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天然的学习高手,自身有四大天赋系统:表象系统、镜像系统、空间表征系统和完形能力系统。这四个系统被激活,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人天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力和专注力,要是这四样没有被破坏,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作为老师,面对孩子,要特别会激活他们的天赋,挖掘他们的潜能。
开学第一周,我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好玩儿的见面会,挖掘情感的联结点。解读我的名字,尤其是对“超超”的解读,小朋友十分感兴趣。我每天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超超老师这节课……”,孩子们马上收到了我超级他们的信息。好多孩子见着我就叫“超超老师”,他们也在传递对我的爱意。约定手势作为暗号,悄无声息就解决了课堂组织的问题。一起读绘本《獾的礼物》,探讨打动人心的最好礼物是爱,探讨生命的价值是给予。
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挖掘孩子的真善美。观察孩子,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写作业,一起聊天……他们那些细小而美好的的言行都会被我捕捉到,然后在全班放大,表扬,表扬,再表扬。孩子们每天都被看见,每天生活在欢愉中。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激活孩子的天赋系统,提升孩子做事的效率。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路径和评价标准,挖掘孩子的学习动力。我们的学习总目标就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路径是听说读写思做,学习评价标准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怎么确定进步?每天晚上睡觉前问一问自己:一问自己今天知道了什么?二问自己理解了什么?三问自己做了什么?四问自己的思想观念或者情感有什么变化?每一天睡觉前与早上起床时的自己相比,都在更新自己。课堂上我会不断的询问他们,你更新自己了吗?每节语文课结束,你有新收获吗?孩子们就在自问自答中不断吸取正向的反馈,获得学习的持续动力。语文具体学习目标定在了书写自动化,阅读自动化和写作兴趣的激发,也有相应的自评标准,供孩子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
打开感官,挖掘孩子的学习潜力。第一周,上了两节打开感官的课,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叫“看而有见,观而有察”。上了一节“吃花生”的活动课,我没有给孩子讲作文要怎么写,只是任由他们利用五感六觉探索花生的秘密,用他们的方式记录这个探索过程。开课时,还有学生大叫:“我不会写作文呀!”下课时,他却交来满满一页。因为我对他说:“不会写作文就不写。我们就是玩一玩,先打开感官观察花生,再记录观察过程。只要这个过程专注,就能得50分,打开一个感官就是10分,打开五感,就是一百分。”他觉得这个100分实在太简单了,开心地完成任务得了100分。我又花了一节课教给他们评分工具,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一个有效词汇五分,勾出词语算算乘法就行了。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开始利用评价工具的提示主动修改自己的文章。古诗阅读,打开五感,读文字,想画面,找感觉,孩子们把文字吻醒了,描述出来的画面生动又丰富。他们发现,原来面对挑战最大的“悟诗情”环节,自己学习时竟然是那么厉害。我还带着他们誊抄名家的名段,训练在横线上写字的能力,练字、拓展、积累三合一。
自由发言,挖掘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孩子们约定的发言形式有三种,一是老师指定发言,二是按照某些规律轮流发言,三是自由发言。第一种用得最少,第三种用得最多。有想法了就站起来,轮着说,听见相同的观点坐下去,听发言的过程中有新的想法又站起来。具有松弛感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孩子的创造力涌现。
一个孩子发言时突然不记得怎么说,很自然地说:“我刚刚想到的不记得了,可以不说吗?”
“同学们觉得可以吗?”我问全班同学。
“可以呀。”异口同声。
“我也有突然忘记说什么的时候。你们也要原谅我哟。”我故意逗孩子。
“那是当然。”
“老师,我觉得你拖堂的时间有点儿长。”一个学生说。
“谢谢你给我指出来。我现在还不太适应没有铃声的课堂,一上课就忘记时间了,下课时间到了,你们要提醒我哟。”
……
就这样,我们做了不少真诚的约定,互帮互助,一起成长。整个学习生活显得张弛有度。
作为老师,特别会挖掘学生的情感、动力、潜力和创造力,将引领学生当下的幸福并朝向未来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