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忽而有感。

忽而有感。

作者: 梧霜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09:00 被阅读5次

        今天无意间想到了一个问题——或是说,终于给了自己关于这个时不时溜出来困扰我一下的问题  一个回答。

        这个问题就是:一直以来,我笨拙亦或是努力地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对于纠缠不起的误会仍义无反顾地解释,生硬地迎合着旁人喜、我不喜的事物。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应怎么做?

        “没有意义。”

        这由四个字、两个英语单词可以组成的简单句子是我最后的回答。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

        我好的一面,拿出来是为了讨好、阿谀奉承么?绝不。我只是希望别人能知道我在努力、想让别人知道我并不差。可知道又有什么意义?是所谓的虚荣心作祟、自卑地急于展现?怕是如此。在我回过头来边思考边打下这篇文章时,我终于意识到,原来原因一直唾手可得,只是我不敢承认抑或说没有想到这个方面。虽虚荣心没渗出几滴,可曾经长期的阴影给我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冻成冰的自卑。

        有什么可自卑的?探究到真正原因的我不禁哑然失笑。即使从前的自卑冻成冰凝住心脏,我也要靠自己如今的温暖融化它。是了,我的内心早与以前大不相同了,比以往要坚硬坚定的多、澄澈平和的多。恰似一块钻石,面对困境与难敌坚硬如铁、面对善良与弱小易碎仍尽己所能,外表华丽、内心强硬,质地纯粹如雪、处事清明如镜,虽有时而过于冷漠时而过于脆弱之嫌,但也尽量对世界温柔。

        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一直保持并提升自己的心态。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这解忧既已知忧来处,接下来的便只需思考怎样做。

        有时,对于并不相熟的人,我何必将自己的所有展现出来;
        相信你的人自然不会毫无根据的质问你,不相信你的人也不会对你真心多么和善;
        眼睛清明的人,自能分辨孰是孰非,当今社会几人不懂?不过是愿与不愿、想与不想。

        人们看中的是结果——在这个匆匆忙忙、无人有心顾及他人的时代,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过程多艰难,你可能真的比旁人努力,却也可能是你的自以为是——正如数学考试的最后一大题,花里胡哨、麻烦难理、简洁明了的过程都是过程,重点在于答案。

        过程也是重要的,或者说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只是无需时刻对人展现。你好的“东西”、值得珍惜注意的“东西”,只需要让在意你的、互相相信的人知道、了解,他们会理解你——这是另一个话题,在此不多做理解。而对于外人,我有我自己的清傲、处事方式,别人怎般待我,我便怎般待人。我展示自己的好是说明我不差,不能让旁人轻易欺了我;我解释误会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肆意些、没什么流言蜚语干扰——不过以后没必要的解释也不必再有;我接受新的事物是无人强求的,感兴趣便了解、深入,无兴致也作粗略浏览,为脑海新开一片区域 ,然,这只应在于我的想法以及对他人的正常礼貌、分内,并不是说他人强将东西塞给我,逼迫我自愿微笑收下。这一切的一切,应始于心灵,止于文明。我应认识到自己每时每刻的处境与自身的礼仪文明容许我做出怎样的行为,自身的心灵与兴趣又使我想做哪些事情。不将自己放在至高点趾高气昂,也不自甘堕落邋遢在弱势者一行。

        简单概括答案——“不卑不亢”

相关文章

  • 忽而有感

    决定做什么就去做!珍分夺秒的去完成!用尽所有精力所有方法去完成!不要推脱!没有谁的人生,时间都够来安排事情,一生有...

  • 忽而有感。

    今天无意间想到了一个问题——或是说,终于给了自己关于这个时不时溜出来困扰我一下的问题 一个回答。 ...

  • 忽而有感

    《何以笙箫默》我最爱的小说,没有之一。 我又一次看完这个小说,在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的时候。还好,我还是愿意相信爱情...

  • 忽而有感

    孤独的人在家乡,寂寞的人在远方。 你因心系远方而落寞, 你因挂念家乡而忍受孤寂。

  • 忽而有感

    年少时的难过就在于 明明懂得 在你心里盘踞了一片大好山河的那个人 最终是要和别人风花雪月的 可你心里还是像便秘了一...

  • 忽而有感

    最近因为考试+体检,向单位请了几天假。 跟部门领导讲这事的时候,对方摸着脑袋,揪着头发,使劲儿揉了揉,才答:“行吧...

  • 忽而今夏——有感。

    等我们再长大一些,再足够成熟一些,再去谈一场自己想要的恋爱吧。 这个年纪的我们有时候有些任性,把握...

  • 忽而有感——“面具”

    (平淡生活的小石子(二)) 前两天看了一篇写家庭琐事的文章,莫名有所触动。你有钱了,优质男性或女性都会向你靠拢;你...

  • 《忽而今夏》片段有感

    刚把电视剧《忽而今夏》更新的四集看完了,看了第24集预告里章远为了谈生意,喝猛酒,导致胃出血,辛酸异常。记得有一次...

  • 陪读妈妈(忽而有感)

    在我的印象中,陪读的总是妈妈,孩子的学习无论好坏也都是妈妈一个人陪读的结果。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妈妈就开始陪着我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忽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ynvftx.html