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讲述
……
第十个:
又应思知:临终现前,愿意如斯。念佛为宗净业果遂愿意,弥然不离念佛。
“临终现前,愿意如斯”,讲的是前面第九条,第九条“来迎悲愿”讲的是第十九愿。因为诸师或者别人有的理解不一样,说第十八愿是“称佛往生”,第十九愿说是“诸行来迎”。通过这里化佛来赞叹,就知道并不是诸行来迎,仍然是称佛作为来迎,所以九品来迎通通是因为一向专念为因。
第九个“又应思知”说的是第十九愿,在这前面的八条,直接以第十八愿来解释。这第十个“又应思知”是从第二十愿来说的,第二十愿叫作“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条愿把它简单地说“念佛为宗净业果遂愿意,弥然不离念佛”。怎么知道这条愿是念佛为宗呢?当然善导大师说“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是念佛为宗,那么从愿文怎么读出来呢?
故初特标“闻我名号,系念植德”,名义相应,如实行门,在文分明。
第二十愿说“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他举出了八个字。“闻我名号”在前面是一个旗帜,是跟随、附属于“闻我名号”当中的,所以很显然,后面所谓“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这个“系念、植德”是名义相应,如实行门,这在经文、愿文当中看得很清楚。
也就是说,这条愿仍然是念佛为宗,是以“闻我名号”标在最前面,这是念佛为宗。这个“系念、植德”就是成为他的所修的行业,这个行业能不能成为净业呢?归在“念佛为宗”当中,他的净业就能达成,这就成为净业,所以叫“念佛为宗净业果遂”。
临终现前愿都没有说到“闻我名号”,尚且都知道是通于一向专念因,同感圣迎,何况这第二十愿?它直接说了是“念佛为宗净业果遂”,所以这一愿就更加不离开念佛了,叫“弥然不离念佛”。
又,言“至心回向欲生”,与前“至心发愿欲生”互显作愿、回向二门,即今十一门中第八门义,亦与三心第三心合,岂得离于“至心信乐欲生”心乎?
这也是通过愿文当中说明第十九愿、二十愿必须归纳在第十八愿当中。第二十愿愿文是这样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它也有三心,叫“至心、回向、欲生”。
前面第十九愿是这样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这不是讲的“至心、发愿、欲生”吗?
这三愿的用词都不一样,二十愿“至心回向欲生”,十九愿“至心发愿欲生”,这显示什么呢?“互显作愿、回向二门”。就是天亲菩萨《往生论》当中说的“五念门”,其中有作愿门与回向门,第十九愿是作愿门,第二十愿是回向门,所以作愿门、回向门就是作愿念佛门、回向念佛门,都是讲的念佛。
也就是这里的十一门料简当中第八门义,第八门义就是“回所修行向所求处”,或者“愿生彼国”,这也是回向发愿,就在第八门当中。所以,第八门是卷前面各品之行归入念佛成为正行门,如果没有第八门,前面的第六门受法,那就跟正行扯不上关系。跟往生扯不上关系,就不能达成往生的净业。
所以,第八门作愿回向就和这里的十九愿、二十愿作愿回向这两门就相吻合了;同时和三心当中的第三心,第三心说什么呢?“回向发愿心”,也是相吻合的。
这么看起来,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怎么能离开第十八愿呢?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如果这三心跟《观经》讲的三心配对的话,“至心”就是“至诚心”,“信乐”就是“深心”,“欲生”就是“回向发愿心”。
也就是说,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从第十八愿开出来的,就是从一向专念当中开出作愿念佛门和回向念佛门,那当然还要回归到第十八愿当中,归入一向专念。
故下文云“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即生”,三辈文中亦言“至心、一向专念、回向发愿”。
这说的是“第十八愿成就文”,就是整个第十八、十九、二十愿关于心还有念佛的所有内涵都在里面了。“闻其名号,信心欢喜”,这是信心、信乐;“乃至一念,至心回向”,“至心”是“至诚心”,“回向”是“回向心”,“愿生”是“愿生心”。所以在第十八愿当中,所谓“回向门”也有了,“作愿门”也有了,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含摄了第十九愿、第二十愿。
再说“三辈文当中亦言‘至心、一向专念、回向发愿’”,大家可以翻到《圣教集》92页,“至心”在哪里呢?“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这是讲“至心”。然后说应当怎么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讲“一向专念”。
“回向愿生”,上辈就直接说“愿生彼国”,最后一行;中辈呢,第93页第4行,“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至心、回向发愿”,这是讲安心的,“一向专念”是讲起行的,心、行都在这当中。第十八愿成就文也是一样的,也是心、行都在这当中的。
所以下面得出个结论:
故今三心,亦有摄彼三个愿中心行之意,故言“愿意唯劝正念称名”等也。
所以我们就知道,这里所谈的“三心”,也就是《观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不仅是三心,心中摄有行;三心也不仅仅说是配对哪一条愿,其实是总摄彼三条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
这三条愿当中的心和行,都在这三心之内,就是第十八愿的“心”是“至心、信乐、欲生”,“行”是“乃至十念”;第十九愿的“心”是“至心、发愿、欲生”,“行”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第二十愿的“心”是“至心、回向、欲生”,“行”是“闻我名号,系念植德”。这一切都卷归在《观经》“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当中,也是摄在本愿文“至心、信乐、欲生”心当中,这三心是以“乃至十念,正念称名”为体,所以得出结论说“愿意唯劝正念称名”。
第十一个:
又应思知:彼两愿中,虽摄诸善,不为去行,但为显示“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故十八愿,摄无善机,直言“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九、二十摄有善机,或言“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等,或言“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植德,至心回向”等。此乃摄彼诸善凡夫,令入作愿、回向二门。与前一切无善凡夫“至心信乐欲生”之者,同一念佛,乘我愿力,即得生也。故此三愿,亦显“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随缘杂善意”也。
通过前面重重推演,到这里直接就拿这三愿来说了,说这三愿本身都能显示出来,是愿意唯在称名。这三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前面的推演过程都是归附于第十八愿,来显示望第十八愿本愿“正念称名,往生义疾”。前面推演、推理正确的话,到这里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彼两愿中”,就是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当中。
“虽摄诸善”,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第二十愿说“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这不都是讲“修诸功德”也好,“植诸德本”也好,都摄诸善嘛。但是要理解,不能简单以文面来理解说,就直接以这些德本、诸善作为去行的,它不是为了去行。
但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显示“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句话是总的体现在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这三愿当中。
如果分工的话,第十八愿是“摄无善机”,来显示无善凡夫往生,当然毫无办法,只有“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所以“十方众生”不讲修善,直接就说了“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然后什么行法?“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以第十八愿单单来看,它是显示恶凡夫得生,“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是从文面来看的,这比较清楚。
善凡夫要怎么显示他往生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呢?这个“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讲的就是第十八愿。善凡夫就通过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来显示了,十九愿和二十愿是摄有善机。十九愿说什么呢?“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二十愿说什么呢?“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当中的“闻我名号,系念植德,至心回向”,“此乃摄彼诸善凡夫”。
十九愿也摄诸善凡夫,二十愿也摄诸善凡夫,干吗用两个愿呢?十九愿摄诸善凡夫,“令入作愿门”。因为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入作愿门,发菩提心就是菩提愿,这个方便;二十愿的诸善众生,是“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是以这个进入回向门,至心回向。
“入作愿、回向二门”,这二门是什么呢?这二门是“念佛门”:作愿念佛门、回向念佛门。这二愿摄诸善凡夫也同入念佛,这样和前面一切无善凡夫,它说的“至心、信乐、欲生”之人都一样了,都是“同一念佛”,所以底下才说“乘我愿力,即得往生”。这样的话,三愿本身都是在显示“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随缘杂善意也”。
此下更有多重应知,今犹略之。
我们也得服了,如果《楷定记》这里,显意上人要将他胸中所存的义理都尽情地写于笔下的话,可能我们读起来,那就太广博了。前面这大概都掌握了,各个方向、角度也都清楚了,所以说“今犹略之”,那就略之吧,因为总体的框架是分明的。
下面又补充了,第十二个:
又应思知:称名一行,修二善功。
另外要知道,称名这一行本身就含有定散二善的功力在当中,不要以为“我没有修定善,没有修散善”。怎么知道呢?
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住心,故有息虑凝心之功。虽是一声,亦即除罪多劫,故有废恶修善之功。
这是从前面的释文来的,“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住心”,这样不就跟息虑凝心的功效是一样了?而且是站在佛力的地方,是从佛的名号、法体本身来成就的,比我们自己在这里息虑凝心还强的多呢。同时,虽然是“一声成佛”,但“除罪多劫”,这当然就有“废恶修善之功”,我们自己废恶修善能够除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吗?还超过这些,就是称名一声超过自己多劫的废恶修善。
故依此法,无行不成;愿行既圆,无不即往。
所以,我们就放心大胆,就心满意足、甘心情愿,依称名这一行,“无行不成”,所有的定散修行都含在这里面。称名本来为愿往生,所以这样愿也有了,行也有了,愿行就圆满了,哪有不往生的?当下就往生了。
若离此法,欲自修功,识扬神飞,观法难成,贪瞋竞起,福资贼夺,净业未备,圣迎何日?
如果离开了本愿称名这一法,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修行功德,从定上来讲,我们的根机可以吗?不行。为什么?“识扬神飞,观法难成”,这样修定没法成就。
那么修散善吧,也不是那个根机。为什么?“贪瞋竞起,福资贼夺”,修一点福业资粮,结果被烦恼贼所侵夺,被贪瞋烦恼夺掉了。这样的话,定善也不能成,散善也不能成。
“净业未备”,往生净业根本就没有准备,没有筹备,没有储备,完全是空的,这个净业没有达成。佛来迎接,这是净业成就,感应道交;净业没有成就,没有达成,没有净业,佛怎么来迎呢?“圣迎何日?”等到哪一天呢?
纵使回生,岂若直往?故云“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救济的手段,“我的福资被贼夺了,我的观法也没有成,那我可以以三心回向归入念佛,这样也能往生啊”,是的,即使是这样,那你怎么能比得上直接就往生呢?直接称名达成往生,这是最直接、最快捷、最安全、最有保障的。不像一大堆,然后福资又被所夺,再回过头来去回向求生,那样的话可能会误事,可能会有闪失,可能会耽误、延搁,所以才说“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如果直接称名的话,那就是快速立即达成往生,不像杂散之业还需要回向,慢慢转过来,可能会有迟滞,落在三界当中,所以“不同杂散之业”。用杂散业来回向,总是比不上称名直接去往生。
是故三经诸部,处处广赞念佛功胜。
所以不管净土三部经,还有诸部大乘经典,随闻随处,到处都在广泛地赞叹念佛的功德殊胜。
四依传灯,明明相继,示斯直道。
“四依传灯”,“四依”是讲四种善知识可以作为我们的依靠。“传灯”就是灯灯相续,从佛陀一直到菩萨、祖师,相承法脉传下来。
“明明相继”,就是传灯,一个灯明传到另外一个灯明。显示什么呢?都是念佛往生之直道,不要绕弯子。
这两句话意境也很好,文辞也很优美,其实是个对联,“三经诸部,处处广赞念佛功胜;四依传灯,明明相继示斯直道”。
虽然这样:
但有生盲、阐提之辈,毁此顿教,永劫沉沦。悲哉何为,痛哉夫矣!
所以,释迦三经、诸部大乘经典,诸佛,都是费了心思、脑子,像《般舟赞》说的“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这些菩萨、祖师、善知识也都一样,“四依传灯,明明相继,示斯直道”,就怕我们给耽误了。所以“专专指授归西路”,但是“为他破坏还如故”。哪些人?“生盲、阐提之辈”,他们非要把念佛道毁坏了,把直道变成弯弯曲曲的,把容易的变成荆棘遍生的。
“此顿教”,善恶凡夫,常没愚人,但一声称名,顿超三界,顿入净土,顿证不退,速疾成佛,这是顿教。净土法门,这是诸佛的心血,诸佛的核心精髓,如果对这个诽谤,罪过大无边。说到这里,真是无限感叹,念佛法门确实难信,念佛法门确实难说,确实众生业障重,确实五浊恶世。
“劫欲尽时五浊盛,众生邪见甚难信。专专指授归西路,为他破坏还如故。旷劫以来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正由不遇好强缘,致使轮回难得度”。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这不都是我们今天身边如实的写照吗?看来是从古代到今天,从中国到外国,从祖师到凡夫,在这个五浊恶世,弘扬这个法门,遇到的情形都是这样。我们应当深自庆幸,“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能够遇此难信之法而能深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