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是喊几声“打倒”就可以打倒的,既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得与这个暧昧的邻居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那么“了解日本”确实是“关爱中国”的前提之一。——余华
说起日本,会有很多标签:动漫二次元、富士山、日本樱花、寿司之神,甚至岛国AV、日本鬼子等等,有褒有贬,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颜色。
红色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会原谅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犯下种种不可饶恕的罪行。基于抗日战争的认知,小日本,日本鬼子,日本皇军等可憎的形象和劣迹铭记与老百姓心目中。
俗话说愁人相见,分为眼红,血债本应血偿,仇日抵日的事件时至今日仍会因为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的不当行径偶有发生。在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理论上美国人可以代表受侵略一方给予日本严厉的制裁,但在制定战后对日本的占领或制裁政策是并非如对待德国,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没有得到战胜国复仇的机会,反而按照美国制定的策略:保留日本天皇制度;不全面占领日本。如上两个问题的决策源于一个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研究,通过《菊与刀》阐释了日本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性格。
菊色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因此日本自古就无改朝换代,菊花王朝始终是同一个王族。相比较其他民族更替,日本能够延续120多代天皇源于日本人信奉神道教,而日本天皇一直都被宣传为神道教最高神——天照大神的后裔。
信奉天皇让日本人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塑造了日本人独特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最重要的一点就如本尼迪克特所说的“恩”,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从降生那边开始就欠下某种恩,基于恩,日本人所承担相应的责任,感恩于父母,尽之为孝,感恩国家,尽之保家卫国,其中最大的恩莫过于皇恩。对于这种一生下来便背负着的无法偿还的、巨大的恩情债务,为了报恩付出生命,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反而不报恩的人,不配做人。从日本人的恩情,我们便可以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以天皇名义剖腹谢罪。正因为日本文化中对天皇报恩是生而为人的价值之一,背后牵扯着极为深刻民族心理因素,为了避免废除天皇制度引发新一轮的动荡,战后美国做出保留天皇制度的决定。
灰色
本尼迪克特在分析日本人对待战败的态度时提出了耻感文化的概念,她认为人类社会一般分为两种文化,一种是罪感文化,如西方基督教宣扬的人生而有罪,要不断向天主忏悔,以求得谅解和宽恕;另一种叫耻感文化,道德是靠羞耻心来强制的,要是他的错误被公之于众,视为奇耻大辱,这就是俗称的面子胜过一切。
美国人抓住了日本民族的羞耻心,并没有通过武力全线占领日本让日本人降服,而是利用天皇公开发表战败投降声明,让日本人自我归因的耻辱感快速接将战败归罪于自己,接受了战败的结果。
耻感文化,某种意义上会被外界评价所左右,每个人身上都被套上一层灰色的滤镜,从道德约束层面有它有益的一面,如果过于关注面子有时反而过渡限制。
如余华所说,深入了解日本,是关爱我们自己的的方式之一,客观理性地看待日本看待日本文化,才能体会日本人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在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多准备几副眼镜方能发现真彩的日本。
《戴什么颜色的眼镜看日本?》
Wednesday 23/03/2022
简 书2022/0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