云上的日子。而多是拿着父母省吃俭用的钱独生子女在恣意地享受她的文艺时光。而对于现实,对于赚钱,他们永远是从心里抵触的。
相反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有大批的独立的,勇敢的,内心又无比文艺的青年。他们可能是在外企银行,也可能是在IT企业,也可能在郊外做着生态农业,但这一切一点儿也不影响他内心的风花雪月。
我们每个人都想生活在生活之外,每天都去城市上空飞一会儿。可只有你先解决财务自由,才会给自己自由 。天道酬勤,所有懒惰的人不管在任何社会,只会被无情的嫌弃,想什么,就赶紧去做!理想主义的东西表达和创造出来才有意义,热衷意淫的人永远只会死于爬满蟑螂的温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